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已从原先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不完全买方市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要根据市场供求理论,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性,切实发挥就业指导的功效,帮助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决定其供求存在市场失灵,经费配置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高校普遍提高学费将导致积蓄增加,产生影响当前消费的“挤出效应”,是在加重贫困人群负担基础上的杯水车薪。解决贫困地区高等教育投入问题需要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失灵的表现、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教育服务有效供给的相对不足,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教育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教育腐败行为的产生和就业市场供求的失衡。针对以上现象,应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来予以矫正。  相似文献   

4.
马杰 《煤炭高等教育》2009,27(4):44-46,63
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的严重失衡现象,从高等教育供求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供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我国高校必须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研究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求较高的就业率从而占领稳定的教育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制约下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配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高等教育供求主体中,大学生是双重身份的主体:对于高等教育机会需求而言,学生是需求主体;对劳动力市场而言,大学毕业生将成为劳动力供给主体。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供求均衡度的计量指标,也是实现各个主体利益的集中反映。在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的框架下探讨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的关键,以保障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工作模式转变及高校共青团服务策略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正在逐步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市场在一定层面上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一方面社会需求的难以满足,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困难等问题促使高校就业工作模式进行改革,相应的高校共青团如何适应就业工作的转变,发挥高校共青团的优势和作用,服务大学生就业,进一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实现高校共青团事业的新发展,是摆…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高等教育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变迁缘自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政策由"统包统分"转变为"缴费上学,自主择业",这表明高等教育招生与毕业生就业理念也从单纯的政府"计划"走向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的扩招、招生数量的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迈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致使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持续增加,据统计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4万,2005年为338万、是2001年毕业生的3倍.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在新形势下,原有的只停留于毕业环节的就业指导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因而对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的内涵及意义出发,分析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的思路、具体做法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自愿性不就业,既有社会背景因素,也有大学生个体主观背景因素,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面临的诸多矛盾,主要表现为总体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社会资本不平衡、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与结构性不平衡、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产权不平衡。  相似文献   

11.
民办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加快,民办本科高校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考生和家长开始追求优质的高等教育,其观念已由"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在民办本科高校发展中,招生是关键,培养是核心,就业是出路,而直接影响招生和就业的命门就是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基于搭建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升民办本科高校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逐渐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后金融危机时代就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提升成人教育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首先根据高校与用人单位间的供求状况,加快教育改革,及时克服影响学生就业的客观因素。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要从成人教育学生自身入手,增强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主要是由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组成的.要实现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的正常有效运行,就必须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就必须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就必须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诚信原则.  相似文献   

14.
以192条高校毕业生就业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进行初步的元分析发现: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正在承担着主要责任,并在多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弥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存在的失灵。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断完善,政府的积极干预应逐渐弱化,应充分地通过市场来调节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5.
招生与就业工作,是高等教育的两大抓手,二者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招生,是高等教育的入口,让学生接受适合的教育,实现“学有所教”;就业,是高等教育的出口,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工作,实现“劳有所职”,是高等教育当仁不让的使命,也是引导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从招生到就业都面临新的挑战,在以社会劳动者需求为依托,以受教育者实现目标为依归,切入招生与就业的维度平衡点,构建招生就业结构型一体化的良性联动机制,以实现协同效应,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必须关注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台湾私立高等教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起伏发展,私立院校学校数、在校生数、毕业生人数都不断增长,大大超过了公立高校相应规模。近年来,私立高校的招生与就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私立高校纷纷采取多样的招生策略与就业辅导措施,积极开拓大陆的招生与就业市场也成为了台湾私立高校的未来走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方面直接廷缓了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另一方面不能立即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也在逐年递增.社会上存在没有满足的高等教育有效需求,而一些岗位相对达到饱和.高等教育在现有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实际社会需求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以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协调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实现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课题之一。高等教育供求分为高等教育机会供求和高等教育产品供求两类。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机会供求矛盾一般表现为居民家庭对高等教育机会的总需求远大于高等教育的总供给。高等教育产品供求的矛盾表现为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与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不足的矛盾。本文分别对两类供求矛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招生基本实行统考统招制度。由国家统一命题、统一划分录取分数线。高校是按考生总分,自高到低,对号入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很小。这种高考招生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和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相一致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这种高考招生制度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笔者认为,高考招生制度必须转换招生机制,减少政府对招生机构的介入或干预,培育生源市场,给学生和学校以充分的双向选择权。一、生源市场形成的必然性我国的高等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必须形成四个市场:生源市场、毕业生市场、科技市场、教职工人才市场。这四个市场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一所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20.
就业压力不断向高学历毕业群体推进已成为当前就业的一大新特点。文章以高校招生、就业,以及人们追求高学历的心理为切入点,来透视我国当前高学历毕业群体的就业问题,由此引发我们对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各种现象所带来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