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青海省高等院校“昆仑学者”计划实施办法》,截至2011年12月底,入选我省第一批昆仑学者的7名特聘教授服务期满二年,入选我省第二批昆仑学者计划的10名特聘教授服务期满一年、11名讲座教授服务期已满。省教育厅对各高校“昆仑学者”计划落实情况进行了考核检查,结果表明,各高校将“昆仑学者”计划作为“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措施来抓,受聘的“昆仑学者”能按照学校和院系安排,履行协议内容,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各项任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2.
数字     
《教育》2012,(3):9-9
教育部近日发文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继续实施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项目,每年支持高校聘任150名特聘教授、50名讲座教授;特聘教授聘期内享受每年20万元人民币奖金。  相似文献   

3.
王磊 《神州学人》2000,(4):40-40
作为加速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部和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实施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日前又有重要进展。第二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已经确定,此次共有49所高等学校聘任了117位特聘教授、9位讲座教授,并签订了聘任合同(名单附后)。此次受聘上岗的126位特聘教授、讲座教授中,男性 121位,女性 5位;中国籍 114位,外国籍12位;平均年龄 40岁,最小的 32岁;受聘前在海外任职的46位,在国内高等学校任职的76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自1998年8月正式…  相似文献   

4.
留学新闻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留学回国人员占九成作为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第一层次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3年以来,获聘为特聘教授的超过九成七。据教育部有关人士介绍,1991年至2001年,中国114所获准设置特聘教授岗位的高校共推荐1420位特聘教授候选人。经教育部组织同行专家评审、专家评审委员会审定,截至目前,有69所高校聘任了412位特聘教授。在这些特聘教授中,有过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有近400人,占全部特聘教授的九成七,且平均年龄为40.5岁,最小的只有30岁。其中具有中国国籍的386位,外国国籍的26位。 此外,3年来,中国12所…  相似文献   

5.
资讯集锦     
《教育》2007,(13)
2006年度长江学者受聘仪式暨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教育部前不久在北京举行了2006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仪式暨长江学者成就奖颁奖典礼,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并讲话。“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于1998年启动实施,目前共有110所高校聘任了1108位长江学者,14位专家学者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2006年度共评选出103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9位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实施办法》、《高等学校讲座教授岗位制度实施办法》、《“长江学者成就奖”实施办法》规定,经“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家评审委员会审定,确定“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五批特聘教授84位、讲座教授10位,第四届“长江学者成就奖”空缺,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相似文献   

7.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下简称“长江计划”)的实施,在海内外学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高校吸引优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力地推进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高校拔尖人才队伍。人才的引进,智力的引进,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对高校综合性学科布局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清华大学自1998年8月正式启动“长江计划”三年来,共设立特聘教授岗位43个,受聘特聘教授36人,讲座教授8人。其中受聘的36名特聘教授中有14人为引进的海外留学人员,8名讲座教授也均为本领域中杰出的海外留学人员“长江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实施办法》、《高等学校讲座教授岗位制度实施办法》、《“长江学者成就奖”实施办法》规定,经“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家评审委员会审定,确定“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五批特聘教授84位、讲座教授10位,第四届“长江学者成就奖”空缺,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姓名高克勤张平文唐金陵肖瑞平俞大鹏尚永丰苏晓东高松方精云张涛陈建峰沈永明陈林高天明余艾冰黄风义顾忠泽马兰周电周鸣飞韩平畴吴宗敏殷福星李凌朱敏黄捷刘耀光邱建荣周道绣阮榕生杨振宇…  相似文献   

9.
王辟长 《神州学人》2002,(12):13-13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设立4年来,始终着眼于支持、培养海内外高层次中青年留学人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校教学、人事、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目前,北京大学获准设置“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岗位的学科有49个,受聘的特聘(讲座)教授52人,正式  相似文献   

10.
《上海教育》2001,(18):46-46
上海交通大学利用上海的地理环境优势和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和品牌效应,既抓培养又积极引进,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从1999年起推出了以“辉煌计划”为主体的新一轮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强化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岗位聘任意识,加强聘期内的考核,组建学术梯队,优化学术队伍,推动了学校在敦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一、利用特聘教授岗位,吸引高水平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上海交大抓住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这个契机,在重点和特色学科上积极申报特聘教授岗位,并招聘了一批学术上有突出成绩的特聘教授。目前我校共有长江特  相似文献   

11.
长江从雪山走来,一路纳百川而成大江。“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一路走来,延揽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科技发展,汇聚了一条名副其实的人才大江。3月28日,2006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仪式暨长江学者成就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受聘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原文另发)。2006年度共评选出103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9位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留学美国)、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教授(曾在丹麦讲学)、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教授(留学英国)、北京大学方精云院士(留学日本)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202位新聘长江学者是从123所高校推荐的595名候选人中产生的。其中,自然科学领域170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32人;具有在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192人,占总数的95%以上。特聘教授中,直接从海外应聘回国工作或近3年回国工作的32人;99名讲座教授全部从海外聘用。  相似文献   

12.
白瑜  鲍效农 《神州学人》2001,(12):15-17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四批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暨第三届“长江学者成就奖”颁奖典礼10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典礼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会见了受聘教授和获奖者,向他们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3.
值此金秋送爽时节,教育部和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三批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暨第二届“长江学者成就奖”颁奖典礼。刚才听了几位代表的发言,使我深受鼓舞。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教育部向各位受聘的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向“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国科教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顺利实施付出了大量心血的老一辈科学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及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以“长江学者奖…  相似文献   

14.
李彦 《教育评论》2006,(1):28-31
高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始于1998年教育部启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之后,许多省份和高校开始陆续实施自己的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如福建、湖南、广东等省的“闽江学者计划”、“芙蓉学者计划”、“珠江学者计划”,西安交通大学的“腾飞人才计划”、华东师范大学的“紫江学者计划”、湖南师范大学的“潇湘学者计划”等等。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国家、省、校三级特聘教授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上海教育》2009,(13):20-20
为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加快上海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2007年底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决定实施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经过2008年首次遴选工作,今天再次召开高校人才工作推进会,一方面通过交流和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人才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与国家、地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相衔接,进一步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建立完善的上海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9月25日,“青海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聘任仪式”在西宁举行,标志着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工作正式启动实施。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吉狄马加出席聘任仪式,为特聘教授颁发聘书,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网络》2007,(7):36-36
本刊讯2007年6月6日~7日,为期两天的长江学者信息科学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信息科学:现代创新的基础”。此次论坛由教育部人事司委托清华大学举办,旨在进一步加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探索信  相似文献   

18.
1998 年,清华大学推出“百名人才引进计划”,公开向海内外招聘英才,这一举动在社会上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同年10 月,由教育部和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先生发起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每年十万津贴的优厚待遇招聘百名“特聘教授”。一时间,一场中国高校瞄准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的人才争夺战打响了。1999 年3 月,全国范围内第一批“特聘教授”名单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通过。清华大学有6 名。来自美国英特尔公司的白岗博士就是其中的一位。凤凰回巢现年37 岁的白岗是个微电子专家。他出生于1962 年4 月,1982 年云南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考取…  相似文献   

19.
曹喆  鲍效农 《神州学人》2000,(11):25-28
9月21日下午。人民大会堂某大厅。灯光耀眼,掌声雷动,一排排学者正向会场内的人们展示他们刚刚接到手中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证书”,脸上洋溢着激动与自信。在他们身后,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副部长吕福源、韦钰,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著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教授等不停地鼓掌祝贺。 这是教育部与香港李嘉 诚基金会联合举行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三批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暨第二届“长江学者成就奖”颁发典礼上的一幕。 作为《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先实施的重要项目之一,“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于…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网络》2007,(6):37-37
为了进一步加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探索信息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推动信息科学技术相关领域的跨学科合作研究和信息科学技术学科建设,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和杰出人才的培养,2007年6月6日~7日,由教育部人事司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长江学者信息科学学术论坛”将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信息科学与技术:现代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