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读有关宋代档案工作的论著,发现我们要重新审视宋代的档案工作,不仅在于宋代档案工作有其突出的特色,而且在于从宋代的档案工作中可以发现现代档案的一些影子.……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图书的整理保存。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官府藏书处是周朝的“藏室”,传说老子曾任过“周守藏室之史”(《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但“秦(始皇)拨去古文,焚灭诗书”,使正常的图书发展惨遭厄运,造成“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的恶果(《史记·太史公自序》)。汉朝建立后,图书事业很快振兴起来。汉初,丞相萧何攻入咸阳后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书·萧何传》)高祖刘邦为藏“秦之图籍”,专门在长安未央宫内建造石渠阁、天禄阁及麒麟阁等。(《三辅黄图》)汉武帝时对图书也格外重视,官府不仅广“开献书之路,置写书之官”,而且建立了更加系统的图书机构,史称“外有太常、太史、博士……内有廷  相似文献   

3.
于玲 《兰台世界》2007,(8X):8-9
谢伦伯格是美国著名的档案学家和现代档案学派的代表人物,其理论“文件双重价值论”不仅成为指导当时档案工作的主要思想,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档案不仅是历史文献资料所系,而且向被视为建立政权的首要任务。《史记·萧相国世家》叙汉王刘邦攻入秦都咸阳后,“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王图书也。”由于萧何掌握了秦王朝政府的全部档案资料,熟悉了情况,才能使刘邦定天下,建立西汉王朝。由此可知档案工作的关系之重要。 旧时代只有官府有管理档案的职司和档案设施,现代社会资讯日繁,中央和地方政府之外,几乎凡有规模的工厂、学校等企事业单位都有档案设置,乃至一些大家巨族还有家庭档案。档案俨然成为全社会的事业,不仅用于保存价值的历史资料,而且对各项业务的  相似文献   

5.
宋代档案工作简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宋代的档案工作则以其丰硕的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应用于今天的许多档案工作制度、法规都能从那个时代找到其源头。因而,对宋代档案工作的总结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宋代的档案工作则以其丰硕的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应用于今天的许多档案工作制度、法规都能从那个时代找到其源头.因而,对宋代档案工作的总结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秘阁作为收藏皇家秘书图籍的场所,历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汉有兰台、晋称秘阁,直至唐秘阁、宋秘阁,历代相沿。宋代秘阁作为一个政府机构,承担了皇家图书馆的职能,这是众所公认的,但是,它是否同时承担了部分皇家档案馆的职能呢?对此,笔者所见各种研究中国档案史的论著,无一涉及。从目前所存的宋文献来看,宋代秘阁不仅收藏了许多档案,而且其管理也是极其有方的。一、宋代秘阁的设置据《宋史》记载:“秘阁:系端拱元年就崇文院中堂建阁,以三馆书籍真本并内出古画墨迹等藏之。淳化元年,诏次三馆置直阁、校理,以诸司三品…  相似文献   

8.
萧何与档案     
萧何与档案北京工业大学档案室陈平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人越来越重视档案工作了。不仅如此,在古代一些有识之士也认识到了档案的重要性,汉朝开国大臣萧何就是其中有名的一位。萧何原是秦朝沛县的官吏,主要从事文字工作,在其长期工作实践中深知档案文献的重...  相似文献   

9.
北宋的皇帝与官府藏书海继才宋代皇帝不仅注重图书的修撰刻印,而且还十分重视图籍的收集、管理和官藏书。宋太祖在立国初期,在削平诸国的军事征战中,就注意收集各国遗留的图籍,用以充实藏书。据史载,乾德元年(963年)平荆南,他收高氏图书,以充实三馆。乾德三年...  相似文献   

10.
赵琰 《山西档案》2007,(3):53-55
宋代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积两宋三百年历史,形成了大量的档案文献史料,流传下来的档案文献汇编也比前代为多。从《四库全书》著录的史部书籍来说,宋代学者编撰的史书占其总数的四分之一,有史著保存至今的宋代史家有一百三十余人,史书门类齐全,《宋史·艺文志》中所载的宋代史籍共有十三大类,后世所有的门类宋代已经齐备。[1]陈傅良在《建隆编·自序》中也说:“本朝国书,有日历,有实录,有正史,有会要,有敕令,有御集,又有司专行指挥典故之类;三朝以上又有宝训;而百家小说私史与士大夫行状志铭之类,不可胜纪。”[2]由此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1.
于玲 《兰台世界》2007,(16):8-9
谢伦伯格是美国著名的档案学家和现代档案学派的代表人物,其理论"文件双重价值论"不仅成为指导当时档案工作的主要思想,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汉代官吏最早重视和利用档案的实例,当属萧何.<汉书@萧何传>载:"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相似文献   

13.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法制成就最高的朝代.宋代严密地控制档案文件,以使其更好地为王朝中央集权统治服务.宋代统治者在隋唐档案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发展,建立起一系列关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销毁、分类、归档、保密等一系列制度,并通过立法的形式进一步巩固,使其制度化、法制化,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后世档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图书”一词起源较早,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目前可以确证的是它出现于西汉初期。“图书”由单音词“图”与“书”组成,“书”的本义指“书写记录之物”,“图”本义指“地图档案”,二者均有档案之义。本文对出现“图书”一词的早期文献及其版本进行考辩,并对其组成意义进行分析,认为“图书”一词的原始含义为“图籍档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宋代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认为:宋代档案原件意识是明确的,在多数场合下都是受到重视和强调的。首先,这一意识表现为宋代档案工作中存在与“原件”相关的名词,这些名词分别是:“元本”“正本”“底本”及“真本”。其次,这一意识表现为在宋代档案工作中皇命文书和官文书都需按要求保管原件。最后,这一意识表现为档案原件在信息的核验、诉讼和国土争端得以广泛利用并发挥着证据价值。以宋代相关史实为基础,进而我们相信传统档案管理中“档案原件”意识的确立时间应大大早于已有研究者所提出的“近代以后”。  相似文献   

16.
初读张江珊《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泥板档案与亚述学》一文,①颇感兴趣,然而再读时却发现有可商榷之处。该文作者认为:“最古老的档案,起源于人类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时期”。由此,作者进一步认为:“档案产生的条件一是文字的出现;二是国家的诞生。”对于该文的上述两个论断,从“档案”一词的含义以及档案史料的范畴来看,应该重新定义。据学界研究可知,清代以前,汉字里并没有“档案”一词,人们对于“档案”的称呼,可谓五花八门。从商朝的“典”、“册”;周朝的“简牍”或“简策”;秦汉时的“典籍”、“图籍…  相似文献   

17.
崔贺言 《兰台世界》2006,(15):19-20
企业档案编研工作是企业档案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企业档案主动提供利用的方式之一。它不仅是一项专业性与知识性较强的工作,而且也是开发与利用档案资源、为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重要手段。档案编研的学术成果,彰显和提高了档案自身作为文化科研成果应有的社会地位。所以,其重要性已为愈来愈多的人们所认识。近年来,不少企业的档案编研工作逐步开展起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它们的编研成果多为原始档案的“翻版”和“集合”,仅是汇编、选编之类的初级产品,精品成果不多。档案编研工作,是一种复杂的智力型投入,本身有两种含义:一为“编…  相似文献   

18.
西汉搜集图书具有长期的连贯性,其所储藏的书籍,屡经整理与缮写,不仅量多类繁,而且多有复本。在这种情况下,西汉官府的藏书处所设立多处;管理图籍的官员数额增多,分工亦细;藏书和利用,出现了不同的类型。这些同汉前各代相比,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汉初,在官制上基本沿袭秦朝,但在管理图书的官员方面,却较秦朝有重大变化。根据古籍记载,汉有御史大夫,其属官有御史中丞。御史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按《初学记》解释,“汉御史大夫本有两丞,  相似文献   

19.
一、活字本的鉴定: 活字印刷始于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有毕升创制泥活字的记载。元代王桢用木活字排印成功《旌德县志》,明代又出现了铜活字。这些都说明了用活字排印图籍,跟雕镌书版刷印图籍一样,都为我国人民首创。活字排印,无论是泥活字、铜活字,还是木活字,虽然其制作活字的原料、方法不  相似文献   

20.
《作邑自箴》是宋代李元弼撰著的官箴书。该书对宋代地方政府的文书处理制度多有记载,包括文书种类、文书拟写、文书办理和文书归档等。这些记载不仅可以与《庆元条法事类》中的文书档案工作制度进行参照,弥补史料不足,而且有助于考察宋代地方政府日常文书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