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高校学生成为创新创业的主要群体。在双创背景下,学生群体的双创活动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的大局。而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成败,取决于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品质的强弱。高校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品质的重担,有必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着重分析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育构建的意义,论述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原则,提出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学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高校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学生会社团的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高校学生干部管理的困境。基于胜任力模型,提出高校学生干部所需要具备的胜任力特征,并基于此胜任力模型从选拔、培养和考核方面提出完善高校学生干部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职农民创新创业培训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创新创业背景下,加强对农民群体的创新创业培训与指导,对于推进农村发展、农业创新、农民创业,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具备职业技术培训、校企合作等优势,应提高认识,把握机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有效加强农民创新创业培训开发。在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整合校内外培训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以创业意识、创业理念、创业知识和技能等为主的培训内容体系。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形成培训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有效的培训,加强和促进创新创业型农民的教育与培养。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组织在传承学校文化、引领思想与管理服务育人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从学生组织的历史形成来看,现代高校学生组织源于高校发展,实质是高校治理的需要。从学生组织的演进过程来看,实则是现代高校学生心理、个性变化的表现。本文指出,新时代学生组织要结合学生特点主动融入学校发展;高校要加强学生组织对学校重要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咨询权、表达权;把握自由与权利张力;配强学生组织指导老师,创新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不断加强学生组织内涵建设,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体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破解当前体育大学生就业难的必要手段,也是体育产业发展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的宝贵财富,可以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和载体,创新创业教育也可以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亮点,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体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建立特色鲜明的管理体系和多维立体的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开展基于素质拓展的创新创业竞赛,加强基于专业特长的社会实践.旨在为体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干部管理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在传统的高校学生干部管理模式中,各级管理部门相对独立,缺乏沟通交流,同时由于学生干部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优化的学生干部管理模式促进了学生干部之间、管理部门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改善了学生干部的培训与考核激励措施。创新的组织模式和对策为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增加正能量,有效地鼓励学生干部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  相似文献   

7.
创新创业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的促进因素,但是,创新创业需要具备诸多的背景因素,而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发展基础,在有准备情况下的创新创业,是达到创新创业水平提高和充分实现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不断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创新创业政策落实和推进的主战场,高校学生党支部汇聚了广大拔尖学生人才,理应成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推动学生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鉴于此,本文客观分析了依托高校学生党支部平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党建工作有机融合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全国高校正顺应时代潮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但从整体上看还不够完善.本文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以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策略,并就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共青团作为最贴近学生的组织,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应该具有思想教育职能、组织服务职能以及实践创新等职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共青团在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中其职能却往往难以发挥出来。本文将简要介绍共青团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地位和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共青团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职能的对策,希望对高校学生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媒介文化生产中的偶像制造与消费及其媒体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历史时期,媒介文化生产中的偶像制造与消费随着社会的转型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诸如驳杂化、泛俗化与媒介化,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自然和当下的社会及其人们的心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大众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在偶像的制造与消费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大众传媒所秉持的社会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发现,大众传媒对青少年价值观、消费观、审美观、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要采取加强媒介监管,提高媒介信息质量,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等措施,发挥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实践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以推陈出新的自然规律向前发展的。大众体育也是遵守这一自然规律而向前发展的。随着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的繁荣发达,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更新改变,大众体育将走向大众竞技体育。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大众体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众文化尤其是大话文化解构和重构了包括《水浒传》在内的文学经典作品。大话文化对《水浒传》的解构、仿写、戏拟、拼贴、混杂、戏说甚至歪说、恶搞等本质上都是当代文化消费主义在经典诠释过程中的反映和体现。人们从大话文化的视角对文学经典所作的阐释和改编,也是《水浒传》等经典作品在当下的一种存在方式,有其时代的合理性,所以不宜完全否定。当然,恶搞经典也带来了负面作用和不良影响,为了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应该对文学经典的"恶搞"予以理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全面健身,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这是《全面健身计划》的基本思想。对健身活动中的选择健身内容、方式和手段进行了研究,而且还涉及到科学地确定锻炼地点、锻炼时间以及运动量等相关健身理论和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对科学健身理论的认识,认真研究科学健身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论世界群众体育大会对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际奥委会的三大会议之一的世界群众体育大会,在影响力日益扩大、重要性日益提升的背景下,通过对其历史沿革、对世界群众体育实践的指导以及中国北京成功申办2011年第14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意义的研究与探讨,探寻世界群众体育大会对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启示。发现世界群众体育大会在创办意义和会议主题等方面对世界群众体育的发展以及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指出中国在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过程中,要厘清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要明确实现群众体育强国的目标;要利用世界体育大会平台,加强与世界体育的交流,促进世界群众体育的快速和谐发展;政府应以人为本,不断发展和完善群众体育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奥运会、大众媒体和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之间,奥运会进入国家主导下的时代。总结了大众媒体、群众和运动员在国家主导下的奥运会上的特征;并梳理了大众媒体在影响国家投资奥运会上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上海全民健身发展报告》蓝皮书提出,2010年全市体育人口达到70%。为提高体育人口,本文提出在全民健身活动中首选力推武术。把武术作为全民健身首选力推项目,既符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要求,也是因为武术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的价值、易于普及的优势、全面锻炼的功能和根基深广的大众化基础,是提高体育人口的一条捷径。为此,首先要端正理念,改变发展武术运动就是为了申奥的功利观念;其次要从娃娃抓起,把武术纳入学校的必修必考课目中;第三要从大学抓起,让大学成为武术大众化的基地;第四要从群体抓起,加强对武术群体工作的支持和指导;第五要从科研抓起,整理创编大众化武术套路;第六要从市场化抓起,让经济驱动武术走上大众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动损伤一直以来是运动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损伤成因研究相对较少。方法:采用文献 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等,对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损伤成因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大众体育损伤成因 主要是准备活动不足、缺乏自我保护等,竞技体育损伤的成因主要是激烈的对抗和疲劳等。结论:大众体 育运动损伤的成因较为单一,而竞技体育损伤的成因较为复杂,受伤程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职业足球和大众传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互动是二者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足球与大众传媒应当正视互动中的问题,在彼此合作的基础上共同解决,进一步促进二者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