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马鑫 《甘肃教育》2014,(18):69-69
正体育课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体育技能,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感知能力及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在体育课教学中,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而"课课练"是《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它正好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有重要作用。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课课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教学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耍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姜鹏 《教育教学论坛》2013,(47):188-189
"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记录学生过程与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并自我反馈的"菜单"化设计。体育课采用"活动单"教学具有很多优点,让学生在"活动单"的引领下去探究、去有目的有方向地锻炼,让体育课也具有实效性。在体育课堂的各个环节贯串"有目的的活动"的思想、贯串期待的心理,体育课,让学生想到的不再是只是无聊地在那儿随便玩玩而已。  相似文献   

8.
体育课"自由活动"体现了学生的自然天性"玩与创造性玩"的无限价值,它是正规体育课无法替代的运动锻炼形式。体育课适当安排一定的"自由活动",让学生根据爱好和身体情况,体验自由活动的乐趣,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思考能力和克服困难能力都有极大的好处。当然,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正规体育课。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地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体育课当然要让学生"动"起来,可是现在体育课的状况却是喜欢"动"的学生并不多,每次体育课总有很多学生不愿意去操场,"肚子疼"的病假特别多。学生的反应是:课余作业太多,体育课也没意思,不如请假在教室做作业。也有的学生是"懒",每次体育课一开始的准备活动就懒得动,跑上两圈热身,就有大串掉队的现象。学生的身体素质不高,活动量根本上不去,学生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因素使得体育课已经无法正常开展。"动感  相似文献   

12.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厌学似乎只会联想到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其实在小学生中不仅各门文化课的教学中有学生厌学的问题,就是体育课同样也有"厌学"的现象.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上看,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活动的人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体育课的游戏环节中,学生是那样开心、那样投入的情景.由此可见.小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小学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小学体育教学的关键是如何激活课堂气氛,以下谈几点个人的拙见.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学生自我练习、验证、评议以及自主学练的过程;也是课堂上学生通过自我探索、自我锻炼、并在品尝失败和挫折中领会成功的意义,激发"我要学"意识的需求过程。一个学生是否愿意参加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赵晓亮 《教师》2010,(5):104-105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锻炼的过程,也是思想教育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科学地、有计划地上好每节体育课,发挥体育课的教育意义,让学生身心得到最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三段式"教学模式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熟悉的,然而传统式的"三段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在传统"三段式"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因此体育教师就要在课下多花时间,思考以怎样的方式促进体育课的高效进行。而在体育课中合理安排游戏教学则能让学生更喜欢上体育课,也是新时期对传统"三段式"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体育是向学生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养成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道德、意志品质的教育。当前,提高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十分必要,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1.升学率影响着体育课。学校一味追求主科的质量,忽视了体育这一门课程的正常开展,体育课被视为"副科"。家长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也不重视甚至反对。此外,学校体育教师的地位也偏低。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学生公共体育课选课从众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众现象"是指在集体活动中,少数人的认识或行为不由自主地趋向于与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在体育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因环境、器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个别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常常与老师的要求存在着差距,往往容易导致某些消极因素的出现.通过对我校2006级大学生公共体育课选课过程的走访及座谈,并发放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在体育课选课过程中存在从众现象,并提出建议:加强学生的辨别能力;努力提高和强化班级凝聚力;切实注意班级舆论影响;加强对开设的体育项目的宣传;减少大学生选课过程的从众现象,从而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体育课不仅仅是教师组织活动,领着学生在操场上玩,也要讲究课堂效率.体育课不同于文化课之处在于体育课是户外活动,学生的注意力更加分散,不可能一直聚精会神听老师的讲解.所以,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要多组织活动,用活动强化本节课的重点.体育课高效课堂的构建主要有三点,即:课前的准备要充分,课堂管理要到位,课后的评价要合理,使课堂紧凑而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