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栋梁 《初中生》2015,(34):30-33
一 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习,染黑了池水.后来在更换写字的木板时,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和议论深刻.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时的作品.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的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禊”.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在兰亭河边修禊.大家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相似文献   

2.
王羲之从小就喜爱练字,他7岁时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他集中精力刻苦勤练,日有长进,不到三年已经是笔力沉劲,顿挫生姿。在琅琊太守举办的书法赛会上,一举夺魁,震惊了方圆百里的书法名家。一时间,赞声不断,贺客盈门。刚满10岁的王羲之,在这种情况下,也不禁飘飘然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要提高低年级写字教学的质量,教师除了要具有过硬的写字基本功和指导学生写字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必须有科学的教学模式,有正确的路子。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写字要求,教学中,我是从以下三方面操作的。一、多法并用,激发兴趣如何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写字的兴趣呢?教学中,我给学生讲大书法家练字的故事,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练字墨染池水、笔力入木三分,颜真卿、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记叙了我国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练字刚刚有点名气就骄傲起来。后来虚心听取了老婆婆的帮助,认真改正错误,虚心好学,刻苦练字,从不间断,终于成了一位大书法家的故事。 本课属于“良好意志品格教育”范畴。贯彻《大纲》教学要点中年级第17条中“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  相似文献   

5.
王羲之从小就喜爱书法,7岁时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他练字心力集中、刻苦勤奋,长进很快,不到3年,已见笔力沉劲,顿挫生姿,方圓百里颇有名气。赞扬声中,年纪方少的王羲之有些飘飘然起来。有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里宾客济济一堂,生意兴隆,可是,铺门旁的对联“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及横匾“鸭儿饺子铺”却写得十分呆板,没有一点功力。王羲之暗想:这笔字太差了,只配在小店铺门前献丑,贴在这里太不相称了。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因其不同的贡献而被人们尊称为圣火。以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就是其中的一位。王羲之,字逸少公元321年出生在琅邪(今山东临沂)一带,定居在会稽山阴县(现浙江绍兴)。他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王羲之从小勤奋好学。成年之后仍然刻苦不懈。至今在浙江和后来旅居过的江西一带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王羲之从小勤奋好学,七岁时就跟着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十二岁时已显出功夫。那一年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拿出来偷偷阅读。王羲之的父亲也是晋代有名的书法家。…  相似文献   

7.
入木三分     
我国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被人们称为“书圣”。王羲之练字很刻苦。他家屋后有个池塘, 由于他常常去洗毛笔和砚台,时间一久,碧清的池水被染得黑黑的。无论休息还是走路,王羲之心里总是想着字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2014,(5):14-14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他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  相似文献   

9.
入木三分     
曾有同学问入木三分的来历。这是一个比喻分析问题十分深刻的成语,它来自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功力很深,博采众长,却自成一家,数代人都称誉他为书圣,至今有不少他的书法真迹和拓本流传世间。  相似文献   

10.
柳公权练字     
柳公权是我国唐朝著名书法家。他从小练字,进步很快,常常得到老师的夸奖、同学的称赞。他经常和同学比赛,看谁的字写得好。有一天,一个卖豆腐脑儿的老人路过,他放下担子好奇地看孩子们练字。柳公权递过自己写  相似文献   

11.
入木三分     
<正>【释义】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语出】唐代张怀瓘《书断》:"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人物】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因为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现今,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  相似文献   

12.
刘传德 《教育导刊》2006,(12):48-48
12.王羲之教子依缸习字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山东临沂人,出身于名门世家。他具有雄辩的才华,曾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公元355年王羲之辞官归隐。王羲之喜欢山水,能诗善赋,尤其是写作散文,颇具匠心。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堪称脍炙人口的佳作。王羲之精通书法,尤其擅长隶书,是我国古代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他早年曾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随张艺学草书,向钟繇学正书。王羲之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推陈出新,自成一家,为历代书法家所效仿,成为楷模,影响极大。同时,王羲之还是东晋著名的山水诗人之一。王羲之有个儿子叫王献…  相似文献   

13.
柳公权练字     
柳公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他从小练字,进步很快,常常得到老师的夸奖、同学的称赞。他经常和同学比赛,看谁的字写得好。  相似文献   

14.
<正>以例代论、概念不清作文示例及诊断常言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个人的言语可以体现他的内心独白以及他的品格,一个人的作品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性情、一个人的价值。小时候,大人们常教我们要好好练字,这不仅锻炼你的耐心,更多地能去除你的浮躁,只有内心是平静的,你才能认真地练完它。书画同样能反映一个人的情操。你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遒劲有力,入木三分。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毅力有决心的人,他坚强,他刚毅,那么他书法的遒劲有力、入木三分的特  相似文献   

15.
<正>钟繇(yao)(151—230),字元常,今河南许昌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钟繇从小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史上记载他潜心学习书法三十余年,手指能把棉被穿出洞来。他练字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场合地点,有时间就写,有机会就练。与人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就蹲在地上写字。晚上睡觉,就用被子作纸张,结果时间长了被子给划了个窟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辅导》2010,(32):F0002-F0002,F0003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从小在父亲王旷,叔父王廙的启蒙下刻苦学习书法,七岁便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勤习书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世称“书圣”的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书法珍品,他们的作品无不令世人瞩目。然而,王献之之所以能成为世人瞩目的大书法家,不但得益于他小时候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他刻苦努力的学习习惯,更与他的父亲,有着重要的影响。王献之小时候由于受父亲王羲之的影响,非常喜爱书法,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书法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王献之有点得意,认为自己再有几年就可以学成了。可是,当他把自己的书法作品拿到父母面前时,母亲看了一眼,说:“你的水平还差得远呢!”王献之急忙问父亲:“那我再练…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2014,(8):14
正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他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看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热闹非常。尤其是门旁的那副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功夫。王羲之看罢,心中暗想:这样的赖字,也配写匾?又一琢磨:"经此过不去,知  相似文献   

19.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琅琊临沂人(今山东临沂),是我国唐王朝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他“博学,工辞章。……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中国名人大辞典》),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大书法家和革新家。他既继承了魏晋以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艺术成就,又吸收了其他各书法家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开创了我国书法艺术一崭新的书体,  相似文献   

20.
笔墨冢池     
笔冢:埋笔的坟丘。墨池:洗笔砚的池子。这个掌故源于几个古代书法家的故事。“笔冢”讲的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故事。怀素(公元725—785年),僧人。字藏真,长沙人。好饮酒。每兴到运笔,作狂草,如骤雨旋风,飞劲圆转。对后世影响很大。当然,他的成就是苦练得来的。他自幼酷爱书法,广求遗编绝简,刻苦练习。他在住处广植芭蕉,以蕉叶代纸练字。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