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改形式下,如何让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联姻,以全新的教育时空观和教育价值观来审视中学计算机教学呢?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者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指导者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正>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之一。信息素养是指利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从而综合利用信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能的能力。现代教学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使学生科学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  相似文献   

4.
芮晓杏 《考试周刊》2013,(42):13-14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主的学科,它是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利用和开发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文章全面探析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积极探求促进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有效策略,对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形成基本技能与技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宗旨。培养学生科学有效地完成活动任务,形成科学有效的操作和管理数据及文件的思想。是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忽视的问题。对象、源和目标是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时刻注意...  相似文献   

6.
王博威 《林区教学》2013,(11):85-85
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现代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素质的标志。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加快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步伐,提高中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能力,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更是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加强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战略性举措,怎样使信息技术课堂成为中学生学习盛宴中的小甜点,这是我们作为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师所要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从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以及提高信息技术课堂趣味性的具体措施入手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对信息技术很感兴趣,但真正学起来显得耐心不足,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但是,学生对游戏格外钟情,兴致和耐心始终不减,始终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这就表明一点,学生其实是有足够的耐心参与到学习中去的,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 那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学好信息技术呢?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信息教育应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密切联系.信息教育具有很强的基础性、能动性,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增进和完成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就是说要学以致用.关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搞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中学阶段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渠道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并与同行们交流讨论,得到要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信息能力已成为人们在信息社会中得以生存竞争的基本能力。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已经定为学生的必修课.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信息技术教师时刻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苏丽 《甘肃教育》2011,(5):42-42
信息技术有别于中学课程中的其他学科的,不论是在教法研究、学法指导,还是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要靠信息技术教师去探索。如何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上好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石永强 《甘肃教育》2007,(12S):28-28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和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已成为学生信息技能个性化发展的必需课程之一。本人就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材近年来不断地改版,有关互联网络的基础知识内容有增无减,可见网络基础文化的教育在现阶段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其中,如何在网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则是学生上网的基本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方法制约了课堂效率的提升。本文结合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探讨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已经在大中城市的中学逐步实施。信息技术课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  相似文献   

16.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如何上好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李黎 《学苑教育》2020,(1):89-89
伴随着时代的飞速进步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家喻户晓,在教育基础上3D打印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同时也加速了基础课程教育的重大改变;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是一门必修课,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3D打印技术用在了这门课程里,不但添加了课程教学的独特风格,也把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推向更高的层次;这篇文章通过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了如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一些应用方法,希望给信息技术课程的老师们带来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信息素养教育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在中学阶段,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具有的信息素养有:获取、评价、表达、使用信息的能力,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以及信息时代公民的信息道德及安全素养。本文通过对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解,探讨如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信息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9.
当前普遍实行小班化教育教学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作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一线的教师,笔者认为信息学科教学是信息素养培养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20.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它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中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课程,应用网络化教学有其自身的优势及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