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界》2016,(10):45-49
在政治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实现社会化过程中,政治信息存在各种陷阱,新媒介文化的侵扰以及跨文化传播中的障碍都会构成受众对政治文化的接收困境,这也日益凸显出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在媒介时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侯夷 《出版广角》2018,(3):53-55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新闻的传播范式,丰富了信息传播模式,为新闻编辑人员媒介素养提出新要求.文章分析新媒体对新闻编辑的影响,阐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进而从提高新闻编辑对各种新闻的判断能力、提升新闻编辑政治素养、强化新闻编辑专业能力和深入了解受众的心理诉求等层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新闻编辑工作绩效的提升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薇 《新闻界》2012,(9):33-36
新媒介环境下,媒介传播模式的改变对大学生的心理、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度都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广告素养作为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被高校和社会所重视。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研究大学生对手机和网络的使用,了解大学生的广告素养能力;并通过大学生对广告素养教育的需求调查,为高校在新媒介环境下开展广告素养教育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4.
董杰 《新闻爱好者》2012,(21):70-71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并深刻影响着人们文化传播的观念。网络编辑,是正面信息的整合者,是虚假信息的剔除者,是健康信息的传播者,是网络舆情的化解者,承担着树立正确网络舆论导向的重任。本文概述了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含义,分析了信息时代对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诉求,并从信息的选择能力、传播能力和营销能力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提供及时准确有价值的信息资讯。  相似文献   

5.
王凤仙 《新闻爱好者》2011,(20):136-137
近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讨论热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手机、IPTV、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出现,社会信息传播、社会关系变迁乃至人类精神交往形态都受到广泛影响,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新媒介环境在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带来难题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些新的可能性。在新媒介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必然也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和转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6.
王凤仙 《新闻爱好者》2011,(10):136-137
近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讨论热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手机、IPTV、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出现,社会信息传播、社会关系变迁乃至人类精神交往形态都受到广泛影响,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新媒介环境在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带来难题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些新的可能性。在新媒介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必然也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和转变。  相似文献   

7.
李丽  王勇 《新闻世界》2010,(7):202-203
今年初发生的山西"等地震"事件,说明在网络和手机构建的新媒介环境下,谣言传播具有易发性、速度快和范围广等特征,应对新媒介环境下谣言的传播,必须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控,提高公众传播的守法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提高公众的信息素养和政府快速应对谣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化生存时代,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是一种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对网络编辑的信息素养,对网络编辑的专业主义精神以及媒介沟通与交往素养几个方面的深入阐释,为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提升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都市女性作为社会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承担着繁衍生息的责任,还肩负着教育后代的使命。都市女性的媒介素养直接关系到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因此,在新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传播内容无孔不入的今天,不断提升都市女性的媒介素养,发挥新媒介的良好作用,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建设和谐文明社会的内在要求。在对新技术环境下都市女性媒介素养的研究中,以女性时尚类电子杂志为例,分析都市女性的形象,然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最后探讨提升都市女性媒介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刘章蓉 《新闻世界》2011,(8):287-288
中国社会正处于较为狂热的市场经济态势下,媒介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载体,其语境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处于媒介最前沿的编辑则首当其冲,在文化领域的失守现象愈演愈烈。而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更使得编辑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提升编辑的文化素养,培育良好的媒介环境,对于现代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将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都市女性作为社会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承担着繁衍生息的责任,还肩负着教育后代的使命.都市女性的媒介素养直接关系到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因此,在新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传播内容无孔不入的今天,不断提升都市女性的媒介素养,发挥新媒介的良好作用,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建设和谐文明社会的内在要求.在对新技术环境下都市女性媒介素养的研究中,以女性时尚类电子杂志为例,分析都市女性的形象,然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最后探讨提升都市女性媒介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新媒介的兴盛改变了以往以传统媒介为主的信息传播环境,丰富多样的新媒介为受众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获取信息的传播渠道。在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中,新媒介以其强大的功能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荆州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更为其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在新媒介传播环境下,分析了荆州城市形象的多种传播策略的具体运用,以期能够更好的实现荆州城市形象的立体传播。  相似文献   

13.
曹艳 《当代传播》2011,(4):102-103
新媒介的变化给高校传统媒介素养教育带来挑战.目前,高校新媒介教育供给不足,导致了大学生忽视新媒介的学习功能,缺乏对新媒介信息的理性分析能力.为改变高校新媒介知识供给不足的状况,建议高校设置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构建校园新媒体平台,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媒介素养;同时要注重实践,鼓励学生利用新媒介提升参与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艳花 《青年记者》2012,(33):34-35
人类历史上的第六次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将人类带入信息社会,互联网等新媒介日益成为深刻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主流媒介。在新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诸多新问题,本文以重庆少数民族地区为观察视角,拟从传播学视阈探讨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  相似文献   

15.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家庭、学校与社会个体都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分析新媒介环境下社会公众参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探寻解决之道,对促进媒介素养教育良性社会化,提升全民媒介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丁全林 《东南传播》2020,(3):142-144
媒介的社会化和自媒体化给普通人的信息传播赋权,媒介技术变革打破了传统广告行业边界:非传统广告人介入广告传播行列,但由于非传统广告人的先天媒介素养缺失,加之后天社会、经济、技术等外因合力导致其广告传播行为的增能与失范并存。本文主要探讨非传统广告人广告参与失序的具体表现与原因,在既有的媒体与信息素养基础上,为加强非传统广告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媒体平台建设能力提供新参考方案,以促进新媒介技术环境下广告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聂颖  张宜军 《出版科学》2013,21(3):29-32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和媒体技术迅速发展,使媒介环境发生改变: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博弈又融合,媒介生存格局发生变化;传播者与受众的边界消融,单一传播转为双向互动传播。这对编辑媒介素养提出新要求:编辑要具备前瞻性媒介研究力、多媒体传播策划力和多信息整合知识力。编辑可以通过更新理念、升级技能和构架体系等途径不断提高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8.
短视频作为基于新新媒介传播的信息生产与社交新形式,对构建人们基于信息共享的网络社群具有天然优势,对媒介融合的互联网信息传播浪潮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分析了短视频的组织形式、内容表达方式以及基于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效果对社会信息交流惊人的影响力,同时试图探讨短视频在行业快速发展期如何建立高效而良性的行业生态发展机制,以应对新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行业的飞速变化.  相似文献   

19.
贾传生 《新闻世界》2009,(7):166-167
当代社会,在新媒介特别是网络的发展与推动下,传统媒介环境不断向新媒介环境演变,而新媒介环境的诞生又必然会对传统传播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冲击与修正。与此相应,网络时代下的“议程设置”与传统媒介时代相比,已经表现出了多元化与软性化的倾向,并表现出“长尾效应”。  相似文献   

20.
石晋阳  陈刚 《现代传播》2016,(4):153-156
在新媒介时代,主体不仅从媒介中获得信息认知,还在媒介中建立关系网络,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在新媒介营造的世界中为"完整的人"争取合法身份。传统的媒介素养研究较少关注参与主体的情感体验及主体间情感交往活动,从而难以解决新媒介时代所凸显的情感危机。本文从"主体赋权"和"群体狂欢"两方面揭示了新媒体时代的情感危机,发现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已然多方面逐步实现情感转向,主要体现在:媒介本质从信息传递向关系传播嬗变,媒介素养的核心概念从信息批判向情感交往升华,媒介素养培养范式从工具范式向体验范式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