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荒原》是特.斯.艾略特的著名诗歌,被称为"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原型批评是一个重要的批评流派,运用原型批评对《荒原》中出现的神话人物和意象进行解读,是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的文明衰落,同时也是对艾略特面对战后西方社会遭遇到的危机,积极为之寻找出路的展示。  相似文献   

2.
论《荒原》的神话结构王文神话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在现代批评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当今美国文论界权威人士韦勒克认为:"从影响和普及的程度来看,神话--。原型批评同马克思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鼎足而三,是仅有的真正具有国际性的文学批评。"①神话就其原始的...  相似文献   

3.
荣格的原型理论与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受理念论影响的西方传统的宗教和哲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在他将“原型”运用来解释集体无意识内容之前,“原型”大致涉及两种主要领域,即宗教神学与哲学,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就来源于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论。荣格是基于分析心理学地基本假设是建立“自主精神原则基础上的心理理论”,荣格借用了传统的原型术语,也继续延用了柏拉图关于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关系的思维模式,但却有意地扭转柏拉图以来关于原型解释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神话原型批评是20世纪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模式,《荒原》是艾略特的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传世佳作。许多人认为《荒原》是一部博学难读的长诗,其原因之一是作者通篇用典。本文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荒原》中出现的神话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揭示了战后西方精神文明的衰落、信仰危机和道德沦丧。  相似文献   

5.
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格是西方有巨大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分析了荣格的心理学与道家在最终目标、价值取向及思想方法上的相通性,荣格通过对道教经典《太工金华宗旨》的研究,为当代心理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其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他在集体无意识、原型、自性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论据,同时也为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架起了新的桥梁,并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内外对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心理学本土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在东西方文化汇流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传统的国学研究如何革故鼎新以走向世界?叶舒宪新著《中国神话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从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的开辟中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实际的启示。该书总体特征是突出的跨学科与跨文化意识。叶舒宪从比较文化视野出发去沟通文、史、哲三领域,明确提出“中国哲学思维模式的神话基础”这一新课题。本书的重要成就在于神话思维与哲学思维渊源关系的阐释,在于神话中的哲学胚胎和神话向哲学演进过程的独到描述。它以世界神话为参照背景,吸收当代国外人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尤其是人类学的模式分析法,使古老的文献得到新的理解,为素以残缺、零散、含混著称的中国神话材料构拟出原型模式系统,进而对若干已失传或残损不全的上古神话做出原型重构。这种自觉寻求国际学术的共同语言,使中国神话、哲学和文化研究走向世界的努力,确是一种可喜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激情》是艾丽丝·门罗创作的短篇小说.基于荣格的原型理论,用阿尼玛、阿尼姆斯原型来观照解读格雷斯、尼尔和莫里的行为轨迹,通过分析他们的言行举止、性格特征和情感经历,再次印证了荣格关于分析心理学以及文学人类学的种种论断.也就是说,人都是具有双性特质的,兼具男女两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鸟瞰二十世纪艺术史,神话因素不约而同地出现在毕加索的绘画,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叶芝和艾略特的诗歌,乔伊斯、福克纳、加缪、戈尔丁、加西亚·马尔克斯和艾特玛托夫的小说中,足以显示现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在文艺学范围内,对神话的兴趣逐渐升华为一种研究旨趣、批评方法乃至理论体系,便是“神话—原型批评”。最初,流行的称谓是“神话批评”(myth criticism),加拿大批评家弗莱(N.Frye)在五十年代又确立了“原型批评”(archetypal criticism)的概念。此后,神话批评和原型批评成了并行不悖的同义词,于大多数场合并无严格的语义区别。为了便于统一,我们可将这两个概念统称为“神话—原型批评”,简称则用  相似文献   

9.
《管子》这部书,是战国时期齐文化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文献。该书今存76篇,内容涉及法家、道家、兵家、纵横家、阴阳家、农家、儒家等流派的思想。其中《心术》上、下与《白心》、《内韭》等4篇哲学论文,自成体系、观点大体相同,代表战国时代道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流派。  相似文献   

10.
以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来比较《枕头人》与《阿甘正传》里的悲剧原型。《枕头人》中的卡图兰和《阿甘正传》中的珍妮有着相似的悲剧,都能在希腊悲剧神话中找到原型。卡图兰和珍妮有着相似的命运悲剧以及童年创伤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由我校古籍整理研究所黄永年教授主编的《古代文献研究集林》一书,最近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反映该所建立6年来科研成果的第一部选编。该书收入论文12篇,内容涉及自先秦迄近现代我国古代文献研究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如《楚辞·天问》为历来注家所准通解,研治《天问》之新沦著也鲜有注意  相似文献   

12.
《儿子与情人》被认为是大卫·劳伦斯早期经典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作。"大母神"形象是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中典型的女性原型,具有"天使"与"恶魔"两种截然相反的内涵。本文从"大母神"形象出发,对《儿子与情人》中的母亲莫瑞尔太太进行解读,分析"大母神"莫瑞尔太太在整个家庭中的双重体现,揭示了其个人悲剧及家庭悲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神话作为人类较早的文学样式,它其中包含着许多集体潜意识的东西,而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表现在神话中就是原型,中西方神话的原型意象虽然在形式上有诸多相同之处,但却真实地代表各自不同民族的集体记忆,并由此反映出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本文就原型问题从英雄和女神原型两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方神话由此而反映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满族是我国56个兄弟民族之一,世居白山、松水地域。溯源可追踪上古肃慎,中古的勿吉、靺鞨,近祖为女真,它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满族的神话更是神话中的瑰宝。满族神话中尤为重要的就是萨满创世神话,其中《天宫大战》被誉为重中之重。本文将采用结构主义和原型批评的方法对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麦尔维尔的《白鲸》与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讲述的都是逃离文明、走向荒野、寻觅自由、历经成长的故事。本文拟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视角,参照美利坚民族的历史经验和社会心理的维度来解读其中的成人仪式,并借此揭示两部作品之间以及它们与美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社会文化之间的渊源。  相似文献   

16.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女权主义批评理论的先驱,她积极探索女性文学创作的理论和实践,其著名的批评论作《一间自己的房间》创造性地提出了"双性同体"理论,而其传记式小说《奥兰多》则成功实现了这一构想。本文试图通过重读伍尔夫的这两篇经典著作以期深入理解伍尔夫的"双性同体"创作理想对于消除男女差异、促进女性写作和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所发挥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心理学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1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确立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起,教育心理学走过百年的发展岁月,在多种学科和心理理论的影响下,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整,内容越来越丰满。从历史的角度,展现了教育心理学两种不同的体系。并分别阐述了影响教育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及各自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结尾部分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新进展,展现了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在教育心理学中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清著名社会思想家。龚自珍著作很多,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龚自珍全集》是目前最为完备的龚自珍的著作汇集。其中收录了有关龚自珍社会思想的多篇著作如:《乙丙之际著议》、《农宗》、《古史钩沉录》、《明良论》、《平均篇》、《壬癸之际胎观》、《乙丙之际塾议》等。本文试图对龚自珍的上述著作中的社会思想作一粗浅的分析。龚自珍社会思想的中心是社会批判与社会改革,但其理论基础则是其独到的社会起源论和社会变迁论。(一)龚自珍的社会起源论人类社会是怎样产生形成的?这是…  相似文献   

19.
收在《且介亭杂文》中的《阿金》是一篇元小说。元小说理论虽然是西方文论家根据他们的那些具有先锋意识的小说家的创作实践所作的总结,但却恰到好处地可以用来说明《阿金》的特色,而且鲁迅的这一创作实践大大早于西方元小说作家,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中国当代年轻的作家。  相似文献   

20.
伊莱恩·肖瓦尔特是美国女性主义批评的杰出代表,被誉为"美国女性主义文论之母",所著的《她们自己的文学》是一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的女性主义文献,其熠熠生辉的女性主义思想尤为促进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进步。对肖瓦尔特的《她们自己的文学》与其女性主义思想进行研究是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丰富与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