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国庆  张丽宏 《记者摇篮》2004,(9):63-63,36
传统的电视制作者与接收者的关系是单一的.电视是积极的、主动的影响者。观众是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者。而当电视发展的脚步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时.市场经济正成为全球范围内一股主导力量.商品作为一种普照的光投射到各个角落.电视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变为一种工业产品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时.观众与电视的关系更像顾客与自助餐  相似文献   

2.
关于电视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电视文化对人们观念的影响电视是一种全方位展示生活各个层面的信息源,它再造了一个生活现实。表面上看绝对是先有生活,后有电视。但是从流行服饰到流行歌曲,从审美情趣到思想观念,以至我们谈情说爱的模式,都受到了电视文化的深刻影响。因此,电视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的、十分重要的人文环境。如今,电视文化将更加明显地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性格和文化创造,同时也会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思想。一是人们心理距离的缩短。电视把一切遥远的、抽象的变成近距离的具象的,而且把所有这一切变成平凡的、亲切的,这将大大缩小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3.
正像文学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文艺理论的指导和文艺批评的点拨一样,电视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一种综合文化,它同样也需要与之相应的电视文化批评。这是人类文化实践活动的经验,也是一切艺术创作的规律。尤其是在时代变革、体制转轨、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一种积极、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电视文化批评,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电视自身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电视事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电视从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媒介变成了家喻户晓,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媒介。我们用二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将电视传媒上升到文化层面上的时候,电视传媒也不单单是一种传媒的工具,它还有其更为重要的职能即文化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提倡的电视传媒应该是这样的传媒:它立足于电视台.放眼全社会,通过电视媒介的手段,来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服务,创造健康的文化氛围,诱导丰富多彩的生活时尚,制造文化消费的热点和兴奋点。与其他文化传媒形成良性的互动配合。共同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王全友  陈晶 《记者摇篮》2005,(12):31-32
有一位学者在描述大众文化时说:一个人的爱好叫习惯,一群人的爱好叫潮流,而一个民族或更广大的人群都爱好的就应该是一种文化。电视自走入寻常百姓家时,便引起了全世界人的共同爱好。就像吃有吃的文化,玩有玩的文化,看也有看的文化。抛开电视画面表象的外衣,整体上,不论从受众的广泛性看,还是从它在社会上所起到的影响力来看,电视博大精深的内涵就是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6.
杨嵘 《新闻传播》2013,(12):186
为了丰富观众的文化娱乐生活,电视文艺节目成为一个必要的表现方式。广大观众可以通过轻松愉快的电视文艺节目,使得自身受到感染而身心愉悦,也可以从这些电视文艺节目中获得人生真理。随着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电视文艺节目包罗万象,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了解各族人民的文化精粹,欣赏世界各国人民的民风民俗。随之人们对于电视文艺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就成为一个必要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7.
胡锡平 《记者摇篮》2005,(10):47-47
电视是一门综合艺术。一般说来艺术应是以丰厚的文化为其底蕴和基础的.没有文化的底蕴和基础作支撑,艺术的水准档次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一部电视作品,无论是电视专题片、纪录片、电视专题节目,甚至一个电视栏目都离不开文化的基础和文化意识,科学文化知识的注入。匮乏文化意识和文化蕴含的电视节目如同空中楼阁,也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缺乏生命力和坚实的立足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欣赏受众对包括电视传媒在内的一切大众传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首要的就是对各方面文化形态的审美欣赏需求。这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8.
樊怡 《新闻界》2005,(2):100-100,57
电视与人类家庭已经成为亲密的伙伴,在家庭里电视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摆设物件,更是一个娱乐工具。有时候,我们打开电视而不看,这时电视构成了人类生活的空间和环境。电视节目内容也是人们交往中的部分谈资。今天,电视文化蓬勃发展,其影响力更是锐不可挡。  相似文献   

9.
包括电视批评在内的中国当代电视理论和电视事业的发展,处于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语境中。这种复杂.集中地体现在中国电视的发展面临着四大悖论:文化产业与文化工业的碰撞和紧张、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的碰撞和紧张、产业化与商业化的碰撞和紧张、本土化与同质化的碰撞和紧张。有趣的是,这些悖论在当代的中国都是在一个时间维度上同时出现的。因此,电视批评理论的研究视角,也就有了相当广阔的社会背景,即“我们的文化建设是处在一种充满矛盾诉求的悖论式的语境之中。”  相似文献   

10.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自然不只是指“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那样纯粹的地理风光,同时也是指由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所构成的人文环境。水土不光能够养人,也能够养人所创造的一切——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于是,一方人士所创造的一切必然带上了一方水土的烙印。电视文化,作为当前最有影响最引人注目的传播现象,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电视。这几年,随着电视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各方电视在各方水土的培植、滋润下,呈现出日趋鲜明的地域色彩。当我们正在将京派电视的稳…  相似文献   

11.
电视艺术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综合性艺术,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必须经过集体创作才能完成。“电视艺术是光的艺术”,“光是电视的灵魂”,有了光,就可以照亮一切;没有光,就没有色彩,电视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当然,有了光并不等于就有了电视艺术,光是一种工具,需要人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2.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以强劲的传播优势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电视文化的诞生、电视节目译制也随之产生,并且在翻译领域里逐步形成了其基础理论和研究体系。电视是时代的产物,作为大众传播载体、作为新型的文化形态,电视不仅走进了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情感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尤其是在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电视节目的译制显得更为重要。正确认识电视译制的重要性,研究电视译制工作将成为我们电视译制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电视的低俗化是伴随着大众娱乐的泛滥化衍生的。2005年的中国电视是一个被娱乐浪潮所淹没的舞台,娱乐形式在不断的更迭中变换着面孔,有一种一切都被娱乐化的趋势。我们打开电视,海量的娱乐节目在随时随刻地霸占着我们的视听。电视已远远抛弃了10年前的严肃与傲然,不惜以格调的下滑来拉动严酷的收视率,以所谓“大众娱乐”的姿态使电视媒体进入到一种“电视新化”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14.
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一样,中国电视的成长也需要汲取各种营养,在众多营养元素中,“民族文化”可以称得上是必不可少的“钙质”。21世纪,世界文化格局不可避免地承接着由经济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迅猛冲击,即将面临重建新的文化架构。矗立在世界文化交流与对话风口浪尖上的第二媒介——电视,通过传播“全息化”信息,责无旁贷地成为了人类观察异文化背景的重要窗口。然而,这个充满风景和诱惑的窗口也极可能成为西方强势文化大举入侵发展中国家弱势文化的门槛。中国电视,如何避免一场“文化鸦片战争”悲剧的上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电视,这个凝聚着二十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艺术的"天使",已经深入到了千家万户。尤其在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时代,电视这门综合艺术,成为了一种能够包容各类艺术形式并具有世界性的"电视文化"。一些电视摄像在拍摄节目过程中,不重视或不善于调动画面的表现力量,致使有的节目的影片出现画面表达意思不明确、画面与语言缺少内在联系、声画两张皮等现象;也有的画面信息量小,本来能用三五个镜头说明的问题,却  相似文献   

16.
今天,如果有人问:"电视文艺是何种艺术门类?"大概,会引起众人的七嘴八舌.确实,开办几个气气派派的栏目,搞几台轰轰烈烈的大型文艺晚会,便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不可否认,电视艺术在其兄长艺术面前,的确是个才华出众的"神童".电视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现象,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神往的创造.当新生代网络崛起之时,电视文艺如何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呢?  相似文献   

17.
论当代电视传媒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是传媒革命的飞跃时期,从电影、电视到多媒体、网络,加速的变革使几千年书籍文字传媒的前景正被不断翻新的电子传媒遮蔽。人类在20世纪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但在此期间存在的诸如急功近利的表现形式和浮躁模仿的心态等问题也不可忽视。要建立21世纪健康的电视,就应当倡导在文化品格、创造意识、沟通形式上有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郑晓飞  倪立 《视听纵横》2006,(3):119-120
在很长的时间里,光在电视作品的创作中只是作为一种照明工具,一种技术手段,很少有人意识到光的潜能和艺术价值。其实,光在电视作品中的作用很像音乐,操控灯光可以产生非常直观的效果。光所营造的情绪和氛围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有些光令人快乐,有些光令人悲伤,还有些光会令人不自在,甚至恐慌等等。光语不应该仅仅理解为是技术技能的有效组织。而应该理解为是在一个新的基点上,把机械能转化为无声的可感知的艺术语言,用它来表达、深化电视作品的某种思想和内容。这就是灯光设计在电视创作中所要达到的目的:让光成为一种语言。  相似文献   

19.
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电视作为一种划时代的传播媒体,已步入了每个家庭,孕育出了以电视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一种新的文化——电视文化。  相似文献   

20.
侯校文 《新闻窗》2007,(4):36-37
电视是20世纪人类伟大的创造,它不仅带来了媒介传播历史上的革命,而且带来了当代人类文明中宏伟而壮丽的文化景观,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