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短为长     
两个老板一碰面,便彼此交换经营心得。其中一个老板抱怨道:“我不能容忍不成才的员工,虽然现在还有三个这样的人呆在我的公司,但我过几天会将他们炒掉。”“哦,他们怎样不成才呢?”另一个老板问道。“你不知道,他们一个吹毛求疵,整天嫌这嫌那;一个杞人忧天,总为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担忧;而另一个游手好闲,喜欢在外面瞎逛乱混。”另一个老板想了想,说:“干脆让他们三人到我的公司上班吧,这样也省了你解雇他们麻烦。”第一个老板高兴地答应了。第二天,这三人到新公司报到,新老板早已为他们安排好了工作:爱吹毛求疵的一位负责质量监督;杞人忧天的…  相似文献   

2.
陈爱娟 《河北教育》2013,(12):33-33
我有位老同学做了一所学校的校长,我想知道老同学是如何管理好“手下”近两千号师生的——我的这位老同学,性格温和,多些儒生气质。我想,他当了校长之后定要端起“架子”,板起“面孔”,说话的声音都要变粗大、,总要装出些“指点江山”、“吆三喝六"的派头才台&管得住老师、训得了学生吧?这其实是我对许多中小学校长的总体印象。  相似文献   

3.
昏昏欲睡的中午,懒洋洋地翻着本书,一个小故事让我的睡意顷刻间消失殆尽——两个老板碰面,彼此交换经营心得。其中一个老板抱怨道:“我不能容忍不成材的员工,虽然现在还有三个这样的人待在我的公司,但我过几天会将他们炒掉。”“哦,他们怎样不成材呢?”另一个老板问道。“你不知道,他们一个吹毛求疵,整天嫌这嫌那;一个杞人忧天,总为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担忧;而另一个游手好闲,喜欢在外面瞎逛乱混。”另一个老板想了想,说:“干脆让他们三人到我的公司上班吧,这样也省了你解雇他们的麻烦。”第一个老板高兴地答应了。第二天,这三人到新公司报到,…  相似文献   

4.
“代际”矛盾,在家庭生活中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可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怎么“不听话”,而一些年轻人却又嫌爹妈“管头管脚”、“唠唠叨叨”,真让人“烦”。这虽说不上是“代际”矛盾的缩影,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那么怎么从心理角度打开这把锁呢?我想还是应该从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和家庭教育方法上去对症下药。从心理发展来看,一个人从出生  相似文献   

5.
笑话四则     
尴尬的校长在德国,学校变得越来越大。所以许多校长认为,假如记住曾在他们学校读过书的孩子的名字是一种光荣。一次聚会上,一位校长认出了他一位从前的学生:“喔,您是勒威尔·米勒,1964年您读六年级,对吗?”“正是,校长先生。”这个年轻人说。“您看,我从不忘掉我的学生。”校长自豪地说,“那么,您现在在哪里工作呢?”年轻人的脸红了:“我现在是您学校的一名教师,校长先生。”  相似文献   

6.
徐星 《上海教育》2024,(3):38-40
<正>2023年12月29日,临近一年的岁末,而对于松江一中的学生们来说,这一天还有一层特殊的含义,那便是学校的第三个“月末小美日”。从2023年10月起,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被松江一中定义为“小美日”。在这一天,学生们可以穿上自己喜欢的服饰彰显个性,可以小跑着去食堂享受美食大餐,还可以直接@校长提出自己的小心愿并且有机会被满足:“校长,我想上主席台领操。”“支持,安排。”“校长,希望您给我过个生日。”“安排,组织全校同学为你过生日,我自掏腰包买蛋糕。”……“小美蕴大爱”,温暖着学子们的心。12月29日,当“月末”撞上“岁末”,  相似文献   

7.
幽默     
校长的演讲一校长在学生的毕业典礼上讲话。台下坐着上千人。校长打开讲稿,神色庄严地说:“同学们。”忽然一阵风把讲稿全吹落散布在地上。校长说:“我的话完了。”校长的尴尬在德国,学校变得越来越大。所以,许多校长坚持认为记住曾在他们学校读过书的孩子的名字是一种光荣。在一次聚会上,一位校长认出了他一位从前的学生:“喔,您是勒威尔·米勒,1990年您读六年级,对吗?”“正是,校长。”这个年轻人说。“您看,我从不忘掉我的学生。”校长自豪地说,“那么,您现在在哪里工作呢?”年轻人的脸红了,“我现在是您学校的一名教师,校长先生。”巧合…  相似文献   

8.
上次我们曾讲到,有人以为,基层党的工作者,现在比较超脱了。从表面上看确实这样,因为基层支部书记往往不亲自抓许多学校行政工作了。但一旦碰到一些敏感问题时,想超脱也超脱不起来。老鲁和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最近学校领导班子调整,要提拔一名教导主任。校长提了一个人选,从各方面看,还是可以的。但自己更倾向于另一位人选,而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来看,比校长提的人选更合适。我就想,是不是要对校长提这个问题。提吧,怕“越位”,不提吧,我又觉得自己的工作怍又没有“到位”。心里很矛盾。  相似文献   

9.
庞荣瑞,常州市武进正星辰实验学校校长。他治校的突出经验是“三不管”与“三管”。所谓“三不管”就是指财务报销不签字(不管经费),不参与教师的招聘工作(不管人事),不安排学校的经常性工作(不管常务)。所谓“三管”,就是“管宏观”“、管微观”“、管难管”。他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我的“三不管”是有客观原因的。对于有两个独立法人,3个校区,7000多名学生,600多名教职工的集团式学校的校长来说,我是的确管不了这么多的。就拿经费的签字报销一项,我每到一个校区,肯定首先会有许多等待多时的教师要我签字。这不仅浪费了我的许多宝贵时间,还难…  相似文献   

10.
最近,读了“教育在线”网站上《做一个不对下属发火的校长》的帖子及跟帖后,我想到了身边的一位校长。他私下里戏称自己为“皮球”校长、“车胎”校长,多次在教师会上发出“号召”——“有气冲我来,有火朝我发!”一次,我就亲眼目睹了一位女教师因为所负责班级的卫生常规被扣分而对他大动肝火的一幕:女教师“面红耳赤”,他却“和颜悦色”;女教师“咄咄逼人”,他却“柔语细声”。一番耐心细致的分析与解释后,女教师的脸上终于“多云转晴”。女教师是怒气冲冲而来,高高兴兴离去。校长的这种“窝囊”做法让我一时难以理解,但他心甘情愿“受气”…  相似文献   

11.
最近,教高中语文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的《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学生遵照作者的指点,对语言用“心的锤来锤炼它们”.不料,经过一番“锤炼”后,竟发现课文中“工夫”和“功夫”这两个词用得不合规范.经统计,这篇课文中,一共用了三个“工夫”和三个“功夫”,现持有关句子摘录如下:第四自然段:“我想还是那个和尚在言语上有工夫,才能如此引人入胜.”第五自然段:“也是《西游记》的语言工夫好,能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天见一位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男生已在等他。陶校长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校长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校长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校长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  相似文献   

13.
“校长难当!”这是我接触到的许多校长的呼声。究其原因。不外平三条:一是学校人事、财务难管理,苦于无权;二是办学条件差,苦于无钱;三是对外办事拉关系,苦于无能。概括起来为“苦校长”。核心问题是“权”和“钱”两个字。这倒也是实话,不解决校长的“权”和“钱”这两个问题,校长是难当的。我们现在正准备着手进行的学校内部机制改革,就是为了解决校长的“责”和“权”问题,我们争取地方财政用于教育经费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2006,(1):1-1
每个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一位阿姨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交在孩子手中。男人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快乐钥匙被塞在老板手里。年轻人从文具店走出来说:“那位老板服务态度恶劣,把我气炸了!”一个孩子说:“我每天很不快乐,爸妈总是逼着我写作业,从来不让我好好玩一玩。”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他的心情。  相似文献   

15.
初出茅庐,我便担任了校长培训工作。这件事谁都觉得不可思议,论年龄我那么年轻,而我的学员大都“长了胡子”,又都带着“长”字,在他们面前我只是个“小伢子”(校长们这样称呼我)。因此每每走进教室,我心里就泛起一种异样的滋味。校长们大多是久经磨砺的老将,无论教学还是管理,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因此,对于他们,我不光是“为之师”,也很乐意当其徒。上课时,我走上讲台阐述毛泽东教育理论、皮格马利翁效应,讲解孔子的救育思想,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下课后,他们“指点课堂”、“激扬文字”,我毕恭毕敬。东塔小学有位校长,是那一届唯一的“女将”,说我板书不规范、节奏太急促,我拉下“大丈夫”的架子,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批评。互尊互重,是教学相长的基础。懂得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校长带着我们四位教师到外地听课取经.汽车行驶在路上,五个人聊天,内容难免和工作有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宏观教育、初中教育、小学教育……内容五花八门. 在谈到小学数学教学时,校长指出,有些问题学生学不会,是因为老师自己也不清楚,所以根本没给学生讲清楚.校长举个例子,问:“5÷0.1=?这个式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越除得数越大?” 我们——一位数学老师、一位语文老师、一位英语老师、一位美术老师,全都愣住了,陷入了沉默,真是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 数学老师首先打破了沉默:“我想5÷0.1=?表示的意思是‘一个数的十分之一是五,求这个数是多少’吧?” “你这样讲这个式子,小学生还是会听不懂.”校长回答道.  相似文献   

17.
四十春秋翰墨香 ,三尺讲台日月长。早年一识“诲”先生 ,春风育人不得忘。50年代初 ,我刚到新安中学任教。一天 ,校长召开教师会议 ,我旁边坐着一位30来岁的中年教师 ,平头短发 ,清瘦面庞 ,身穿洗得发白的蓝中山装 ,面前放的笔记本上写着“诲不倦”三个字。我便好奇地问他 :“你就叫诲不倦吗 ?”“我为什么不能叫诲不倦 ?”他面带笑容 ,反问我道。“《百家姓》上没有这个姓嘛 !”我有根有据地说。“哈、哈、哈……”对话引起在座教师们大笑 ,使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会后 ,我拜访了校长。校长说 :“他原名魏不倦 ,开封市人 ,来我…  相似文献   

18.
一位年轻人,他大学毕业以后,连续三次去求职,都遭到了失败。一日,他路过一座寺庙,见方丈大师正盘坐在庙中,手拿一串佛珠在不断地念经。年轻人问:“请问大师,能否给予我指点?”方丈答道:“你年纪轻轻,我垂垂老矣,应该是你来指点我才对。”年轻人说:“我年轻力壮,想得到一份职业,不料连续被拒绝。都说佛门是普度众生之地,您能为我指出—条由失败通向成功的路吗?”方丈进了里屋,拿出—扫把、一簸箕,说:“我刚来寺庙的时候,大师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是打扫院子,要做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年轻人想,这打扫院子真是太容易了,我可以用两分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2007年6月的一天,我站在校园中,一个小姑娘兴冲冲地跑到我跟前,看着我,愣在那儿。我知道她是想对我说一声:“校长好!”我赶紧说了声:“你好!”小姑娘回了声“校长好!”就一蹦一跳地跑开了。  相似文献   

20.
“老师,我姑妈家的宝宝叫,叫我姑妈家的宝宝。”我听了之后,噗哧一声笑了。原来这位小朋友想告诉我她姑妈家的宝宝叫什么名字,可一时又想不出来了。这时,我听到一个低低的声音:“咦,老师也会笑。”声音很轻,却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使我不由得想到另一位小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