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人们在体育活动条件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及发生、发展规律。体育心理学作为一门集体育教育与心理学为一体的应用性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研究,运用体育心理学知识,遵循学生的体育活动规律是组织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通过对体育心理学的全面认识,结合体育教育中学生各种心理状态下的具体规律,为教学的实施者和活动培训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育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体育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要把"育人"放在教学的首位。在体育教育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它比其他学科更有机会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坚毅、勤劳、勇敢等优良品质,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从德育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渗透到体育教育中的主要形式切入来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学生的健康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却始终与教学目的背道而驰,很多学生都只是为了上体育课而上体育课。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里进行运动,以达到强身健体、提高整体的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教学中的直观感与新鲜感。随着对学生素质要求的提高,体能训练作为体育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创新体系势在必行。目前在我国体育教育中,体能训练的创新体系还不够完善,因此本文对体育教育现状进行简要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创新体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体育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从事体育活动时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在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实践应用作用。本文论述了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并从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掌握学生的运动负荷等方面探讨了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怀华 《科教文汇》2011,(25):157-157,18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大学体育教育的勇德培育进行研究,笔者认为现阶段体育教育缺乏对学生勇德的培育,需要在体育教学以及课外体育活动当中进行弥补。  相似文献   

6.
许丽 《内江科技》2010,30(1):150-150
通过对影响《体育保健学》教学因素加以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心理对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体育保健学》是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在教学中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促进学习为出发点,尝试运用心理学理论进行教学,目的在探索出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适应教学改革需要的路子.  相似文献   

7.
庄悦君 《科教文汇》2013,(3):182-183
教学心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贡献十分突出。本文从对教学心理学发展的历程梳理出发,进而讨论在教学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中出现的教学是技术还是艺术的性质问题,并对技艺交互的认识取向进行分析,旨在对教学这一复杂活动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从而对教学心理学研究进行一些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公共心理学目标存在的缺失、学科的性质、任务和高师学生的成长需要等方面对团体辅导应用于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就教学中班级团队建设和团体辅导活动设计进行了实践探索,最后就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与反思.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初中阶段重要的通用课程,对于学生而言语文的学习贯穿了学生学习经历的始终。语文是以汉语为承载的学科,是语言的学科,是最能反应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推广,教育改革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对于语言即语文知识掌握能力与运用能力的教学,而现代语文教学要求在从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思想,从情感层面开展教学以影响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与人文素养。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谈一谈如何在新课改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0.
刘雪珍 《科教文汇》2007,(12X):40-40,54
针对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公共心理学目标存在的缺失、学科的性质、任务和高师学生的成长需要等方面对团体辅导应用于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就教学中班级团队建设和团体辅导活动设计进行了实践探索,最后就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与反思。  相似文献   

11.
情感教育是贯穿整体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健康发展人才的需要。学校体育有效实施情感教育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爱憎分明的立场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了更好的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实施情感教育,体育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加强自身情感修养,确立新的教学目标,利用体育教学以及各种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学生为本,在开展和实施体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对学生进行情绪疏导,形成健康的心态,通过体育教学的有效手段,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就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而言,它通过与专业技能的结合,让体育这一学科具有更强的应用性,促进他们的成长。目前高职体育教学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师生角色颠倒,学生主动性难以发挥、教学方式机械,无法彰显学生个性等,因此必须要坚持人文主义的人文观和知行合一的哲学观,让学生感受自我价值的实现。尊重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造,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高职体育教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南 《今日科苑》2008,(4):265-266
从心理学角度,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探讨了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情感教育是贯穿整体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健康发展人才的需要.学校体育有效实施情感教育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爱憎分明的立场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了更好的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实施情感教育,体育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加强自身情感修养,确立新的教学目标,利用体育教学以及各种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学生为本,在开展和实施体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对学生进行情绪疏导,形成健康的心态,通过体育教学的有效手段,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论在我国尚处在构建之中,对其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学科体系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本文从科学学的角度探讨了体育教学论的学科特征,提出体育教学论具有学科性、体系的独立性,属性的偏属性和师范教育性;并从学科研究对象的角度初步分析了体育教学论与教学论、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心理学、体育教材教法这几门相邻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6.
赵红新 《科教文汇》2008,(29):188-18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能善于拎制自己情感的人,拥有更多的成功机遇,较易做出成绩。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7.
孙磊 《今日科苑》2010,(18):54-54
体育教学的情感,是指教学双边活动中所产生的与个人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传授和培养,而且更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知、能、意、行的结合,它与体育专业技能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促进。体育教师要充分把握体育教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健康观以及积极的情感世界。要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情感教育因素,形成良好的情感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陈希 《科技风》2011,(16):216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思想解放、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强、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快,但都任性、自我约束能力差、意志比较薄弱、经不起挫折和失败。因此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的能力,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教学的关键之一。体育教育过程是一个能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综合活动过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体育教学,它的实践性、集群性和互动性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当前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中某些现状进行分析,并参考了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心理机制理论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凭借笔者近年的教学经历,对于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0,(12)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与深入,素质教育发展受到更多的重视。小学体育是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小学的学生而言,体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但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去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