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老家的枣树     
我的老家在河南,每年放假,我就会回老家看奶奶。奶奶家门前有一棵枣树,这棵枣树可老了,少说也有一百多年的树龄了。枣树的树枝很长,叶子也很茂密,叶子上脉络清晰,颜色是碧绿碧绿的,给人一种很清新的感觉,枣树上结的枣子,又大又红,大得像牛的眼睛,红得像猴子的屁股,每到枣子成熟的季节,奶奶就乐得合不拢嘴。  相似文献   

2.
老家的树     
枣树靠近院子的中间偏南。树干跟碗口差不多粗,长到两米多高,分了叉。这棵枣树是从老枣树根部发出来的。那棵老枣树已经砍了,因为有一年刮大风,歪了。自己发出来的这棵小枣树.长着长着就长成了现在的样子。奶奶说也没有人理整它,是它自己由着性子长的。  相似文献   

3.
<正>一抹夕阳洒向粉壁,余晖下盘踞着老树根,枣树枝条纵横,绿荫掩映。我常常依在枣树边,回忆与奶奶在树下温馨幸福的时光。(开篇描写老树根和它所处的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同时营造温馨气氛。)枝上脆枣奶奶家的院子里,伫立着一棵老枣树。粗糙的树纹爬遍它的全身,像一张狰狞扭曲的脸;树上却生机勃勃,绿叶间挤满了圆滚滚的枣,似在召唤奶奶去收获。(比喻、拟人的手法使语句优美生动;“挤”写出枣树上的果实累累。)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5,(35):47-48
孙智正(浙江嵊州人,现居北京.出版长篇小说《青少年》《南方》等,拍摄电影作品《杀手》《90分钟》等):这次三篇都很出色,又各有特色.《奶奶与猫》看下来,当然首先你会看到作者对猫的描述、猫对奶奶的感情,但到了最后,你会发现,文章写的不仅是老猫,其实还有奶奶.奶奶和老猫形成了人和动物的对比,奶奶养的猫正在老去,奶奶也正在老去.老猫非常依恋奶奶,奶奶也依恋老猫,奶奶"与我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时不时瞅两眼猫".倒数第三段,作者说"我发现,椅子上铺了一个棉垫子,是我小时候的棉袄",这句话不露声色,说明奶奶已经把老猫当作了亲人,老猫是奶奶对儿孙之爱的情感上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5.
老枣树     
红彤彤,甜滋滋,这便是邻居三奶奶家的红枣。每当我想起那好吃的红枣,就会想起三奶奶,想起她家的那棵老枣树。  相似文献   

6.
写文章要有感情,把感情注入文章中,才会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本文从题材来看,很平淡,老题材;从文字来看,算不上上乘的文章,但却能感染人,原因何在?答案是有真情。文章有真情,就能打动人,就有了可取之处。作者写的是奶奶和自己的故事,这种题材可谓老生常谈,但文章却能打动人的心灵,那是因为作者写的都是真实的事情,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是自己的真感情。作者写奶奶对自己的爱,主要说了三件事:一是自己出生时,因为家庭生活艰苦,被母亲遗弃,奶奶急忙找回父亲,把自己捡了回来;二是自己读书交不起学费,奶奶把她积蓄的一百元送到自己手里,并嘱咐…  相似文献   

7.
不老的奶奶     
文题新颖,独特,“不老”与“奶奶”在矛盾中激起读者对文章内容的兴趣。文章始终紧扣文题,按照时间的顺序记叙,层层推进,步步铺垫,结尾处水到渠成揭示中心。最末一段,“无私”二字是对文题答案的揭晓,深化了主题。本文在细节描写上也十分出彩,如作者通过“奶奶”外貌的前后对比、雨中“奶奶”焦急等待的情景以及回家路上“奶奶”迟缓的脚步等细节来体现“奶奶”确实已经“老了”,这样的描写细致入微,丝丝入扣.本文语言清新、朴美,温馨的亲情宛如涓涓水流注入读者胸怀。  相似文献   

8.
不老的奶奶     
文题新颖,独特,“不老”与“奶奶”在矛盾中激起读者对文章内容的兴趣。文章始终紧扣文题,按照时间的顺序记叙,层层推进,步步铺垫,结尾处水到渠成揭示中心。最末一段,“无私”二字是对文题答案的揭晓,深化了主题。本文在细节描写上也十分出彩,如作者通过“奶奶”外貌的前后对比、雨中“奶奶”焦急等待的情景以及回家路上“奶奶”迟缓的脚步等细节来体现“奶奶”确实已经“老了”,这样的描写细致入微,丝丝入扣.本文语言清新、朴美,温馨的亲情宛如涓涓水流注入读者胸怀。  相似文献   

9.
奶奶     
奶奶王燕燕(留学美国)奶奶生性豁达,信命又从不认命。三年前,一交九十,奶奶就笑:“老鳖活出精来了。”小姑告我,今年初,奶奶去世前,她从北京赶到河南,最后几天,奶奶很清醒,望着我大姑家一壁的儿孙子侄照片,笑意洋洋:“这辈子活值了,任啥也见了、吃了,死也...  相似文献   

10.
我奶奶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今年已经63岁了。每到深秋时,她那鬓发花白的头上戴着一顶棕色的毛线帽子。她很爱干净,家里被她收拾得一尘不染。但是我发现她很少看电视,即使偶尔看一下也是什么京戏、黄梅戏、越剧等一些戏剧片。我想:那么多好看的电视剧她都不喜欢看,偏偏看那些我最不爱看的戏剧,是不是人老了都是这样的呢?有一天,我禁不住问:“奶奶,是不是人老了就不喜欢看电视了?”奶奶伤心地对我说:“不是哟,小时候我家里穷,没钱读书。电视上的字没一个认得的,电视里的话又听不懂,看也没味道。”我听了同情地说:“奶奶,不用难过,我现在…  相似文献   

11.
枣红时节     
星期天,我无意中往邻居家那棵枣树上一望,见数不清的“小灯笼”点缀在绿叶之中。哦,枣又红了!我慢慢地走在去奶奶家的路上,自从爷爷去世后,我每周都要去看望奶奶。虽然爸爸几次三番地要把奶奶接到我家来住,但是她始终不肯,她说她离不开那住了一辈子的小屋。路还是那条路,不过今天多了些许香甜。我推开院门进了奶奶的小院,一抬头便看到了那棵粗大的枣树,每当看到它我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涛儿,是涛儿吗?”奶奶迎了出来,她大概听到了推门声。她看到我在望着枣树出神,没有打扰我,只是默默地陪我站在树下。良久,她又悄悄地…  相似文献   

12.
刀爱     
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却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晴朗的阳光中,手拿一把磨得锃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痕的洗礼。   “奶奶,你为什么要砍树 ?树不疼吗 ?”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些丑陋的树皮就像是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他们抵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现在,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是春天还有料峭的初寒啊…  相似文献   

13.
刀之爱     
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季节,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锃亮的刀,节奏鲜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17,(6)
你是我一生最贴心的人. 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晚秋,我被送进了这个小院.院里有好多槐树,门旁还有两棵大枣树,树叶萎黄,正在凋落……小院里只有你一个人,我的到来,你看起来很开心.你笑得有些夸张,满嘴没有几颗牙齿.我怯怯地走向你,你从怀里摸出两颗糖:“叫奶奶!”“奶奶!”我吮着糖果,满嘴香甜……  相似文献   

15.
奶奶六十     
仔细端详,奶奶真的比以前老了,眼角上爬满鱼尾纹,双眼皮也有点往下挂,毕竟是60岁的人了。但是奶奶却越活越潇洒。  相似文献   

16.
三老婆子     
我奶奶是村里有名的"泼妇". 几乎村里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刘三爷家的三老婆子没文化,不讲理,不好惹.而小一辈儿的就算不完全知晓三老婆子年轻时的"威力",也多少会有耳闻.因此小时候,小伙伴几乎不去我家里玩,因为我家里有"老虎";有小男孩儿欺负我了,别人会幸灾乐祸地对他说:"你倒霉了,她一准儿要回去告诉她奶奶了."甚至我爷爷,平日里抽根烟也要偷偷地,被我瞧见了,会乞求我说:"千万别告诉你奶奶."我说:"行,但你得给我买零嘴儿."然后爷爷就很为难,因为他没有钱,家里的钱全是我奶奶管着的.  相似文献   

17.
我和奶奶     
奶奶今年62岁了,她有一张瓜子脸,脸上爬满了皱纹。但是我觉得奶奶一点都不老,因为我长得和她一样高。平日里奶奶最疼我,她常常说:宝宝是我最牵挂最牵挂的宝贝孙子。奶奶的工作是在服装厂剪线头,剪一件衣服赚1角钱。虽然她的工资很少,赚得也不多,但是她还是乐此不疲。平时我买多贵的东西她  相似文献   

18.
老杏树     
冯玲玲 《中学文科》2004,(12):18-18
我家院子里有三棵老杏树,每一棵都有一抱多粗了。奶奶常说这三棵老杏树是她刚过门时栽的。春天里,花开满枝头,一进村就能闻到杏花的香味。夏日里,三棵树犹如三把绿伞,枝叶勾勾连连,纵横交错,亭亭如盖,天上下小雨树下都不会掉水滴。三伏天中午干活回到家洗好澡,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爹和娘     
爹和娘已经是年过五旬的老夫老妻了。印象中,他们看起来并不是很恩爱,原因在爹。 爹的脾气很暴躁,而且往往是说一不二,几乎没几个人能受得了他,就连奶奶也说祖祖辈辈就没出过他这种脾气的人。相反,娘的脾气却是村里出了名的好,而且手脚勤快,人也忠厚老实,人们都说这是爹几世修来的福气。[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老杏树     
我家院子里有三棵老杏树,每一棵都有一抱多粗了。奶奶常说这三棵老杏树是她刚过门时栽的。春天里,花开满枝头,一进村就能闻到杏花的香味。夏日里,三棵树犹如三把绿伞,枝叶勾勾连连,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