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切都似乎是在不经意中发生的。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有人说我去年另辟蹊径,寻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在重大题材上有所尝试。说实在的,去年的一年,在忙乱中我几乎是遇到什么写什么,很少有另外的想法。这里,只能回过头去,寻找一点采写的体会。(一)我感觉中的“重大”1992年聂荣臻逝世,我很快写出了近万字的《十大元帅都走了》的稿子,被《中国青年报》和《中国工商时报》抢着先后在两天时间里用整版刊登,接着被几十家报纸转载、连载,全国发行量最大的《读者文摘》以6个页码的篇幅在头条全文转载。如果说重大题材,这是我写的第…  相似文献   

2.
对于重大题材的报道在新闻中的比重虽然很大,但宣传效果有时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部分是由于重大题材的严肃性本身造成的陌  相似文献   

3.
重大题材报道一直是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重大题材报道能否做得与众不同且高人一筹,是对党报整体采编能力和水平的检验。作为地市党报,立足本地实际,做好重大题材的新闻报道不但是地市党报应有的责任,也是为了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的渴求。莆田市《湄洲日报》十分重视重大题材报道,进行积极的有意的探索和实践,精心策划,力求创新,并形成了自己的一种重大题材报道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党报的重大题材报道是指围绕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大政策、重大部署以及社会现实中突发重要事件进行的大规模战役性报道。重大题材报道是实现党报主功能、体现党报权威性最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党报新闻报道中难度最大的任务。一张党报,如果对重大题材仅仅视为规定动作,按照惯例报道,就会陷入被动应付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党报的重大题材报道是指围绕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大政策、重大部署以及社会现实中突发重要事件进行的大规模战役性报道。重大题材报道是实现党报主功能、体现党报权威性最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党报新闻报道中难度最大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董宾 《军事记者》2012,(7):52-53
纵观党报上宣传过的重大典型,我们就会发现:不少典型人物来自于基层,是在普通工作岗位做出了不平凡业绩的普通人。这就提示我们,应注意发现身边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发生在凡人身上的小事、以小见大反映重大题材。刊登于2012年3月27日《空军报》一版头条的《回望来路念党思》一稿。就是一篇以展示普通党员干部高尚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7.
新闻策划,已成为打破“千人一面”、“千台一声”陈旧局面,形成媒体各自风格和特色,满足受众多方面需要的必然选择。对任何一个媒体而言,曾经有过的无须策划、仅凭好运气就能碰到好新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要搞好新闻的策划,重点是搞好重大题材的策划,而重大题材策划又不外乎重点题材、难点题材和热点题材三个方面的策划。  相似文献   

8.
如何对重大题材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立体化报道,达到最佳舆论引导效果,新闻策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毫无疑问,新闻策划已走进重大题材报道,它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与关注。新闻策划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新闻改革与发展而悄然兴起的。实践证明,一个重大题材,如果不经过精心策划,只是跟着感觉走,无的放矢,一般化地去采写,闪光的主题就会大为失色。  相似文献   

9.
驾驭重大题材报道,是展示媒体综合实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媒体行业地位的有效途径.但是重大题材报道的采写采制历来都是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广播节目的重大题材报道更是由于媒介特性的局限而具有更大的挑战性.通常重大题材报道大多具有如下特性:题材重大、敏感或二者兼具、采制素材繁杂众多或者极为匮乏;涉及领域广泛而厚重;策划、采访难出新意.在林林总总的重大题材当中,探寻它们自身的共性和规律,并以北京交通台曾经制作出品的一些重大题材报道为例,探讨广播重大题材报道的采制原则和制作手法.  相似文献   

10.
重大题材报道不是中央媒体的专利,众多地方新闻媒体越来越重视对重大题材新闻的独立报道,在近两年的香港回归、大江截流、张北地震、十五大召开、长江和松花江流域抗洪抢险等重大新闻发生的现场,都活跃着许多地方新闻媒体记者的身影。这类新闻常出现在地方报纸的头版,因此,搞好重大题材报道也是办好地方报纸  相似文献   

11.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自中国电视剧诞生之初就已经出现,并且始终是中国主流影视作品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出现了大量经典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建构国家形象、培养人民的爱国情感起到了重要作用.2021年时逢建党百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赢得了广泛热议和好评,获得了豆瓣9.3分的超高评分,是一部难得...  相似文献   

12.
重大新闻题材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反映时代特点、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新闻题材。 长江三峡工程是一项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它的23个技术指标名列全国第一,其中18个技术指标居世界第一,建成后它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具有巨大综合效益。因此,以三峡工程为主体的三峡新闻题材,无疑是重大新闻题材。 有人说,“三峡”无小事。这话是很有见地的。重大题材是产生新闻精品的沃土,是许多新闻工作者梦寐以求的。三峡题材作为重大新闻题材,为众多的新闻媒介特别是密切相关的新闻媒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造新闻精品的大好机遇。 三峡工程所在地的湖北省和宜昌市的新闻媒介,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他们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利用三峡题材这一珍贵的新闻精品资源,创造出了众多的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3.
难在哪里?──用消息反映重大题材浅议周世康用消息报道重大题材,曾经不是个问题,新闻史上有不少这类名篇。如:《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8.16),《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1947.2.7),《中原我军解放南阳》(1948.11。5),《...  相似文献   

14.
以记者特有的新闻敏感捕捉重大报道题材李彩英在“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优秀广播作品评选中,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张勉之采制的录音报道──《挖墙脚的人们》,以其题材重大、内涵丰富深刻、社会反响强烈和广播特点鲜明等优势,在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一等奖。这...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重大题材是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新闻策划的超前,为同题采访赢得上乘表现,甚至独家表现创造了先机。笔者试以云南电视台《云南新闻联播》对于水电百年的策划报道为例,论述策划对提升重大题材报道关注力、影响力、执行力和时尚力这四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没有查过教科书上有没有重大题材报道这个概念。我给的“定义”是:重大题材报道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限内,由相当多的新闻媒体参与报道,引起最大多数受众关注,具有重大影响的新闻报道。如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党的“十五大”报道、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报道等。这个“定义”排除了由某一个新闻媒体单独策划、组织、实施的,既具有独家特色又具有重大影响的报道。如中国青年报曾  相似文献   

17.
董春辉 《新闻世界》2013,(5):278-279
重大题材的报道关系到社会舆论引导,关系到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关系到媒体公信力、影响力、权威性的树立,因而一直倍受媒体的关注。本文认为,做好重大题材的报道宜从四个方面着手:即掌握新闻背景、做足新闻策划、创新报道方法、注重台网结合。  相似文献   

18.
边铀铀 《传媒》2021,(20):51-52,54
《觉醒年代》是近年来我国重大题材剧的突破,实现了历史价值、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高度统一,不仅在创作层面实现了"破圈",在受众层面也成功"出圈".该剧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指导下开展现实主义创作,追求人物鲜活、内容务实、模式创新和美学升华,实现了多维度的突破转向.总结该剧的成功经验,对于重大题材剧如何触动受众心弦,全面增强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传播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类作品,由于容易引发人们的兴趣,本身具有先天的优势,如果再能触及重大题材,引起各方关注是很自然的事。但越是这样的作品,越要求有完美的表现形式,如果能达到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那就更好。在这方面,通讯《这个小康村评得实吗?》(载1999年3月15日《河北日报》第1版)给我们许多启示。 题材重大 典型性强 出于习惯,我们还是先从题材说起。 所谓题材重大,或是关系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事件,或是在某一时期处于“热点”的事件,或是在某方面、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说到底是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件。譬如“小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个摄影记者来说,能够亲历并通过图片来表现重大题材,既是对业务水平的考验和磨练,又是职业生涯的一笔财富。但是,很多重大题材和突发事件不具有预见性,常让没有思想准备的人措手不及,或者参与的记者较多,难以拍出新意,出现报道雷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