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影是故事的载体,通过镜头衔接来表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文学叙事是通过文字叙述将故事内容呈现给读者。电影叙事依托于演员、情节、音效、场景等等多方面因素,而文学叙事依托的是文字魅力和故事情节。两者相比,电影叙事凭借视听说三方面的有效结合比文学叙事更具艺术魅力。本文分析了文学叙事和电影叙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2.
华盛顿·欧文小说的艺术价值是通过它的叙事艺术来实现的.欧文在叙述中采用了独特而灵活的叙事视角来观察事物,使用讽刺幽默的叙事手法来揭示事物,并且通过悬念情节的叙事设计来塑造人物和吸引读者;同时还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和艺术修养,把普通平常的事物写得精彩纷呈,让人耳目一新,使小说更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在遵循纪录片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故事化创作手法可使纪录片更乐于为观众所接受和认可.纪录片《寻找小糖人》以巧妙的叙事结构增加影片的故事性,以人物充满张力的语言来结构故事情节,以音乐参与叙事营造故事氛围,使整个影片充满悬念、跌宕起伏,一举摘下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桂冠. 《寻找小糖人》对纪录片故事化创作手法的成功探索,将成为纪录片发展的一种趋势,值得国内纪录片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英国的小说家康拉德的代表作《黑暗之心》一反传统小说叙事结构,创立了故事中套故事的新叙事手法,作者通过这一叙事手法,在小说里精心设计了两个身兼多职的叙述者——马洛和匿名的"我",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论文从叙事学角度分析两位叙述者在文本中扮演的角色,以说明两位叙述者都对作者揭示以库尔茨为代表的西方殖民者的两面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史记》所记感生神话,因其内容本身与《史记》书写手法存在悖谬,历来备受争议.司马迁通过隐去叙述者、构建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及还原故事场景等高超的叙事手法,实现了神话向历史的转化.历史叙事下的感生神话,则实现了神话为历史书写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事、故事和情节 ,是叙事作品分析中经常遇到的三个互相关联又性质不同的概念。一般地说 ,本事与故事、情节较易分清 ,故事与情节常混而不分。现代文艺学为深化叙事作品的艺术分析 ,吸取现代叙事学理论成果 ,对三个概念作了明确区分。简言之 ,本事是指作品的故事情节所依据的原本的真实事迹 ;故事是指对本事艺术加工后按时间顺序存在而有待进入作品的事件 ,或可从作品本文中抽取出来按时间顺序叙述的事件 ;情节则是在精心设计的文本结构中按艺术逻辑叙述的故事或事件过程 ,情节往往打乱事件的时间顺序 ,更强调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叙事技巧。从…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所使用的叙事策略包括反讽(irony),低调陈述(understatement)以及开放式结局(openending)等,这些策略被巧妙地运用在故事讲述中,使得故事的喜剧性增强,并由此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莫言在《生死疲劳》中融合了古今中外的价值理念和艺术技法,完成了一次从小说内容到写作手法的升华。其中,"轮回叙事"成为小说叙事手法的一大亮点,本文试图以热奈特的"叙事层次"理论和"元故事叙事"理论对《生死疲劳》地叙述手法进行分析,理清小说叙事结构与"二度叙事"中第一叙事和元故事叙事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莫言长篇小说《檀香刑》运用了不同的叙述角度,拓宽了叙述视野,使小说的叙述时间曲折跳跃,叙述空间错落有致。增强了小说的艺术审美度。作家独具匠心之处是在小说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采用了限制叙事视角,让每个主线人物自己站出来言说故事始末,互不干扰,但又互相补充。而第二部分则运用了全知叙事视角,把第一、第三部分融会贯通,把事件的来龙去脉详尽地展现开来。《檀香刑》不仅运用了东方文学传统的结构形式(把文章分为凤头、猪肚、豹尾三部分),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西方意识流手法,通过主要人物的意识流动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咏梅的许多小说都采用了全知叙述,作者通过对叙述者权力的约束,真正实现了叙述消除权威性与叙述客观化,全知叙述的隐匿与中立使黄咏梅笔下的现实与人生更真实、更贴近生活。此外,黄咏梅还凭借全知叙述者在叙事手法上所享有的巨大自由度,在叙述中自由转换聚焦对象、故意隐瞒信息增加情节吸引力、灵活调节叙述角度,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在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中,叙述者利用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双重性与矛盾性,在时序、时距和频率三方面巧妙运用多种手法,从而建立起富有弹性和张力的虚构的叙事时间,使作品呈现出高超的叙事艺术和丰富的审美价值,对作品叙事伦理的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鲁迅作为文体家、小说家,在其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开创了"故事新编"体与"油滑"艺术,其核心为后现代主义的戏仿、拼贴等艺术手法,具体到技术层面则主要为古今杂糅,其作为戏仿的艺术表现形式延续到当代,对穿越电影产生了不小影响,但同时在当代大众传播与消费文化的背景之下也已发生了现代变异。古今杂糅、时空并存的构建已由间接性的文字媒介转变成了更为直观的视听语言——镜头组接、场景设计、服装与道具等;古今叙事时空界限不明的杂糅转变成了叙事时空界限分明的"穿越";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的现实关怀,伴有自我灭亡的绝望反抗、启蒙者悲凉孤独的切身体验也转变为娱乐至上直至后来对爱情、人生与人性的思考。这些变异与创新正是在继承《故事新编》古今杂糅手法的基础上,为更适应电影这一视听艺术形式与当代社会现实而进行的革新。  相似文献   

13.
《聊斋.莲香》讲述的是一鬼一狐和一人之间的故事。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叙事手法来讨论《莲香》所取得的叙事成就。蒲松龄发挥他独特的艺术构思,在文章中融二元对立、叙事意象等多种手法为一体,取得了中国传统叙事所能达到的水平,《莲香》成为传统叙事艺术在文言短篇中的浓缩,值得我们今天短篇小说创作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叙事视角是小说艺术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说明英国作家哈代在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所运用的叙事技巧:(一)以作者作为叙述者的全知视角;(二)以故事中的人物作为叙事角度来转换视角;(三)叙述者和人物合二为一的混合视角,从而揭示了各种叙事技巧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以及对读者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古镜记》是志怪小说走向成熟的开山之作,它具有圆融混合的结构和离奇怪异的情节,因而成为唐传奇艺术史上的奇葩。从叙事策略的角度去考察《古镜记》贯穿各自独立的单篇故事所运用的手法,分析故事情节彼此相互映衬的错综呈现的方式,从叙事时间的角度来梳理故事线索。  相似文献   

16.
十八世纪晚期,现实主义小说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小说形式及其艺术特征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中,以时间描述生活的叙事手法成为最显著并贯穿之后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之一.与此同时,小说家逐渐摆脱圣经故事中的传统题材和道德观念,而转向在小说创作中尝试以时间描述生活,即在安排人物和故事情节发展上遵守时间顺序.  相似文献   

17.
哈代的小说《卡斯特桥市长》采用了高超的叙事策略:独特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灵活的时间和空间安排的叙事手法。本文通过分析偶然与巧合、对比与冲突,以及时间的循环和空间的重复的叙事艺术在增强小说悲剧性和揭示小说主题方面的作用,希望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哈代的这部小说和哈代独特的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18.
作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采用第一人称旁观者的叙事视角叙事的作品,《呼啸山庄》给传统叙事风格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对文学叙事技巧做出了重大贡献。《呼啸山庄》以其大胆创新的手法,率先突破了传统的架构式小说形式,开创了第一部从三位不同的非主角叙述者的视角出发,在三个不同的叙述层面上讲述同一个故事的叙述结构,进而创造了多视角叙述同一个故事的复调现象,从而产生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贾斯珀系列--基于情境认知的美国数学学习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贾斯珀系列简介贾斯珀系列(Jasper series)是80年代以来美国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典范案例之一。它是由Vanderbilt大学的“温特贝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CTGV)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所创设的。贾斯珀系列共包括以录像为依据的12个历险故事,这些历险故事主要是为小学5年级以上的学生设计的,也有人认为贾斯珀系列适用于幼儿园—12年级的学生。这些历险故事主要是以发现和解决一些数学中的问题为核心。每一个历险故事都是按美国国家数学教师委员会(NCTM)推荐的标准来设计的,而且,每一个历险故事都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推理、交流,以…  相似文献   

20.
《已故上校的女儿》作为一篇典型的曼斯菲尔德式的短篇小说,不仅延续了作者前期的写作题材和语言风格,更以典型的无情节写作手法,成为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曼斯菲尔德的《已故上校的女儿》在叙述时间方面运用了时间交替倒叙的手法,有意识地跳出了传统叙事时间;而在叙述视角方面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所不同的是,她更多地灵活采用第三人称外视角和人物有限视角,即有时由处于故事外的叙述者用自己的旁观视角客观冷静地叙事,有时又通过故事中人物的眼光观察和讲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