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在三年级的一堂语文课上,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一位同学富有表情地复述海龟下蛋的情景:海龟在沙滩上用脚挖了个坑,伏在里面下了不少蛋,临走时,它先用沙子把蛋盖上,又在沙滩上弯弯曲曲地爬了几圈,才离开沙滩,回到大海里……复述结束了,孩子们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之中。此时,老师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海龟生完了蛋,为什么要在沙滩上爬几圈再走呢?”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在思索,在想象。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后,一旦有学生回答正确,哪怕只有一个学生,甚至是第一个发言者,教师就立即对学生的意见做出评价,而不再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机会。这种过早的评价,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延迟评价。 例如,在训练学生扩写“海龟爬来”这句话时,教师指导学生先围绕“海龟怎样爬来”来扩写,然后围绕“海龟向什么地方爬来”进行再次扩写。当学生交流时,不少学生说,可以用“向我们”、“向沙滩”、“向海岸”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为促进小学生练习写想象性作文,我设计了以下几种形式来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氛围式”想象作文 创没情境氛围是激发学生习作动机的一种手段,一般是通过创谩具体、生动、独特的表达情境氛围,让学生恨据这种情境,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习怍。  相似文献   

4.
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甘玉梅(乐平市第一小学)一、展开想象,把一句话写具体少年儿童是富有想象的。这种想象蕴藏着创造的种子,是十分可贵的。在教学中我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把话写具体。如给学生一个句子“教室里静极了”,要求学生回忆生活实际中教室里...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习作“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到高年级时“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让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如何才能让学生神思飞动、文潮奔涌,写出富有想象力的习作呢?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多样化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条件式想象教师提供条件,或给词语,或给方向、范围,或听音乐,或提要求,让学生想象习作。1.词语式想象。教师有意识地给出些词语,让学生根据词语编故事,或描述特定景物。如指导学生写—件事时,可出示“…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分段目标”和“教学建议”中反复强调,在写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不拘形式地写下想象”,要“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要写“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7.
想象是以原有表象或经验为基础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大纲明确要求学生“能抓往事物特点,展开合理想象”。为此,我在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中经常采用融“想、说、写”于一体的方法,收到了不可低估的效果。现以《再见了,亲人!》一课片断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一)捕捉语言契机,诱发合理想象在“小金花”一段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后拟了三处作为激发学生想象的契机:①小金花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为促进小学生练习写想象性作文,我设计了以下几种形式来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氛围式“想象作文创设情境氛围是激发学生习作动机的一种手段,一般是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独特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在教学中,我却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们在最初学习写话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习作教学强调让“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张扬,鼓励他们天马行空地放飞想象。然而,由于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和指导,许多学生习作中表现的想象往往非常随意,忽视了想象的主体合理性。为了让学生既能无拘无束地驰骋想象,又不至于使想象变成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我在习作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想象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练习写作想象作文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海龟趣谈     
《海龟下蛋》(六年制小语五册)是一篇富有情趣的短文。通过“我”和小猛在沙滩上观察海龟下蛋的故事,向孩子们介绍有趣的生物知识,扩大儿童的视野。海龟是一种两栖爬行动物,产地分布很广,我国南海一些岛屿是海龟的生活场所之一。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海域内,有一组岛屿,叫加拉帕戈斯群岛,它的意思是龟岛,是海龟的王国。太平洋的阿森松岛长期以来也一直是海龟的故乡。每年三月,成群的海龟经过两千多公里的长途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依据课标提出的:要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和“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的要求,本预设着重围绕“假如我会变”,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大胆想象,有创意地表达,展示他们的童心、童趣和梦想。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指导后,安排学生习作时,教师坐在教室里陪学生一道写作,我称之为“陪作”。记得有一次,我教第十一册的基础训练5,这个训练的作文是:“选择一样你喜爱的事物写一篇作文,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指导以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难写:一是不知道如何展开联想,联想些什么;二是不知道怎样运用简  相似文献   

15.
依据课标提出的:要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和“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的要求,本预设着重围绕“假如我会变”,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大胆想象,有创意地表达,展示他们的童心、童趣和梦想。  相似文献   

16.
天天晚上都能看见月亮,就是不知道月亮的家在哪儿。草地上的小白兔,想弄明白月亮的家在哪里。小白兔走出了自己的家,一边走着,一边问。问了小猪,小猪说不知道;问了小羊,小羊说不知道;问了小狐狸,小狐狸也说不知道。一路问着,小白兔来到了海边。一只老海龟正在海边的沙滩上,听海鸥唱歌。“老海龟爷爷,你知道月亮的家在哪里吗?”“知道,知道。”老海龟爷爷说。“您能告诉我吗?”“行啊。”老海龟爷爷说,“不过,你得陪我说说话。”说着说着,忘了时间,天快黑了。老海龟爷爷一拍脑袋:“看我,光顾着和你说话,差一点把你的事儿给忘了。告诉你,月亮…  相似文献   

17.
《浪花》一课,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看图学词学句课文。作者通过比拟手法。写出浪花在不同情况下的特点。文中插图的景物很美,可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浪花》一课的教学注重抓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指导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浪花》中的插图,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开始,引导学生围绕“我”和“浪花”进行观察。我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当浪花涌向沙滩.搔痒我的小脚丫时,我的心情怎样?我看到沙滩有各种各样的贝壳、小虾等,我会怎么想?怎么做?如果是我们来到这美丽的沙滩,看到眼前这一切,会有什么表现?通过观察、想象,学生既了解了图上的内容,又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习作要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习作本来就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作业,教师倘若忽略了儿童善于想象的心理特点,就等于扼杀了儿童的创造力,更何况如果作文不有想象参与,学生也写不出真正有童趣和创意的习作来。下面谈谈想象作文的几种训练形式。  相似文献   

19.
我在指导学生写“材料作文”时,致力给学生习作创设一个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我按“提供材料”“创设情景”“确定发散点”“大胆创作”这几个环节,进行系列化训练,引导学生巧用提供的材料,写出了一篇篇立意切题、言词优美、生动细腻的佳作,真正体现了“我笔写我心”,达到了使学生“想写、会写、乐写”的创作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大纲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那么作文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呢?一、立足课文——想象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