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是指在血管内及心脏中流动的红色不透明液体。它是由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两部分组成的。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无形成分为含有各种蛋白、电解质、激素、维生素等的血浆。血液的主要功能是运送氧气、二氧化碳及营养物质,此外还兼具免疫功能、凝固功能以及参与调节体温和维持酸碱平衡等功能等。  相似文献   

2.
正何广胜,医学博士,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1995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2003年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工作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江苏省人民医院。我们都会有不小心受伤流血的时候,你可曾想过血液是由什么组成的?它对我们的生命和健康有伺功能?白血病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血液科专家何广胜,将为我们揭开血液的奥秘。访谈人:我们都知道,血液是在血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血液是一种什么样的液体?何广胜: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内流动,不透明,呈红色,它主要包括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4种成分。从相互比例上来说,正常血液中,大概每600个红细胞,就对应1个白细胞和  相似文献   

3.
气血     
“气”在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只选出清气、宗气,浊气与血液组合为一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一并认识讨论。解剖学定位清气:清气(空气)是地球表面覆盖的大气,包含有氧、氢、氮、二氧化碳等无毒无害的天然气体,人们生产生活终产物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自然灾害及战争中的毒害污染的气体。人体所能利用的是清气中的宗气(氧气)。血:血是心脏和血管中流动着的红色液体。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等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有宗气和浊气(二氧化碳)。医史沿革中医对气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好比水上交通系统,心脏可比作大海,血管相当于河床,血浆相当于河水,而悬浮于血浆中的血细胞则相当于浩浩荡荡的船队了。血细胞总队可分为3个大队,即红细胞大队,白细胞大队和血小板大队。红细胞大队又名水上运输大队,担负着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任务。运输船上带有许多特制的“客舱”——血红细胞。血红细胞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意味着其制作材料离不开铁元素和普通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表现为氧  相似文献   

5.
正血液血液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球蛋白、血浆及多种营养物质,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人体血液的总量约占人体自重量的9%。脑脊液脑脊液是脑组织内的腔室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有100~150毫升,其主要作用是保护脑、脊髓免受震荡,还可供给脑营养,排出代谢物,调节脑内压力。泪液泪液是眼睛里泪腺分泌的液体,反复循环  相似文献   

6.
达娃 《西藏科技》2012,(7):50+57
目的探讨分析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t? Altitude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便于指导高海拔地区医务工作者临床工作。方法纳入在我科门诊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50例,其中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占18例,将患者分成血小板减少组和血小板正常组,观察所有患者的年龄、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临床有无出血倾向等情况,对比两组间的数据。结果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之间在凝血功能、年龄及有无出血倾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易致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破坏增多,可能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相关,但临床出血倾向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血常规检验是实验室检查中最基本的一项化验项目。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包括有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血常规报告内容较多。看报告时可分为三大块,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通常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贫血时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检验值会降低;血小板数大量减少会导致易出血或出血后不易止住,而血小板数增多会增加血栓发生的可能性。有些肿瘤、变态反应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血常规检验部分数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疾病多为脑部血管发生病变,造成血流缓慢或血液成份改变和粘度增加而形成血栓并致脑血管发生闭塞。应用氦氖激光在血管内直接照射血液,有改变血液流变学的性质,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能力和红细胞聚集能力,以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使血液凝固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血液常规计数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是指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主要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和对动物健康状态的评估、疾病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实验采用血液分析仪在使用肝素、枸橼酸钠、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Na2)三种抗凝剂后,通过全血细胞计数法来比较和分析不同抗凝剂对犬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结论:在犬血细胞的分析检测中,在使用肝素、枸橼酸钠、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Na2)不同抗凝剂后,四种抗凝剂对RBC、WBC、Hb的检测无明显的影响;肝素和枸橼酸钠使PLT计数下降。  相似文献   

10.
在血管中奔流的红细胞是血液最主要的构成,它占全部血液量的50%左右。所以,当这些红细胞悬浮在血浆中就使得血液成为红色的了。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名叫血红蛋白的物质。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结合蛋白质,由球蛋白和血红素组成,其中关键部分是能够携带氧分子的含铁血红素。红细胞的颜色因含氧量不同而稍有变化。  相似文献   

11.
刘洪利 《科技风》2012,(10):39+41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增强红细胞的生成的体液性因子,分力量在6万到7万之间,属于糖蛋白的一种,现已证明血和尿中都有存在.未分化的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系干细胞(erythropoietinresponsivecel),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此发挥作用,使之变为前成红细胞.对进一步再成熟为成红血细胞、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合成以及流入末梢血管等均有促进作用.一般在贫血和低氧状态时,根据身体组织对氧的需要,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供给量将增加,但在肾脏贫血时其含量则非常低.其生成器官和机制虽尚未清楚,可是作为某肾脏因子(renalerythropoi-eticfactor)与血浆的基质反应产生肾小球的说法是有力的.此外,起着相当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因子中,促进白细胞生成的有 colony stimulatingfactor,促进血小板生成的为促血小板生成素,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内,统称为造血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12.
了解和掌握健康熊的血液生理指标,对熊的保护利用人工养殖和各种疾病的防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人们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保护野生熊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本试验利用VS2000动物血液分析仪对30份黑熊血液(15份健康未采胆熊,15份外观健康的采胆熊)中的有形成分包括:白细胞、淋巴细胞、中间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进行检测与分析,并分别与延边州地区的健康黑熊的血液常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因素。为延边州地区人工养殖熊提供更多更有用的实验指标和理论依据,对某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流言:我们一直在提倡无偿献血,但仍有一部分人认为献血有害健康,会对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真相: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小时就会补充到位;血浆蛋白质是肝脏合成的,一两天内可以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会很快恢复至本来水平。适当献血可以促进机体的造血功能和新陈代谢,定期献血还可以减轻血液黏稠度。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去正规的医院献血,按规定科学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献血是公益行动,医护人员一直是献血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4.
正在人的泪水中,有99%是水分,只有1%是固体成分。而这固体成分中,有一半以上是盐。我们的眼泪都是由一个叫泪腺的腺体产生的,泪腺用血液做原料,经过加工后就制造出了眼泪。我们知道,在人体的血液、体液和组织液里都含有盐分,用血液做的眼泪里有盐分就不奇怪了。盐在血液中占0.9%,在泪水中占0.6%。眼泪的味道也是不一样的。除了泪腺,还有几十种其他腺体参与眼泪的形成过程,这样,眼泪的成分就相当复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汇集滤白细胞血小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血液制备血小板的相关指标及应用效果。结果:过滤后白细胞残留数量明显低于过滤前数量(P0.05),血小板含量过滤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患者在注入汇集滤白细胞血小板后,总有效率达到了84.21%。结论:汇集滤白细胞血小在制备血小板中全部指标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可在临床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液检查对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治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度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期间确诊为肺结核的185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血液常规计数仪器检测外周血血小板,同时送检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SR),记录、观察并分析相关检验结果。结果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及单纯肺结核组两组中C反应蛋白(t=2.546,P0.05)、红细胞沉降率(t=2.461,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血小板(t=1.812,P0.0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mg/L)与红细胞沉降率ESR/(mm/h)的相关性最高;血小板Platelet/(×109/L)与红细胞沉降率ESR/(mm/h)呈正相关,但较ESR与CRP的相关性低;而CRP与血小板无正相关性。结论 CRP、ESR可作为临床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诊疗参考指标,而血小板在西藏高原地区是否对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诊疗有一定意义还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山脊 《今日科苑》2012,(10):102-103
科学研究表明,人睡觉时应该采用头北脚南的朝向。这是因为地球本身具有地磁场存在,地磁场的方向是南北向(分南极和北极),磁场具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人体内都含有这三种元素,尤其是血液中含有大量的铁(在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中),选择头北脚南的朝向入睡,可顺应地磁力线,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  相似文献   

18.
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还有血浆,是人类血液的组成部分。血的红色,主要是因为红血球中含有血红素。血红素处在肺部,它吸收氧气之后,再把氧气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而携带氧气的血红素是鲜红色的,等氧气输送完后,又变成暗紫红色。看起来是绿色的血管,其实就是暗紫红色的静脉,只是透过皮肤和血管壁来看,就有点像淡绿色。  相似文献   

19.
李光 《百科知识》2009,(14):35-37
每个人都有一个保卫生命的防火墙,它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这个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中的白细胞,主要是T细胞和B细胞。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分输血已成为现代输血的方向,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各种成分血的作用、用途,以适应临床需要,保证输血的确切疗效。所谓成分输血是将血液分离后精制成高浓度的血液制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对症输注科学的输血疗法。现将常见的血液成分在临床中的应用及输注注意事项探讨如下:1、浓缩红细胞或压积红细胞:将采集后的全血经离心或自然沉淀后,移去约25%-30%的血浆而得的红细胞制剂。其作用表现为:①带氧能力高于输同体积全血;②输用体积小,不易引起循环负荷过重,适用于儿童、老年及心脏病患者;③减少供血者抗体输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