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的。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教学文件,也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实现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一环。应充分认识制订体育教学计划的意义,掌握制订教学工作计划的知识和方法,并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实制订好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2.
一、制订新课程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 制订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体育教学计划是保证体育教学成效的关键和前提。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体育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本校的条件、学生的基础等,制订水平阶段的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同时,体育教师在确定具体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学活动时。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项基础、兴趣爱好、教学内容的数量与难度等,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健康(体育)教学计划可分为全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单元计划(单项计划)和课时计划(教案)四类。其中单元计划是作为教学进度计划和各类教材课时目标的过渡性计划。在目前的教学设计和评价时还是以课为主要依据,教研活动中,明显地是更重视了体育与健康(体育)课,而没有把单元重视起来。为制定好单元计划,使教材内容在内在关系上保持连贯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结合初中学段的体育与健康(体育)不同的单元计划制定交流了"一以贯之""突破难点""优先保证""取舍得当"等单元计划制定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针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中单元教学计划制订的薄弱环节,从生理学,心理学、动作技能形成规律角度探讨了如何确定合适的课时间隔,怎样通过亚目标来确定课时,以及备课等教学特殊性等。  相似文献   

5.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广东已经推行几年了,我们在教学一线深切地感觉到,高中体育课改必须抓细、抓实、抓出实效。〈br〉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的制订必须做到“细”〈br〉 “细”是指我们在制订教学文件时要周密详细,要使行课时有据可依。“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加大了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选择权,高中体育新课程中除健康教育系列、田径类项目必修之外,还鼓励学生在球类、体操、水上或冰雪、民族民间体育、新兴运动六个技能系列中选修课程。要有效地组织教学,必须由学校统一组织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这计划文件包括:水平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在组织体育组教师编制这些计划时,首先,要确定好主编和编写班子,要挑选出既在学科领域有威望和建树,又对新课标有深刻理解和把握,还有较强组织能力和责任心的体育组长或体育教师。其次,要确定编写指导思想,体现“健康第一”的宗旨,准确把握和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深刻理解各种计划之间的层次关系,做到计划各自完整、独立,又相互牵制、协调共生。具体地说:在选教材时要依据水平目标、体育教师的水平、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学校的体育传统、地方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场地器材情况等确定;在制订水平计划时要准确理解水平目标的要求,在制订学年计划时要注意合理分配课时,在制订学期计划时要注意对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的充分使用,在制订单元计划时要注意提供主要的教学策略,在制订课时计划时要注意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过程。总之,制订科学详细的教学计划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6.
研究创新具有校本特色的体育教学计划,形成操作性强的教学文本,才能便于体育教学计划的实施,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文章探讨了研究创新体育教学计划的步骤,并针对体育教学计划制订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以及实施体育教学计划的策略,力求科学制订与实施体育教学计划,从而有效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研究具有校本特色的创新体育教学计划,并形成操作性强的教学文本,才能便于体育教学计划的实施,才能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本文探讨了研究创新体育教学计划的步骤,并针对体育教学计划制订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以及实施策略,力求科学制订与实施体育教学计划,从而有效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结合多年从事体育专业成人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把教学管理工作中,有关教学计划制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制定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计划制定中遵循的创新、社会调研、能力培养、教材建设、教学组织、教学监控和前瞻性等原则,给出体育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思路和步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杜艳维 《考试周刊》2011,(34):153-153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素养及个体心理倾向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分别制订教学目标,如发展目标、中等目标、基本目标,以此来完成体育教学计划的教学方法称为分层教学法。一、"分层教学"的特点和作用1.体育教学具有独特性。它的组织灵活多样,师生、生生关系复杂,角色变化大,教学方法交融变化,既要开发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10.
付循平 《中国教师》2023,(10):77-79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大单元教学。本文分析了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意义,指出了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要点,在此基础上,从明确体育大单元教学目标、构建体育大单元教学内容、创新体育大单元教学方法、开展体育大单元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从而为开展高质量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沈钟 《考试周刊》2011,(89):127+175-127,175
传统的体育教学计划格式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水平、单元教学目标。无法体现“以目标统领内容”的要求,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改革。本文推荐了一个优秀体育与健康水平计划案例.论述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制订水平教学计划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事项,展示一种较科学合理的水平教学计划格式,能够合理安排体现好时间段、领域目标群、水平目标群、学习内容、学习课时等诸多内容,以便推广和借鉴,在展现它的优点的同时也分析了它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系统.而每一课时又是一个子系统。因此,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没有完整的、细致的、翔实的单元教学计划指导下的课时教学,就很难达到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搞好单元备课。这一阶段需要做哪些工作呢?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看法。权做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师对一个学期或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应有周密考虑与安排。在学期初要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在教一个单元以前要制订单元教学计划。有了周密的教学计划,教师在确定自己的具体教学任务,进行教学工作,检查自己教学情况时,才有依据。下面简单谈谈如何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制订学期教学计划一、在制订教学计划前,教师要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钻研教材。《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计划制订的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而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从动作发展的角度思考幼儿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制订的意义,能够为幼儿体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文章认为幼儿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制订首先要进行目标体系和教学内容"三维"体系制订;其次在动作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三个规律"和体育教学原则,科学地制订各级幼儿体育课程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堂教学要应用大单元教学思想,实施“学·练·评”一致性教学,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凸显学练真实效果,发挥学科育人功能,以期建构起逻辑清晰、系统连贯、纵向衔接、横向一致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益最优化。  相似文献   

16.
结合体育教学实践,对体育情境教学进行了深层的探讨,试图将体育情境教学法和语文学科的单元主题教学思想相结合,开创体育单元主题情境教学模式,并着重从体育单元主题情境教学的特点、单元主题情境教学设计的步骤、单元主题情境如何确定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求开拓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所谓的体育教学校本化是指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要针对学校制订的体育目标、师资现状、学生综合素质等实际情况制订适合学生锻炼的体育项目.目前一些学校制订体育教学校本化计划时思路出现问题,现对一些体育教学校本化的思路误区进行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邹胜 《广东教育》2006,(3):37-37
一、重视系统备课 系统备课包括四大计划内容.具体包括有学科学段教学目标、计划;年级学年、学期、项目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大计划的主目标及目标群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设计大计划筛选教材的要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统领着教学内容和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同的价值;课程目标决定了教学单元的性质及其大小,通过对阶段体育教学目标的分析,分别对课题单元、教材单元及复合单元与教学分组的关系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20.
叶庭  王安然 《甘肃教育》2023,(13):94-97
深度学习下的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符合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能够促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改革,有利于厘清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中要明确体育大单元教学目标,梳理体育大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创新体育大单元教学方法。文章就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效果达成,体育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的角色设定,以及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适用性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