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打破了逻辑一语义学的真假崇拜,赋予语言“以言行事”的功能。然而奥斯汀通过引出“严肃/不严肃”的二元对立,又将无法有效述行的虚构话语给边缘化了。德里达以解构主义惯有的游戏式作风,颠覆了这一组等级对立。他对非严肃虚构话语的关注,对意义开放性的强调,呼唤着人们重新审视文学这一边缘话语。  相似文献   

2.
非虚构文学成立的关键在于非虚构创作者承认作者的文字能够再现现实、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用文字再现的现实,这是非虚构得以区别于虚构的两条界限。米勒在《共同体的焚毁:奥斯维辛前后的小说》一书中,将体裁上存在非虚构与虚构争议的四部作品《辛德勒名单》《黑犬》《鼠族:一个幸存者的故事》及《无命运的人生》都归在虚构小说这一类别之中,有意忽视这两种体裁的对立,消除它们之间的界限。受德里达的影响,米勒解构界限的原因在于:非虚构创作对象的不可再现性及作者主观性的存在会使非虚构内部存在巨大的悖论,读者的“非认知性”阅读行为也会使文学作品难以被看成是社会的、物质世界的映像。但米勒没有否认文学作品见证大屠杀的可能性,他虽拒绝记述性的再现行为,但鼓励创作者以运用文学技巧的施行性作品进行见证,从而瓦解读者不愿直接面对大屠杀的心理,化解使用陈述话语描述集中营时所遭遇的质询窘境。  相似文献   

3.
孙帅 《教学与研究》2023,(6):107-114
西方“民主-威权”二元对立话语的生成过程,展现了西方以偷换概念的方式争夺民主话语权,企图把“民主化”转化为“西方化”的过程。这一话语既存在鲜明价值诉求,又存在强烈的政治诉求与利益诉求,其暗含的民主转型诉求是在遮蔽经济基础的前提下,企图以唯意志论的逻辑,实现对他国的政治蒙蔽。其话语既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又存在“不当二分法”的形而上学悖论,还存在价值原则与事实原则的二元对立。西方民主话语遮蔽经济基础的根源性问题,虚幻地站在上层建筑与价值理念的道德制高点进行合法性与非法性的判定,必然会面临逻辑建构与现实实践的悖反困境。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后殖民主义批评家赛义德的著作《东方主义》标志着后殖民理论的自觉和成熟。在这部著作中,赛义德运用了后结构主义理论家福柯的知识一权力话语,指出了东方主义与政治的关系,揭示出东西方二元对立观念是人为构造的,是西方虚构出的一种“东方神话”,其实质是帝国主义霸权的产物。这部著作的主要观点是反对本质主义,批判东方主义的文化霸权,具有明显的文化政治批判性。通过以边缘话语去面对中心权力话语,提倡一种多元文化主义,坚持各民族文化的独立、平等,和文化问的交流、合作,从理论上成功地解构了东方主义的东西方中心——边缘二元对立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蒲松龄有意无意选择历史性话语进行叙事,流露出用虚构叙事接入历史叙事的企图。从现代叙事学理论来看,《聊斋志异》在叙事话语的选择,“异史氏曰”对“太史公曰”的刻意模仿,花妖狐魅的虚构叙事空同和叙事的寓意等四个方面体现出“以文入史”的叙事策略。搜罗散落在《聊斋志异》花妖狐魅的虚构叙事世界里的生命痕迹,可以窥见蒲松龄吁唏感慨、聊以托寄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6.
《一间自己的房间》是弗吉尼亚·伍尔芙女性主义思想具有代表性的杰作,它不仅对父权制文化给予了尖锐的批判,而且还突破了理论话语惯有的表述方式。伍尔芙以女性的、不确定的“我”作为话语主体,以虚构、隐喻等文学性的话语方式来建立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使其开创性理论成为后现代女性主义勃兴之源。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术界对虚构话语的交际性问题存在着不同观点的争论。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斯塔尔内克的信息共享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等论证了虚构话语产生交际性的前提和条件,支持虚构话语具有交际性的观点。通过分析某些具体实例把虚构话语的交际性与虚构语句的真值判断问题联系起来,可以说明在虚构话语的交际过程中,作者和读者的共享信息可以为判断虚构语句真值提供一种语用依据。  相似文献   

8.
塞尔、科里、科恩等人针对虚构话语是否是一种言语行为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理论解释,本文通过分析这些理论在解释虚构话语的言语行为时各自存在的一些缺陷,并运用奥斯汀和塞尔对言语行为的定义和划分,批驳了否定虚构话语是言语行为的观点,同时试图对虚构话语是何种言语行为做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9.
现代关于文学的虚构本质说十分流行,这无形中纵容了作家们在虚构与想象上的冒险甚至是胡编乱造,导致文学虚构与想象的品质有下滑之虞。对此,本文主张文学虚构和想象应该有一定的限度,有其方向和目标。因为作家创作会有意向性,读者接受也会有“可能”和“可信”原则。严肃文学有其深度目标,不同的文学类型或创作方法也有各自的规则或惯例。为了进一步提升虚构与想象之品质,作家们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或努力方向,比如审美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10.
宗璞的《红豆》产生于建国以后文艺思潮短暂解冻的“鸣放”时期,作者大胆的把笔触深入到爱情——这一文学表现的禁区,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但是由于它处于“文学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泛政治化语境中,作者仍然陷入了把革命和恋爱对立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主人公在文本中做的价值选择,从深沉意义上反映了启蒙话语与革命话语之间复杂的不可调和的对立与冲突。  相似文献   

11.
在看待通俗小说问题上,后现代主义不再像古典主义那样把通俗小说当作严肃小说的附庸,也不再像现代主义那样压抑通俗小说,逼迫其作为“地下经典”在读者中间广为流行,而是开始正视通俗小说的存在,试图消除通俗小说与严肃小说之间的对立,把通俗小说看作是一种以人为创作主体的以“大众”为阅读客体的“类型”小说。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的本质是一种夺取和巩固政权的工具。在指涉政权的合法性与执政的正当性方面,民进党逐步形成了“民主话语”“本土话语”“台独话语”“反中话语”为核心的一套系统的意识形态论述。通过制度与“法律”、大众传媒、教育等核心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争夺,民进党创造了意识形态话语的有利生产条件;通过概念生产与二元对立的话语修辞,民进党掌握了意识形态话语的认知与意义阐释规则;通过悲情叙事与恐惧诉求的话语传播策略,民进党掌握了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心理认同机制,由此逐步夺取和确立意识形态话语权优势。对台湾政治生态和两岸关系也造成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精神的饥饿与生命的艺术家--鲁迅与卡夫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夫卡和鲁迅的创作都触及了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变,即以一种嘲讽话语模式瓦解了这之前的英雄话语模式,建构了以荒谬虚无为底色的怀疑型话语程式,展现了在社会文化变革时代人类的困窘生存状况。同时,引入寓言的形式揭示个体与环境对立中本质的悲剧感:生命中最根本的痛苦来源于精神的“饥饿”———文化的无所依傍,而“饥饿”带来的绝对的孤独使得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更加紧张,进而陷入无助的“失语”的痛苦之中。尽管作为小说家的卡夫卡和鲁迅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在创作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却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阐释了这一世界性的文学主题  相似文献   

14.
刘兴伦 《文教资料》2011,(18):66-68
文章阐述了把追求“艺术真实”的“虚构”引入追求“合适真实”的中学生作文教学的原因,并对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虚构”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纵向话语”即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存在着主客对立的对话关系,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控制着课堂的话语。这种对话关系呈现出灌输式教育固有的特征。一、关注:教师“纵向话语”的病态表现为进一步分析教师纵向话语的表征,探寻教师话语权的症结所在,笔者对市区内28节语文课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根据纵向话语的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双性同体”的诗学:理想抑或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性同体”是女权主义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女权主义者对这一概念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均直指菲逻各中心主义。以弗吉尼亚.沃尔夫和克里斯塔.沃尔夫为代表的女性诗学将其设立为消除性别对立的完美理想,而伊莱恩.肖瓦尔特则认为,抹煞了性别差异的“理想”已经落入了男权话语的陷阱。  相似文献   

17.
Kate  Fox  燕南 《英语沙龙》2009,(1):56-57
幽默和搞笑是英国人经常使用的主要社交应对手法,但在葬礼这一正式的悲情场合就都不合适了。不仅幽默要大受限制,而且一般情况下忌讳的“较真”,这时却需要积极鼓励。人们要对失去亲人的家属说些严肃、认真、发自内心的话,如果自己是死者亲属,对别人的致词也要以严肃、认真、发自内心的话语来应对。  相似文献   

18.
海登·怀特说过,历史在本质上是一种话语虚构,这与小说没有两样。这一观点在提醒我们,科学知识和能力的叙述或者演示本质上还是话语的演绎  相似文献   

19.
在不断变化的文学写作格局下,作为商业畅销小说作家海岩,保持着一种独有的话语表述立场.这个立场既不是政治性的国家意志,也不是一味追求世俗趣味的审美系统.而是借用人民话语的严肃理想,有效地发挥了类型化通俗小说的活力,运用“时尚”制造了一种当代的都市“崇高”,由此反映了时代大众对文学的述求和情绪,也显示出“适者生存”的一种写作经验  相似文献   

20.
女性叙述声音是女性意识和表达方式的结合体,“半自传体”个人叙述声音真实地虚构了叙述者、作者、主人公三位一体的客观自传和精神自传,体现了女性写作对话语权威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