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走近人工智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前沿科技领域,它研究、开发如何用计算机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其研究对象可归纳为“机器智能、智能机器”,体现在思维、感知、行为三个层次,是一门多种学科相互渗透发展起来的学科。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及其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某些"机器思维".在阐述人工智能定义的墓础上,详细分析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和当前的发展状况,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当前发展的新型技术对人类所产生的影响,并展望人工智能今后的发展,对于探索人工智能应用的方向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人工智能研究的就是怎样利用机器模仿人脑从事推理规划、设计、思考、学习等思维活动,解决迄今认为需要由专家才能处理好的复杂问题.通俗一点说,就是用计算机来表示和执行人类的智能活动,其目标是利用各种自动化机器或智能机器,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某些"机器思维",或脑力劳动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是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之一,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方兴未艾,且正逐步走入普通人生活。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开展人工智能方面教学,有利于普及信息技术新知识,本文结合教学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人工智能是在计算机、控制论、信息论、数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相互综合、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借助计算机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并将其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人工智能目前已在指纹及人脸识别、专家系统、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以及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笔者要阐明的观点是,人工智能对社会伦理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类智能而言的。人类智能是指人们在认识、改造世界过程中 ,用脑力活动表现出来的智力。主要表现为 :感知观察力、记忆力、逻辑判断力和语言表达力等综合性的心理能力 ;而人工智能则是指用机械和电子装置模拟和代替人的某些智能 ,也叫“机械智能”或“智能模拟” ,也可以说是人的智能在机器中的再现。人工智能作为对人类智能的模拟 ,它的出现和发展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它进一步表明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属性 ;引起了意识结构的变化 ,扩大了意识论的研究领域考察电脑对人脑某些智能活…  相似文献   

7.
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I)是专门研究用机器来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规律的一门学科。通俗地讲,所谓的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的天然智能而言,是指把人的某些智能赋予机器,让机器模拟和代替并去做原来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性工作。由于是用机器来实现人的某种智能行为,因此,我们也把人工智能称为“机器智能”。那么人工智能研究的中心是什么呢?美国人工智能专家Wmston讲:AI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原来只有人才能做的具有智能的工作。因此,在众多的科学领域,人工智能无疑最富有挑战性。它解决的是机器智能,于是智能问题就成了深刻…  相似文献   

8.
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CAI的发展经历了用高级语言编制程序制作课件到以多媒体课件写作系统为工具进行课件开发的阶段。目前正朝着网络化智能化的CAI应用的高级阶段发展。本文将就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的特点、基本结构等进行讨论。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简称AI)是一门以研究用计算机来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以实现“机器思维”或脑力劳动自动化的学科。其主要的研究内容是“知识的表示方法”、“问题求解方法”和“机器学习”(知识的自…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本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的新学科,它是以控制论、心理学、仿生学、语言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的目标是研究并模拟人的智能,扩展人类的智能。  相似文献   

10.
智能人工物既是工具意义上的人工制品,有被设计、被使用两种主要存在状态,是意向客体,其意向为他者所指向和赋予;也可是类主体,具有类认知能力、类道德能力、类情感能力,是意向主体,它能能动地指向自我、他我和世界的改造。同时,人工智能也是一种全新的技术类别,它在人、世界之间形成了四种全新的关系,即智能赛博格关系、智能复合关系、智能他异关系、智能背景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幸福智力量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情绪智力问卷>等对1 172名大学生进行施测,考察幸福智力与瑞文传统智力、情绪智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幸福智力与情绪智力有适度相关,但与瑞文传统智力相关基本不显著;(2)情绪智力的控制情绪因素在对幸福智力的回归方程中均作出了最大的解释率贡献,具体表现为:对感知和体验幸福...  相似文献   

12.
智力开发一直是教育界乐道的话题.面对众人的渴望,教育界理应慎重对待.本文以早期教育为切入点,论述了智力与智力开发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社会化智力观是一种与学习理论发展潮流相一致的观点。文章通过对智力研究的简要历史回顾以及对社会化智力观的社会背景与学术背景的深入分析,试图揭示社会化智力观出现的必然性,同时阐述了社会化智力观的基本涵义。  相似文献   

15.
16.
Many of us are frustrated with the overuse of intelligence tests. But intelligence tests have become so entrenched in our society that it is hard to imagine how they realistically could be replaced. Schools would be without a well-established screening device, and intelligence research would be without an external measure of validity. But what if we started over and imagined thinking about intelligence without the benefit (some would say hindrance) of Binet? What would theories and tests of intelligence look like? The articles in this special issue address this topic; here, I discuss the articles. The discuss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deals with definitional issues: How can intelligence be operationally defined, and can a single definition capture cognitive abilities of individuals at all ages? The second section briefly summarizes and evaluates each of the seven theories: How intelligent are these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 The final section focuses on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theories and theory-based tests reported in this issue: How can future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s benefit from the views presented here?  相似文献   

17.
智力测验     
  相似文献   

18.
Intelligence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merely a trait of individuals. Rather, intelligence is best conceived of as the product of a dynamic process involving individual competences and the values and opportunities afforded by society. In America today, the conception of intelligence, and concomitant forms of schooling and assessment, ought to be modified to enable young individuals to assume meaningful adult roles in society. Formal schooling ought to be complemented by apprenticeships in the community, and assessment should be refashioned to take into account a far wider range of competences. Finally, assessment vehicles ought to provide information that helps individuals to enhance their cognitive competences in authentic domains of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9.
20.
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比较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生富 《天中学刊》2001,16(3):83-86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类智能的功能模拟,二者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由于其思维的物质承担者不同,在智能活动中的地位和思维程序了悄同,所以有本质的区别,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智能所特有的创造性和社会性,只不过是人类智能的延伸,至多只是部分地超越人类智能,在整体上是不能最终代替和战胜人类智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