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加快青海特色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红英 《体育学刊》2005,12(5):29-32
青海省民族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对青海特色体育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青海发展特色体育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对青海省特色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发展青海省特色体育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体育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地考察法, 对青海省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有十分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 如能加以合理开发和利用, 将会对青海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青海地处“世界屋脊”、江河源头,独特的高原地理位置、独具一格的高山大川、悠久的历史文化、淳厚的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为发展本地区特色体育旅游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近两年青海省体育产业、体育经济主要是通过环湖赛的带动,将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青海高原特色的体育产业品牌和体育旅游市场。2004年8月份“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圈”正式启动,以西宁东出口宁湖为起点,以青海湖151景区、沙岛、金银滩为中心,延伸到多巴、互助、循化、贵德和玉珠峰等地区,利用环湖的…  相似文献   

4.
周燚 《体育科技》2013,34(4):27-29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归纳总结亚高原体育旅游对人体生理机能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而探析亚高原体育旅游的健身价值。结果表明健康人群在亚高原地区从事体育旅游活动,机体在轻度缺氧和体育锻炼的双重因素刺激下,呼吸机能、心血管机能、免疫机能、氧运输能力及物质代谢等能力有所提高,可达到健身的目的,此外,为避免出现类似高原反应的不适应症状,旅游者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阶梯式"选择海拔高度进入亚高原从事体育旅游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5.
历史的积淀,使青海高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得博大精深,并承载着更加厚重的文化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和历史价值。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青海高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特点、状况、高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高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若进一步的挖掘和开发利用,其可成为青海省体育产业的有力支柱。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青海高原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方向和对策。并为开发青海高原体育旅游资源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对青藏高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特点和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结论: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对这些资源加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将促进高原民族体育与旅游事业的发展.建议建立西宁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区、河湟地区土族传统体育旅游区、环湖地区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区等.  相似文献   

7.
《垂钓》2010,(9):7-7
(本刊讯)2010年6月26日-28日,2010年全国钓鱼锦标赛西宁站在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多巴国家体育高原训练基地隆重举行。在青海玉树地震后的第73天举办这场比赛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不单单是一场比赛,更代表了青海人民坚强、乐观的抗争精神及对中国体育事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我国特种体育旅游的种类、特点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杰 《体育与科学》2006,27(5):48-51
特种体育旅游是区别于常规大众体育旅游的旅游形式,也是目前正在迅速兴起的体育旅游形式。特种体育旅游产品已成为现代体育旅游产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拥有丰富的特种体育旅游资源,具有开展特种体育旅游项目的有利条件。研究我国特种体育旅游的种类、特点及其开发对策,对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高原冰雪训练基地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自河镇的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景区内),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约8000万元,是我国第一座集高原滑冰、滑雪训练和体育旅游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训练基地。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部体育资源开发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西部是一片广阔而神秘的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原训练环境、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神奇的体育探险旅游资源,有着巨大的经济与文化开发价值。从宏观的角度,对西部体育资源开发的产业定位、目标市场、开发方式与步骤、开发原则与模式进行系统的理性探索,以使我国西部体育资源的开发呈现出效益综合化、产业集约型、发展可持续性的良性循环态势。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体育产业现状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问卷调查,对青海省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的体育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但是,青海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如能加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必定会推动青海省的体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体育旅游客源的社会经济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体育旅游者多以中、青年为主体,并以事业单位人员、学生等职业为主,旅游目的在年龄和职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体育旅游发展的优势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对湖北省体育旅游发展优势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湖北省体育旅游的对策:(1)转变观念、统一体育旅游发展的思想认识;(2)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开发精品;(3)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培育体育旅游市场;(4)加强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5)对湖北省体育旅游经营进行科学的时空策划.  相似文献   

14.
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文献资料法等,对青海省体育彩票市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海省体育彩票市场的购买者收入水平较低,购买体育彩票的能力有限;体育彩票销售网点数量少,服务质量差;发展资金短缺;来自福利彩票的竞争压力过大。为此,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加体育彩票销售网点数量,改善销售网点的服务质量,争取得到国家对青海省政策上的倾斜及发展资金上的扶持。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及实地考查以及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的特征,包括体育人口特征、体育消费特征、宣传和组织管理特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利用特征以及群众体育资源特征。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农牧区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北方冬季群众体育的冰雪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北方的地域特点及冬季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论述开发我省冬季群众体育项目必须与冰雪旅游产业融为一体,提出应主动开拓冬季体育产业市场,使我省冰雪运动成为冬季群众体育普及与冬季体育产业开发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原则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体育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湖北省内的国内国际知名体育赛事活动、旅游、文化节庆活动等优势体育资源与湖北人文资源、旅游资源经过市场整合已初步形成一些体育旅游线路和项群。系统调研湖北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基础,提出构建湖北省体育旅游圈的原则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开发山东体育旅游资源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旅游在我国体育和经济中有着重要作用。山东省有着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关键是如何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为山东经济服务。通过对山东省体育旅游资源类型特征的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山东体育旅游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加快贵州体育旅游特色发展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分析了贵州体育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加快贵州体育旅游的特色发展的策略:加强政府引导,做好发展规划,改善发展环境;突出区域特色,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优势体育旅游品牌;加大体育旅游的宣传力度,积极培育客源市场;注重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挖掘、引进、培养;加强贵州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