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相似文献   

3.
王河 《语文天地》2009,(8):41-42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相似文献   

5.
问题的提出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无论是哪一位语文教师,面对一篇课文,都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无数个问题让学生解答。但是总会出现以下情况:学生在课堂上热烈讨论,积极发言,下课之后,思考课堂上  相似文献   

6.
以前,语文课堂上,如果是学习文言文单元,要是教师提问,要么问而不答,死气沉沉,要么答非所问,南辕北辙,都直接影响了课堂的进度,更影响了课堂效率。一篇课文在应有的课时中不能完成,有时在教学环节中总结部分不能完善,甚至没有;有时节奏把握不够紧凑,时间控制无度,真是郁闷!那怎样让课堂活起来又提高时效呢?我认为,课堂上有的放矢,民主质疑,巧妙设疑,融文本特点和学生兴趣于一体,融学生个性和创新教学于一体,才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把问题法教学在语文文言文课教学中有效的灵活、合理的运用,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从而让课堂教学更有效。下面是我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7.
从我们现今的语文教学来看,构成教材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倾注了创作者的心血,都是创作者人生阅历的体验、学识智慧的结品,需要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文本有感性的体悟,有整体的感知,读出作品的美感,品出作品的美质,激发真情.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8.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我被一位教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同时也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其它方面的美呢?上个学期,我又一次教学《草原》这篇课文,于是,我将那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时所使用的提示性的语言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其它方面的美:  相似文献   

9.
在循环往复的平时教学中,我们总是习惯“从一而终”的教学思路,即每单元从第一篇按照顺序教到最后一篇。每一课都认认真真教学生生字新词,概括主要内容,划分段落,概括段意,逐节讲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妙处,赏析艺术特色,归纳中心思想等。虽说这样“以本为本”做到了教学扎实,但在课堂学习中,仿佛语文课就是为了学完课本中那一篇又一篇的课文,导致课堂探究空间狭窄,气氛沉闷,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充分体现,甚至无形中助长了学生的惰性。  相似文献   

10.
语篇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中开展有效的语篇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难以把握语篇教学的真正目的,纯粹的停留在教文章中的单词、句子、片段等知识点忽略了文章的本身的情境和文化作为支撑。教师须要从整体上把握语篇的内容和功能,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让语篇教学在课堂中绽放异彩。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对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和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生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什么样的教学,有哪些作用呢?本文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情境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遭遇了课堂文化冲突,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和文化传承不力。只有重新审视教学理念、制定教学任务、改革教学手段,才能消除课堂文化冲突,所以课堂文化冲突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要完成的三重任务是:促进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系统的建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系统的形成,促进学生审美感悟系统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形象的视觉效果,往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传统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中,学生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都是被动地接受或者欣赏一些作品,对于一幅作品,只是从教师的口中描述和课本上仅有的一些图片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也十分有限。在新形势下的教育,是以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提供辅助教学,创设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高,并能够很好地将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有机整合起来,使整个美术教学变得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  相似文献   

15.
张秦 《教师》2013,(4):68-68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心智和谐发展的人,但近年来,对学生成绩的过分追求造成了重知识传授、重能力智力的培养,忽视了人的情感世界的建设,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完整。这一现状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学过程是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情感发展与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相互渗透,彼此交融,这样才能培养健全完整、独立张扬的个性。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渗透情感教学?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略谈个人的点滴浅见。一、创设情感氛围,激起学生情感波澜在语文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将学生不由自主地引入课堂,使学生产生迫切需要学习的愉悦状态,学生才会真正置身其中。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下进行特定情感的表达,在学生接触作品时,教师就应抓住文章的情感特性,通过巧妙引入,将学生引入情境。  相似文献   

16.
透过学生数学认知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及其课堂实施是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数学教师揣摩学生认知方式的途径主要是凭借自己与学生长期相处所形成的经验。在形成经验中,数学教师需要使用自己的能动性主动获取经验,可以经由课堂观察、分析学生作品与学生进行心理换位等途径探查学生学习具体数学素材时所运用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7.
谭进 《江苏教育》2023,(11):91-92
<正>语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载体,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当前语篇教学存在着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课程资源运用不合理、课堂评价形式单一等问题。多模态教学运用声音、动作、手势、图像、表情等动静结合的多种符号资源刺激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改善现有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丰富课堂评价。下面,笔者以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二十年后》的教学为例,简述多模态背景下高中英语语篇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美术教学中,构建生本课堂,可从三方面入手:展示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自主欣赏中感知作品的主题;通过合作学习对作品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让学生掌握绘制的技巧和方法;布置恰当的训练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夯实知识,培育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教学时间、教学比例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效实施语篇教学的策略,指出教师只有把充足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少教多学,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热情参与,才能做到降低教学消耗,实现语篇教学的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20.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思考怎样有效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显得尤其重要。教师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只有提升自我素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及模式,才能更好地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探究、自主分析、自主欣赏评价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