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课程犹如春风扑面而来,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亦步亦趋”变成“自主探索”。然而,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沈春玲 《成才之路》2010,(18):39-40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凝眸反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与以前相比,现在的课堂鲜活了许多,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伴随这些变化,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一些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设计。组织数学课堂教学,逐步改变了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被动接受”变成了“自主探索”。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理念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和活力?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而这一点,在我们的现实课堂中落实的并不是很好,这里就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犹如春风扑面而来,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教师“满堂讲、全程练”变成了“师生互动双向交流”,以往的“被动接受”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参与”,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把握教材和学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步入任何一节新课程实验的课堂,我们都会欣慰地看到:尊重代替了束缚,开放代替了封闭,自主建构代替了被动思考……我们在欣喜、快慰的同时,内心也隐隐升腾起一丝不安:我们的数学课堂在自主、活跃、生动的同时,好像也失去了一些什么?下面我们竭力通过对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力求把我们心中的不安进行一番梳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我们欣喜地发现小学数学课堂的变化,尊重代替束缚,开放代替封闭,自主学习代替被动思考,课堂中学生操作多了,讨论交流多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因而数学课堂上时常是一幅热热闹闹的景象.但当我们冷静下来,不难发现,在这绚丽多彩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背后,同时也存在着这样的事实:学生们可能是在热烈的讨论,但是交流之后获得的收获却不一定经得起“新”的考问;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步入任何一节新课程实验的课堂,我们都会欣慰地看到:尊重代替了束缚,开放代替了封闭,自主建构代替了被动思考……我们在欣喜、快慰的同时,内心也隐隐升腾起一丝不安:我们的数学课堂在自主、活跃、生动的同时,好像也失去了一些什么?下面我们竭力通过对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力求把我们心中的不安进行一番梳理。一、生活的外延是否就等于数学的外延?在讨论这一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学案例:“两位数加两位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加法”)。教师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扎实推进。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你问我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合作创新”,“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参与”。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现就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提高有效性的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新课标要求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得不是很好,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课堂教学的模式也是百花齐放。现在步入任何一节新课程的课堂,我们都会看到:尊重代替了束缚,开放代替了封闭,自主构建代替了被动思考……我们在欣喜、快慰的同时,内心也隐隐升腾起一丝不安,我们的数学课堂在自主、活跃、生动的同时也好像失去了  相似文献   

13.
申红 《考试周刊》2014,(73):77-77
<正>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被动接受"变成了"自主探索","教师表演"变成了"师生互动",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话题,引起广大教师和  相似文献   

14.
王丽玲 《辽宁教育》2022,(17):70-72
<正>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性变革: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变成了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交往互动模式。在这种“自由”、自主的课堂模式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教学气氛非常活跃,但也存在教师在课堂中放任、迷茫与低效等问题。因此,高效的数学课堂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也是所有教育者和老师们研究的重点,学生自主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数学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傅八一 《考试周刊》2012,(94):75-76
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教师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说生听”变成了“畅所欲言”,“课堂练习”变成了“自由活动”和“合作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但是,静心反思,我们却清醒地认识到:在表面热闹活跃的背后,折射出的却是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丢失了极为宝贵的东西--“有效性”;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提出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20.
玄桂琴 《学周刊C版》2014,(7):165-165
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师生关系有了明确的定位,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水平的提高。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一线教师进行了不断的尝试与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索出“翻转课堂”“生态课堂…‘绿色课堂”等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了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