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读"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增加了这么一段话:"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这段表述,不但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朗读教学有如下表述: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书声琅琅”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先生好课观之一。可见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实施建议中,有这样一段新补充的内容:“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相似文献   

5.
对于朗读,新课标各个学段都提出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正确、流利”比较容易做到。何为“有感情”?新课标(修订版)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对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朗读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朗读指导如何才能到位?这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朗读预设。朗读指导的另辟蹊径,朗读效果自然就会不同凡响。这是不少特级教师朗读指导给我们的启示。一、展开想象,朗读现生动形象朗读是一门艺术。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日常教学精心指导。朗读指导从大处说,要拿捏好作者的心路历程、一篇文章的感情基调等;朗读指导从小处讲,要把握好偏正短语的意味、小小标点的节奏等。  相似文献   

8.
<正>在当前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忽视了朗读在理解文章中的重要作用,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且对朗读缺乏方法上的指导,朗读教学只停留在教师或媒体范读及学生自由练习这个层面上,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缓慢。《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这样写道:"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与做作。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对"有感情朗读"作了特别的说明,在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提倡朗读要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这分明是针对朗读教学中"重技巧,轻感悟""感情夸大,矫  相似文献   

10.
2011版的语文新课标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人教版低年级课文量增多,要充分地朗读课文,感悟文章的思想,说实话,按部就班,以传统教法教低年级学生,时间是不够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生字还不认识,字音尚且读不准,句子读不通,又怎么把厚厚的一本教材里的文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母语时,我们中国人应该注意"阅读、理解、涵泳、欣赏和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也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来表现自己对作者及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小学语文课堂应继承和发展这些体现中国人感性思维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强调。"如何指导朗读,如何引导学生去品味、揣摩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下面以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提出了关于朗读的教学目标,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里"有感情地朗读"是指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在日常的教学中,每个教师都能要求学生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就很难。本篇论文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研究朗读教学,该如何有效地进行朗读。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的,也是情感活动。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情感是推动师生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教学,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有以下几点感悟:一、情境渲染,激发兴趣要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朗读指导如何才能到位?这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朗读预设。朗读指导的另辟蹊径,朗读效果自然就会不同凡响。这是不少特级教师朗读指导给我们的启示。一、展开想象,朗读现生动形象朗读是一门艺术。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日常教学精心指导。朗读指导从大处说,要拿捏好作者的心路历程、一篇文章的感情基调等;朗读指导从小处讲,要把握好偏正短语的意味、小小标点的节奏等。  相似文献   

17.
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条提出“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离不开琅琅读书声。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态度;通过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读出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朗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点:误区一:朗读=有感情地读  相似文献   

19.
黄继红 《广西教育》2013,(21):77-77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每篇文章都有一个情感基调,不同类型文章的基调更是不尽相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时也要因文而异,找出与文章相应的朗读技巧。一、古诗词的配乐吟诵教师在古诗词朗读教学时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出意境。如能将音乐与古诗词结合,诗词的节奏感会更为强烈。如教学  相似文献   

20.
前些日子,学校举行校园公开课大赛,参赛者纷纷以“有感情朗读”作为决胜筹码,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当老师一提到“有感情朗读”时,学生便有模有样地拿腔作调读文章. 什么是“有感情朗读”?课标中讲到“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拿腔作调,矫揉造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