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时代,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了直接影响,也带来了融合式发展的契机,是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重要折点。本文立足新媒体特点,从报纸新闻策划的现状入手,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提高报纸新闻策划能力的应对措施,以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
王永 《今传媒》2020,(4):69-70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极大地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而新媒体的推广则对传统媒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甚至威胁到了传统媒体的生存。报纸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在新媒体环境下将如何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分析新媒体对报纸新闻传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报纸新闻传播的创新策略,希望可以为纸媒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闻应用客户端“今日头条”,因大量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稿件,引起版权纠纷。这个问题应引起新闻界的高度关注,因为原创新闻是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所在,不能随便被新媒体侵权。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新媒体不能漠视版权,应让法规来保护媒体原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应在深度融合中寻求共赢之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新闻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一背景的影响下,报纸新闻传播怎样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媒体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解、对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变化进行思考,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报纸新闻传播的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5.
自移动网络步入人们的生活之后,新媒体受欢迎程度越发明显,传统媒体逐渐式微,尤其是以编辑报纸为主的报纸媒体,受众更是逐年减少。如今,曾经影响力最大的媒体已经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仅有中老年人群体仍习惯于通过报纸了解信息。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必须创新路径,改善报纸新闻编辑的方式,以此满足大众需求,提高传统新闻媒体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在信息化技术推动下已成蔚然之势,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形式,如报纸行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并从结果上看已呈现出新老媒体受众的分流。要有效应对挑战,报纸行业应致力做好新闻采编的转型,重新赋予报纸行业新的闪光点。本文站在新媒体环境视角,审视报纸行业发展困境,就报纸行业新时期新闻采编转型思路措施进行探析,旨为报纸行业迎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公民新闻是指普通公民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收集、报道、分析和散布的新闻信息.公民新闻的出现可以说是对三大传统媒体新闻的颠覆.三大传统媒体中.报纸新闻是以文字传播为主,需要对客观事实做抽象的概括,难免与客观真实有差距.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逐步普及,以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形态不断涌现并迅猛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访问量和广告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对传统媒体形成强烈的竞争态势。一时间,报纸行业面临寒冬和拐点的论调此起彼伏。究竟新媒体将如何发展,将对传统媒体产生什么影响?报社等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采集中心的功能不变,将逐渐演变成为本地的新闻信息通讯社。这个本地的新闻信息通讯社将发展出两条新闻信息生产线:一条是以文字、图片信息为主的静态内容生产线,另一条是以音频、视频为主的动态内容生产线。这两条生产线将面向以手机、电脑和电视为代表的小中大三个终端屏幕系统,输出文图结合、音像兼有的全媒体产品,从而把我们带进一个三屏幕占主导地位的新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媒体应运而生,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了,因此需要对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进行再定位,以实现新闻编辑的创新发展,本文将简要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再定位。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媒体格局与传播方式。新媒体环境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作为单一新闻传播方式的局面,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网络新闻成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和沟通桥梁。媒体人要积极创新新闻编辑理念和方法,重新定位新闻写作,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推动新闻传媒的发展。本文围绕新媒体环境的新闻写作展开讨论,从新闻写作、受众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对新闻写作与传播的影响,进而概括新闻写作需要注意的方面,以促进新闻写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报纸采访指的是对新闻当事人进行提问,并获取任务或事件内幕的内心事件,新闻关键点的捕捉主要是通过采访来实现的。近些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格局,如电视、平面、广播等,新媒体的出现影响了现代报纸的新闻报道。本文主要以新媒体背景下报纸新闻的采访技巧、方式、环境为切入点来深入探讨报纸采访多元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的新闻媒体已经逐渐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很大冲击,传统媒体的报纸编辑工作也逐渐发生了改变。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我国媒体进入到了大众化的时代,是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媒体传播中所诞生的新型媒体传播方式,是当前新闻传播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所做的转型,同时对于传统媒体报纸的编辑工作也是一种综合型的考验时期。在新媒体发展势头逐渐高涨的当前,能否适应新媒体带来的变化,成为了当前报纸编辑工作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也是关乎报纸编辑工作自身特点变化的重要阶段。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的报纸编辑工作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为新媒体环境下的报纸编辑工作转变提供理论借鉴和支撑。  相似文献   

13.
陈亮 《新闻世界》2009,(10):155-156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新闻策划成为各类媒体在竞争中求得生存的法宝之一。本文以新浪网的“日全食”直播为例,对新媒体时代如何进行新闻策划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出现,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传统媒体要想突破限制就需要做些改变,发展融媒体经济,对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本文对融媒体时代下县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艺术技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面对网络的冲击,报纸推出应对举措,从简单的电子版,到兴办报纸网站,再到当下的报网互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以报带网,是报纸在网络时代谋划变革迈出的第一步。在新媒体的影响和冲击下,报纸与网络的合作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应该与新媒体在互动中提高,在融合中发展,将两者长处互补,以报网互动,实现传媒共赢。  相似文献   

16.
高慧琴 《新闻世界》2014,(12):16-17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报纸要在与新媒体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报纸编辑必须摒弃过去的固有观念,更新自己的角色定位,从“幕后”走向“前台”,做好指挥官、策划者和服务者,充分发挥报纸编辑的作用,将报纸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从新闻生产和消费看传统媒体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印刷媒体要把握数字化未来,必须分析在线新闻信息流和新闻消费趋势,优化新闻生产实践,以此寻找破局之道。新媒体时代到来,传统媒体面临两难困境,是着眼当下维护现有利润,还是破釜沉舟拥抱数字化未来?皮尤研究中心"卓越新闻计划"发布的《2012美国新闻媒体报告》显示,2011年,美国传统媒体中报纸的受众和收入减少比例最高(分别减少了4.0%和7.3%),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2009,(6):4-4
据新华网:在新媒体的挑战下,许多美国报纸都面临生存危机。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传统报纸的窘境是由于它们提供报纸电子版的“免费午餐”而造成的。传媒大亨默多克日前宣布,其拥有的新闻集团要停止提供这样的“免费午餐”,要向报纸网站的读者收费。  相似文献   

19.
数字环境下报纸新闻付费还是免费已然成为近年业界和学界的争议焦点.本文从影响报纸版权保护的内外部要素着手,系统分析新闻特性和数字环境对报纸版权保护的影响,认为二者都会弱化报纸版权控制,并最终提出从盈利模式和数字环境影响两个方面来考察报纸新闻到底是付费还是免费.  相似文献   

20.
作为美国唐纳德.W.雷诺兹新闻研究院科研副主任、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高级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孙志刚博士十分注重媒介调查。他对全美许多媒体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与研究。在孙志刚博士看来,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而言是一种破坏性和颠覆性的技术,它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危机重重。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越来越坐在了驾驶员的位置上,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因此,报纸的消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移动媒体才是今后媒体发展的方向。他认为,《纽约时报》的融媒体转型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它启示我们:媒体所拥有的最有价值的财富是内容。要注重内容方面的投资,寻求以内容为主的商业收入机遇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肯定自己作为内容提供者的同时,要重新认识和调整与受众的关系,借助受众的看法、想法、批评和期望来提高自己。传统媒体要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检索效能、扫描效能、链接效能以及社交效能。只有进一步地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创建适合跨媒体内容生产的数字化平台,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才有可能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