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汪蓉蓉 《新闻战线》2015,(3):135-136
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电视体育节目作为新型的体育运动和影视艺术的结合形式,其产生的目的是要借助一定表现方式,塑造体育运动人物和项目,增加体育文化。本文通过对电视体育节目在全民体育氛围构建中的内涵与功能的理解,以广场舞为例,进一步分析电视体育节目对当前全民体育氛围构建的影响和策略。电视体育节目是一门体育艺术,也是一种电视艺术。它是电视观念的阐述,也是体育价值取向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主要可分为七个大类,分别为体育新闻类节目、体育直播类节目、体育谈话类节目、体育杂志类节目、体育娱乐类节目、体育评论类节目、体育健身类节目,但这七类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现状却不尽相同。而一种体育节目的兴起与另一种体育节目的衰落,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或解释电视传播的有效性问题。能够反映传播有效性的一个直接指标即传播效果。传播效果一般指  相似文献   

3.
冯莉 《新闻前哨》2012,(8):118-119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存在与发展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发达状况。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受到世人瞩目,也为体育运动的普及和体育文化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现今生活中,体育远非只是一种运动,其功能已经超过了展现人类体能与挑战极限的范畴。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是社交的良好方式,在经济社会中的商业功能亦不可同日而语。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体育可以提升国格、拉近世界的距离。所以,人们不仅关注体育生活,而且积极参与,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服务于电视体育节目的语言工作者,除了体育新闻、体育节目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外,还有体育评论员和体育解说员。本文重点探讨中国电视体育解说(体育评论)在节目传播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媒介的专业化传播已经成为世界传播发展的一大趋势,电视频道的专业化最核心要求就是节目主持人专业化。2008年奥运会即将来临,作为奥运赛事重要传播支柱的电视体育节目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体育节目主持人的专业化等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本文从电视频道的专业化发展趋势,探讨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的专业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体育事业和电视传播事业的发展,电视体育节目的播出量越来越大,电视体育节目对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电视体育节目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还处于摸索阶段,因而对电视体育节目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找出电视体育节目的特点,从而使各电视台办好体育节目,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欣赏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马雅虹  王昊 《新闻窗》2011,(6):39-40
体育类电视节目是指通过电视播出体育比赛的实况画面、报道与体育有关的新闻评论、展现体育内涵的传播活动。对于电视观众而言,印象最为深刻的电视体育节目主要在体育比赛传播和体育新闻类栏目等方面,例如中央电视台CCTV5的《直播周末》、《体坛快讯》,上海电视台的《体育速递》等。  相似文献   

7.
薛红 《新闻世界》2010,(3):70-71
本文通过实证调查法对我国电视体育节目对大学生消费意识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结合培养理论认为,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中的商业化信息在总体上对大学生的体育商品消费意识培养是有影响的,但从涵化差异的角度看,这种影响又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电视体育节目,以其独有的激烈性和不可预知性吸引着众多电视观众的眼球。在80后与90后慢慢占据电视体育节目收视主体的今天,体育已成为了越来越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就为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当下电视传播现象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电视成为传播活动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媒介,电视传播也成为理论界十分关注的研究对象.本文主要针对电视传播中的娱乐化倾向,新闻的客观、真实性、体育节目的商业化以及媒介事件的历史价值等提出新的认识角度和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玮 《新闻战线》2015,(7):230-231
电视体育节目融合了体育文化和电视文化,在给观众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和体育美蕴含的独特魅力,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电视体育节目在开展大学生体育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电视体育节目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人文观,增强自身体育素养,并且可以为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手段创新带来新思路、新想法。  相似文献   

11.
郭嘉伟 《新闻传播》2024,(3):106-108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体教融合战略的不断推进,各大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国人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对于大众而言,除了亲身参与各项体育运动来释放对体育的热情之外,很多时候会通过电视节目观看体育赛事、了解体育讯息,电视体育节目成为大家满足“体育需要”的重要渠道。电视体育节目解说是体育赛事直播、转播的重要环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节目的整体质量以及受众的收看效果。在全媒体时代下,张卫平作为一名出生在1950年并经历了中国体育解说事业变革时代的央视解说员,他的解说风格是具有代表性的。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通过对张卫平解说风格的形成、特点等分析,对今后电视体育节目、解说员的素质培养、业务能力的提升、汉语口语表达以及高校电视解说课程设置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骁 《新闻窗》2012,(4):98-99
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的支持,我国体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电视体育节目。体育新闻评论节目以其独特的视角,专业的点评成为电视体育节目中的一支新秀,本文对体育评论节目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研究,对促进体育评论节目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杜友君 《出版广角》2013,(21):66-67
体育明星出书的例子屡见不鲜,这既是明星个人的体育成就同明星效应相对接的结果,也是体育艺术借助现代传媒技术进行市场化运作的产物。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明星出书同电视互动所带来的传播效应有效盘活了明星出版的市场。当前,电视传播的内容日趋生活化,各类电视节目逐渐将工作重心转向人们的日常生活。体育运动作为构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项主要元素,受到广泛的关注及参与,而体育节目的电视传播正好迎合了人们的需求。观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而受电视互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伴随着电视媒体的市场化运作、大众文化背景下受众需求的转变以及主流媒体的导向支持,在电视节目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具有个性特点发展道路.可以说,电视体育节目是对电视本位与体育本位的双重回归.面对新媒体时代全新的媒介格局和受众需求,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道路势必走向全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窦字 《新闻传播》2010,(9):40-41
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伴随着电视媒体的市场化运作、大众文化背景下受众需求的转变以及主流媒体的导向支持,在电视娱乐化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娱乐化的发展道路。可以说,电视体育节目的娱乐化是对电视本位与体育本位的双重回归。面对新媒体时代全新的媒介格局和受众需求,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娱乐化之路势必走向全新的方向——互动.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梳理中央电视台奥运报道与传播的成果与经验,深入探讨电视媒体进行国内国际重大体育完整活动报道的传播规律,2008年9月20日,由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研究处、本刊编辑部等单位主办的,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电视台分会、央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承办的"奥运电视报道与传播高层论坛"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举办.  相似文献   

17.
当前,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广大电视体育工作者一定要理性思路,创新思维,更新观念,解决目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新时期电视体育节目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体育频道发展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君  王坦  朱波 《新闻前哨》2003,(9):43-43
在电视媒体大战渐趋白热的形势下,各省级电视台跃跃欲试、谋求转型,许多省级台都纷纷设置体育或体育健康频道。这些频道是专门播出体育节目和具有体育属性节目的电视频道,它是应受众对体育信息及时、连续索取的需求以及有线和卫星技术的运用而导致分众化、专门化传播能力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按播出内容可分为纯动态体育频道和由动态体育加体育性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的概况1.电视体育节目的起源和发展电视体育节目最先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1931年9月27日,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日本广播协会的协助下,向普通观众转播了日本东京户塚球场举行的棒球比赛,这是最早利用电视播出的体育节目,解说本场比赛的播音员松内则三是最早出现的体育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央视建立专业频道为发端,各地方电视台纷纷开始了频道专业化的改革,这是中国电视体育的一大进步,也为电视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过去占综合频道较少份额的体育节目现在独树一帜组建专业频道,这表明电视体育节目开始进人大发展时期。自立门户的体育专业频道需要大量的资金办节目,为此,从频道策划开始一个严峻的话题就摆到重要位置:如何妥善处理电视体育宣传和电视体育经营二者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实行体育频道专业化后理应遵循电视产业规律,以舆论宣传为导向,以经营创收为基点,以产业开发为龙头,一手抓舆论宣传,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