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纳氏试剂是影响吸光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此通过实验,以三种不同的配制方法获得纳氏试剂,找到氨氮吸光度值最低的纳氏试剂的配制方法,从而节约了试剂用量,也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测试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对水样BOD5指标测定过程中,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水样保存与运输、稀释水与接种稀释水配制等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对影响优生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几种主要优生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绿色水处理剂氧化镁处理氨氮废水,利用单因素优化分析法,对影响氧化镁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考察其对氧化镁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在常温下(24℃)当氧化镁用量为2 g/L、曝气时间为2 h时氨氮去除率为99.6%,而时间再加长,用量增多,效果提升不明显.根据夏热冬冷的情况,取28℃和18℃两个温度进...  相似文献   

5.
王文相 《职业技术》2009,(12):92-92
本文结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检测试验的特点,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影响试件强度的几个因素,阐述了测定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强度时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利 《文教资料》2006,(26):140-141
通过对传统“三P”教学模式的分析,指出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不足,探讨了影响大学外语教学的几个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样的色度和浊度会影响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指标的准确性,絮凝或蒸馏预处理方法虽能排除干扰但却使检测工作变得更繁琐。文章通过实验研究了水样色度和浊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低色度、低浊度水样氨氮测定的改良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污水中杂质对氨氮测定方法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进行氨氮测定前,必须对该污水进行特殊预处理,本文研究了预处理方法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首先把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和影响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因素作了比较,并进而界定了外语教学环境的含义。接着文章对教学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外语教学作了四个简要的实例分析,最后提出了涉及外语教学环境因素的其它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水中总硬度测定的意义;阐述了其测定影响的主要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从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甲醛法与蒸馏法是测定样品中氮含量的方法,结合碱厂的生产实际,进一步完善测定过程,将其应用于蒸氨废液中NH4^ 的测定,并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对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加以说明,得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电解技术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处理研究,考察电化学方法对废水中高浓度氨氮的去除效果,并优化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电流密度、Cl^-1浓度、极板对数等均对高浓度氨氮的电解处理效率有直接影响;综合考虑电耗、投加Cl^-1量等经济因素和处理效果,其优化工艺参数为8A电流、NH4^+与Cl^-1的摩尔比为1:4、2对极板;此条件下氨氮的90m in去除率为81.5%,电耗为63.6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试验室配制的氨氮(NH3-N)溶液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催化氧化的方法对其进行试验研究,考察电催化氧化方法对氨氮溶液中氨氮的去除效果,研究并探讨了水体中氯离子含量对氨氮去除的影响,并分析了溶液温度、电流密度、电导率、pH值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电催化氧化方法对氨氮的去除有一定的效果;溶液中氯离子浓度越高,氨氮的降解速度越快;根据本文所述的试验条件,随着电解时间的增加,溶液温度、电流密度及电导率总体均呈增加趋势,pH值的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污水处理过程出水氨氮难以精确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核函数RBF神经网络的出水氨氮软测量方法。由于隐层激活函数对神经网络性能影响较大,AK-RBF 神经网络将基于欧几里得的高斯核与余弦核通过线性组合形成新的隐层神经元激活函数。网络参数学习采用梯度下降算法推导的迭代公式更新以提高网络预测精度。仿真实验表明,基于AK-RBF神经网络的出水氨氮软测量方法能够在线预测出水氨氮,比RBF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好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炼钒企业废水回用过程中,氨氮不断富集,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采用超声吹脱法对氨氮废水进行处理后,氨氮浓度小于15 mg/L,废水全部回用生产,不外排,消除了环境污染的隐患.  相似文献   

16.
采用MAP沉淀法预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以MgCl2·6H20、Na2HPO4·12H2O为沉淀剂,研究了该方法脱氮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在室温条件下,pH值为7.25左右,反应摩尔比n(Mg2+)∶n(NH4+)∶n(PO43-)为1.2∶1∶1.1,反应20 min,静置30 min,对于氨氮浓度大于3 000 mg/L的废水,氨氮去除率平均可以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7.
研制了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一体式颗粒活性炭-动态膜生物反应器(GAC-DMBR)工艺,考察了GAC-DMBR和DMBR工艺对模拟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出水COD、氨氮、硝氮、总氮的浓度。结果表明,DM-BR对COD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5%以上和50%,而GAC-DMBR对氨氮的去除率为76.7%,优于普通DMBR,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标准——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可回用于冲厕、车辆冲洗等。建立一体式GAC-DMBR处理污水工艺,为学生掌握污水处理技术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并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movel of COD and nitrogen from wastewater with modified 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The strategy of simultaneous feeding and draining was explo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introduction of a new batch of wastewater and withdrawal of the purifeid water can be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maximum volumetric exchange rate of about 70%,Application of this feeding and draining mode leads to the reduction of the cycle time,the increase of the utilization of the reactor volume and the simplification of the reactor structure.The treatment of a synthetic wastewater containing COD and nitrogen was investigated.The operation mode of F(D)-O(i.e.,simultaneous feeding and draining followed by the aerobic condition)was adopted.It was found that COD was degraded very fast in the initial reaction period of time,then reduced slowly and the ammonia nitrogen and nitrate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and increased with time respectively,while the nitrite nitrogen level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reduc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D or ammonia nitrogen loading and its removal rate was examined,and the removal of COD,ammonia nitrogen and total nitrogen could exceed 95%,90%and 80% respectively,The fact that nitrogen could e removed more completely under constant aeration(aerobic condition)of the SBBR operation mode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could be explained in several respects.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汤河水体中污染物的变化特征,选取7个代表性取样点分季节进行2次水体采样,测定pH、氨氮、总氮、总磷及COD,并分析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汤河水体pH整体上2月份较7月份略高,除取样点1、2外,其他各点2月份氨氮、总氮、总磷和COD都较7月份高. 可见,7月份汤河水质明显优于2月份,其原因可能与7月份水生植物生长旺盛,植物吸收了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以及2月份水中植被死亡有机物的释放有关.此外,从汤河上游到下游水体污染物浓度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但不同取样点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较大,氨氮、 总氮、 总磷及COD浓度变化幅度依次为0.052-0.32 mg/L 、0.075-0.41 mg/L、0.014-0.419 mg/L和11-31.7 mg/L,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取样点周边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农业和工业废水的无序排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