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必读”和“实用”为特征的服务类新闻,正在成为现代报业,特别是以都市读者为主要发行对象的都市报的“拳头产品”。探讨服务类新闻的采写及编排规律,根据市场需求、读者需要和传媒的地域特点,打造读者认可的“服务品牌”,做好做足服务类新闻,被普遍看作是都市报的成功之道。 全些、再全些 所谓服务类新闻,是指那些注重发掘沟通社会、服务读者物质和精神生活、尤其是衣食住行的  相似文献   

2.
在媒体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为抢占新闻资源,以独家新闻吸引读者眼球,在新闻市场中构建新闻品牌,新闻媒体纷纷把目光聚焦在了新闻策划上。新闻是用事实来说话的。搞好新闻策划最关键的,是通过策划进一步升华新闻事实的精髓,凸显媒体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以新闻的真实性、人性化、  相似文献   

3.
让经济新闻充满魅力!越来越多的读者发出这样的呼唤。有读者曾感慨地说:如果看经济新闻能像看社会新闻一样轻松,像看小说一样有趣就好了。当然,经济新闻不同于小说,但是,新闻的重要、及时、新鲜、真实等特性往往比小说更能吸引读者、震动读者,这就是新闻特有的优势。因此,作为一个报道经济新闻的记者,应该学会运用新闻这一优势,认真研究经济,研究生活,研究读者,在经济新闻的判  相似文献   

4.
社会新闻以可读性强而成为平面媒体吸引读者、扩大读者率的主要内容之一,从日前各个城市平面媒体新闻竞争的态势来看,这种趋向会更为加重,甚至为单纯吸引读者眼球,片面追求可读性而不惜过甚投入近乎泛滥。如果片面理解可读性,不准确判断读者的接受程度,不考虑这类新闻产生后果的危害性和对社会的负面作用.势必让社会新闻走入误区,陷入一味猎奇,[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汉藏新闻翻译工作受众面较小,所以它必须以读者为中心设计规划新闻翻译流程,体现特殊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将新闻内容用藏语形式原汁原味地表现、传播出来。本文以读者为中心,简单探讨了汉藏新闻翻译的价值意义,指出其新闻翻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翻译工作中的一些实用性对策与技巧。  相似文献   

6.
赵秋实 《记者摇篮》2004,(4):23-23,58
导语不是对新闻简单的总结.不是笼统地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它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事实和亮点.它将新闻关注集中到一点上。好的导语体现的是新闻事件中最有意义的和最有新闻价值的要素。导语写得精彩.就能抓住读者,否则读者就溜掉了。  相似文献   

7.
王民 《当代传播》2004,(3):91-92
自20世纪90年代后,新闻的娱乐化逐渐成为一种潮流。香港的自由经济及长期的经济繁荣,读者有很强的娱乐需求。这种需求刺激了报纸生产娱乐性的新闻产品,东方日报还将官方新闻软化,以娱乐新闻及市民新闻赢得读者,发行量居于香港报纸前列。明报、成报等香港报纸,细心考虑读者需要,对官方硬新闻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是一种议论与新闻两种文体结合的边缘体裁。它源于议论文,在报纸以政论文为本位的时代,新闻评论重“评论”而轻“新闻”。随着全球新闻事业的发展,报纸逐渐由“以政论为本位”转入“以新闻为本位”,新闻性逐渐得到加强。新闻规律强调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要求新闻评论以新闻事实为依托,追求信息量,以鲜明突出的新闻性吸引读者的注意。新闻性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表现是,立论以新闻为主要根据,其他材料,包括取自于史实的材料,仅为旁证。  相似文献   

9.
在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品种中,以“亲历记”“目击记”形式出现的军事新闻作品占了很大的比例,我们不妨把这种以作者的亲身经历、现场见闻写成的新闻作品叫作亲历性新闻。  相似文献   

10.
现在,很多读者不爱看我们的报纸,大量的一般性的新闻充斥版面,不少新闻含量很少的甚至毫无新闻价值的报道,只是满足了极少数读者的需要,与一般读者距离很大,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浪费了新闻资源,更重要的是疏远了与读者的关系,不能很好地占领市场。只有千方百计地对那些大量存在的一般性新闻进行提升和打磨,才能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报道质量。这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新闻稿件的质量往往是以题材取胜的:而一般情况下,重大题材或者是热点、  相似文献   

11.
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写作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在细微之处打动读者,彰显人文关怀的力量。本文论述了如何抓住新闻的细节以提高新闻写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所谓策划新闻,并不是指人为制造出某个新闻,以博取读者的眼球,而是要求报纸的新闻采编人员要有做大新闻和服务读者的意识,将新闻中最令读者关注的,与其息息相关的亮点放大出来,做深做精,形成新闻强势,从而营造出报纸卖点。而这些就需要采编人员具备一双从新闻中挖出好料的慧眼。  相似文献   

13.
刘华卓 《传媒》2003,(9):56-56
体育新闻的策划,重点在竞技新闻、群体新闻和赛事新闻。而这些新闻的策划,根据它的特点,要做好六篇文章。一 竞技新闻 赛前和赛后 当体育比赛烽烟未起之时,不少体育迷就会对比赛作些估计,然后跟报纸的预测作个比较。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地策划,正确地引导,以增加读者对赛事的兴趣,吸引读者对报纸的关注。赛事完了,需要报纸作  相似文献   

14.
廖天一 《新闻窗》2007,(2):86-86
在当今报业不断发展和繁荣中,娱乐新闻已成为报纸,特别是以城镇居民为读者对象的小报新闻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有的愉悦、休闲方式,传播健康的娱乐信息,深受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青睐。办好娱乐新  相似文献   

15.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有人曾提出,新闻标题是“向读者‘出卖’报纸内容的重要一环”。街头报摊上琳琅满目的报纸,头条和报眼位置的新闻,其标题大都以鲜明的新闻事实而醒目夺人。把人们最欲知的最新的事实报道,放在头条和报眼位置,把最能吸引读者的新闻事实做到标题上,以此扩大市场销售,已成为报业的一种趋势,其中体现了实体新闻与实题新闻的鲜明特征与发展趋势。●实体新闻与实题新闻,体现了新闻特性的本质要求,两者有其内在联系,其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报道是这种事实的公正、客观的报道。实体新闻与实题新闻,体现了新…  相似文献   

16.
让形象说话     
新闻摄影是通过摄影手段向读者传递新闻信息,教育和激励读者的一种有效新闻传播形式,是一种视觉新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界接受并实践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报道思想,各家报刊都非常重视新闻图片的运用,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21世纪的到来,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读图时代”,新闻摄影如鱼得水,备受欢迎。然而,我们在为新闻摄影得以迅猛发展而高兴的同时,发现许多报刊刊用的新闻图片非常一般,甚至有的根本就不是新闻图片,新闻信息量不丰富,人物形象蕴含的感染力、震撼力不强,以至于几乎没什么视觉冲击力,不能打动读者。因此,如何…  相似文献   

17.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报纸上的标题既是读者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又是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的纲要,它是新闻作品最简明、最有力的展现,图片与文字一样,同样需要认真制作标题。应当说,标题是图片新闻的组成部分,为新闻图片起好标题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其理由有五:其一,新闻图片具有独立的新闻价值,有了标题可以更好地反映图片的独立新闻价值,有些图片读者往往很难从画面上看出它的独立新闻价值,但通过阅读标题就会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8.
平面媒体以读者为核心,以传播信息为主要目标,随着读者阅读习惯的不断改变,通过摄影图像获得有效信息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新闻摄影质量不高,是多年来存在平面媒体的主要问题。因此在队伍建设时,应以整体思维为基础,全面覆盖新闻产业生产、制作、传播以及读者反馈的各个环节。近年来,业界不仅重视新闻摄影质量,更把摄影队伍建设作为重点事项来落实。  相似文献   

19.
话题新闻.是编者设置特定话题.广泛吸引读者各抒己见的新型新闻形式。它改编者的“一言堂”为编读之间和读者之间平等对话的“群言堂”,适用现代读者既看新闻又评新闻的心理需求,在增强党报的贴近性、可读性.加强党报的舆论引导工作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写出好的新闻作品,甚至精品,是每个新闻作者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目标。所谓好作品,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就是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及其广大读者需要的作品。怎样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取决于多方面的条件,本文试图从价值论的角度,探讨一下新闻作品的价值构成,从而为新闻作者如何提高自己新闻作品的价值,以更好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建议和参考,写作实践上的努力环节和方向。 探讨报刊新闻作品的价值构成,实质上就是探讨在读者(价值主体)与新闻作品(价值客体或对象)间建构起的价值关系中,新闻作品应该在哪些基本方面满足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