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源氏物语》,描写了日本平安朝荒诞的宫廷生活,塑造了宫中贵族妇女的群像,是一部日本平安朝妇女血泪交织的生活史。其主要艺术风格是,通过自然景物描写,展示人物心征;通过人物心理描写,刻划人物性格,被称为"心理小说"。其艺术成就,如同我国的《红楼梦》一样,堪称"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2.
弹词小说是盛行于中国明清时代的妇女文学,《再生缘》是其中的佼使者。《再生缘》的心理描写是中国古典小说心理描写的“异态”,与其他中国古典小说的.心理描写表现出诸多差异,具有“意识流”意味,但是它和20世纪西方现代小说的“意识流”又有所不同。这种独特性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3.
台湾现代派小说以强化人物心理描写为其重要特征。描写人类存在的基本困境、写变态、病态心理,揭示“流浪的中国人”的独特心态,是构成台湾现代派小说心理描写的主要内容。这些小说对心理描写都力求从侧面、多角度、多层次,以显示人物心态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台湾现代派小说的心理描写主要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法。鲁迅先生在心理描写方面自成一格,别具特色。这里,只说《药》的收束。作者“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了一个花环”,以“删削些黑暗,装点欢容”,但作品的主题并不在此。所以,围绕这花环所描写的,乃是华夏两家母亲的心理——看到花环,华大妈“便觉  相似文献   

5.
《狂欢节的忏悔》是德国著名作家卡尔·楚克迈耶的重要作品。作品刻画了上至贵族老爷和小姐,下至被遗弃的农家妇女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对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的描写极具特色。将其与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相比较,以突显其在其心理描写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杰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在长篇小说领域也有相当的建树与实绩 ,体现在《一生》、《俊友》中 ,其意象描写与心理刻划水乳交融 ,相得益彰 ,利用同一物象的反复出现而凸现人物的鲜明个性特征。这会引起读者的回味和反思的深化 ,使读者追根溯源地识破当时社会黑暗污浊的真相。  相似文献   

7.
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描写人物心理活动?一是直接描写,如“想”“觉得”“感到”等是其标志性词语;一是间接描写,就是通过语言、动作、外貌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暗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种暗示能为作品创造出“含而不露”的妙境,为读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天地。  相似文献   

8.
论雨果小说的心理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果小说的心理描写十分杰出,却长期被人忽视。他的心理描写分为两个阶段:《悲惨世界》以大段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内心斗争、思想转变和性格特征,《笑面人》刻画了人物的变态心理和妒忌心,《九三年》剖析了主要人物的思想斗争。雨果的心理描写长短结合,有时以思想分析来展现,有时以话语和行动来显示,手法丰富而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同那些擅长于心理描写的杰出的文学家一样,鲁迅先生也是心理描写的大师,他的代表作《阿Q正传》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而心理描写是其中的一个突出方面。通过心理描写这一艺术手段来塑造阿Q这一不朽的艺术典型及其他人物心态,是《阿Q正传》的一个重要艺术特色,这些心理描写至今仍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价值。一、突出时局对人物思想的影响从最后三章看,时局是构成《阿Q正传》典型环境的主要因素。在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上,作者突出了时局对人物思想的影响Q平时有一种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而当举人老爷的船给未庄带来了大不安。人心摇动,时局发  相似文献   

10.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郁达夫两位作家在描绘人物的内心裂变,渲泻潜意识,通过环境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等方面表现出了一致性。而陀氏多以震撼人心的事件、用“再现”的手法展示人物心理;郁达夫则以貌似平常的事件、用“表现”的手法展示人物的心理,在这些方面两位作家又表现出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国小说发展史高度,指出《鼓掌绝尘》是介于《三言二拍》和《金瓶梅词话》之间的过渡性作品,试从社会心理学来研究古小说的人物心理描写,打破了中国古代小说不善于描写人物心理的戒律。  相似文献   

12.
重复是文艺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如歌曲和乐曲中有“复唱”与“重复乐段”,电影里有“镜头重现”;舞台上有“习惯动作反复”等。在小说中,重复也用得颇为广泛而多样,往往给作品增添了无穷的神韵和魅力。首先,重复能够用来描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经过重复,人物的语言、动作得到强化,能把人物的个性特征凸现出来,收到以形传神的美学效果。《儒林外史》这样描写范进看到乡试“报帖”后的表现“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戏剧中的对话与对白在小说中的应用,分析二者渊源关系及影响而确立的早期心理小说的描写手法.《克莱芙王妃》作为早期心理小说的代表作,其心理描写不仅继承了戏剧心理描写的一般方法也发展出了在小说这种文体的优势下有别于戏剧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4.
心理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红岩》中的人物心理描写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出人物心理,使人物更丰满,情感更真实,情节发展更合理.  相似文献   

15.
李发科 《青海教育》2006,(11):23-24
鲁迅的小说《伤逝》在表现人物心理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伤逝》采用了“手记”的形式,同时又以倒叙回顾的方式行文,通过涓生对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自述,使读者窥见了他灵魂深处的隐秘。他向读者展示一年前是如何在寂静空虚中等待子君的情景“:在久待的  相似文献   

16.
心理描写是通过内心活动对人物进行的一种直接描摹,它可以最直接、最准确、最深入地刻画人物。鲁迅《药》这篇小说就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描写,其方法如下: 一、行动示现即通过人物“不由自主”的动作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如对华老栓买  相似文献   

17.
在19世纪的美国文学史上,霍桑以其精湛的心理描写铸就出了一部浪漫主义之作《红字》。通过探究小说《红字》精湛的心理描写艺术,探讨其家庭、历史根源、自身性格等的影响,认为霍桑将人物的内心矛盾思想、潜意识活动等进行了深入刻画,让人物的现实、想象、回忆交织起来,最终赋予了人物个性化的心理,在故事的情节发展中使人性得以探究,从小说风格上让浪漫主义色彩在人物的心理描写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8.
孙犁同志是一个描写人物的能工巧匠,探讨《荷花淀》描写人物的特色,可窥其巧技一斑。一、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示人物的性格。《荷花淀》描写了一群聪明勤劳,美丽活泼的青年妇女。但它既没有象外国文学作品中长篇累牍的心理描写,也没有象中国古典话本小说那样,将人物的年龄、性格特征首  相似文献   

19.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戏剧家、诺贝尔文学获得者约翰·高尔斯华绥以象征、心理分析以及社会讽刺等手法刻画英国中上等资产阶级人物以及他们的生活而著名。他通过对资产阶级人物生活的描写 ,性格的刻画和心理分析 ,达到了批判和讽刺这些资产阶级人物、揭示资产阶级腐朽堕落和最终衰败的原因这样一个目的。在这一方面 ,短篇小说《日本》比较好地体现了其创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早秋》是兰斯顿·休斯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明了,但却给读者留下很大的回味空间。作者以第三人称来直接描述人物的心理,展示了人物的主观感受,将人物的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作者还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对话的描写及故事周围环境的描写,多层次,全方位地烘托人物的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