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费孝通看来,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呈现出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的法律是有差序的法律,有区别的法律;乡土社会治理模式是一种礼治秩序,通过传统的礼来教化民众与维持秩序,而中国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蜕变过程中,则存在严重的礼法冲突。  相似文献   

2.
宿迁的目的也许是以权力施行某种教化。但教化的手段本身就是反法治我们的一些地方官员们治理社会的时候,常常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完全无视法律,为所欲为;要么做出清官形象示人,以严苛的法律和规范为工具整治民众。在宿迁,今年4月13日,在“铁腕书记”仇和的强力推动下,宿迁市下发了《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历史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中西方新闻媒介与民众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关系模式。中国媒介以“教师”的角色对民众进行引导和教化;西方媒介则以平等的“伙伴”身份为民众提供新闻信息,代表民众行使相关权力。本文对中西方新闻媒介与民众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对比,从历史渊源、经济基础、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朱熹《家礼》具有强大的社会教化功能,按其思想组织的宗族团体能够更好地推行各种社会教化工作。以祠堂为中心的祭祀活动蕴涵着家国一体的社会认同意识,民众在敬宗行为中习得服从国家政治权威与社会体制的习惯与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5.
朱熹《家礼》具有强大的社会教化功能,按其思想组织的宗族团体能够更好地推行各种社会教化工作。以祠堂为中心的祭祀活动蕴涵着家国一体的社会认同意识,民众在敬宗行为中习得服从国家政治权威与社会体制的习惯与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6.
宋代通过旌表孝亲,以宣扬孝道、教化乡民。同时大力倡导累世同居、割股疗亲等风气,引导民众的孝亲行为和意识,从而维护礼俗传统和社会秩序,加强政治统治和对社会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宋代通过旌表孝亲,以宣扬孝道、教化乡民.同时大力倡导累世同居、割股疗亲等风气,引导民众的孝亲行为和意识,从而维护礼俗传统和社会秩序,加强政治统治和对社会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牛永刚 《当代传播》2007,(4):116-117
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民众通过新闻媒介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和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也是现代社会赋予新闻媒介的一种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9.
尹俊星 《新闻窗》2013,(1):32-33
当今时代,民生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作为政府和民众耳目口舌的新闻媒体,民生语境下,如何有效改进和引导社会诟病已久的娱乐新闻,更好地满足民众多元化文化需求,履行引导舆论、教化大众、促进发展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0.
新闻人不仅是社会环境的守望者,还是社会正义与良知的守护者,甚至是发现疗救社会问题的“啄木鸟”.新闻人的生存发展环境与权利保障状况,往往是普通民众社会生活与权利保障状况的缩影.2015年的新闻人从业生态,可以用“挑战”“困境”与“坚守”等词来概括.  相似文献   

11.
媒介权力从正面讲,它既可以成为国家权力的延伸,实现对主流意识的传播,成为社会共识的凝合剂,也可以成为公共权力的监督制衡力量;它既是一种传播文化知识的权力,也是对反文化或消极文化实现控制的权力。从负面讲,由于媒介权力主体的非理性化倾向,导致媒介权力的滥用,表现为放弃文化启蒙和道德教化的社会责任;放弃环境监督和理性批判的社会责任,无原则地操纵或利用媒介;放弃文化理想和艺术创造的社会责任,制造和传播毫无审美价值的庸俗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社会整体结构被资本强势逻辑捆绑的时代主流话语中,文化被残忍地肢解成为了一个与资本、权力、地位等社会精英符号相同质的概念,在传统公共领域中曾被作为底层民众自发培育的草根生存型文化在由资本暴力控制的工业化和商品化消费型文化链辐射下,也注定走向了产业化的草根消费。由此,草根文化的关注主题不再是底层疾苦,而是更符合流行趋势和市场口味的庸俗文化(美其名曰"时尚文化"),草根文化本来意义上对底层民众的生存  相似文献   

13.
旌表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倡导封建礼教,为道德优秀的人树立如匾额、碑石、牌坊等物化标志对其进行彰显和标榜,以美化风俗、教化民众的一种制度.它直观而准确地折射着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导向的有效方式,也是弘扬仁、义、忠、孝、节、廉等封建道德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戎融  吴铁鸣 《今传媒》2016,(12):28-30
随着网络舆论监督的不断发展,广大民众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权力监督和民主建设进行监督.因此,各级政府也在不断地通过多种技术措施和手段来改建和更新网络平台,并促使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网络舆论监督对权力伦理的构建是一个崭新的社会性话题,而且是有着深刻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网络舆论监督和民主权力是近年来兴起的社会现象.那么,怎样合理的用好网络舆论监督这一李双面利刃,如何才能让监督真正的保障民主权力,又如何让网络舆论监督在大的社会环境下对权力伦理进行构建,在这篇文章中将会有一个基本诠释.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先生说过“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家帝王将相之家谱而已。”这些正史,描述的是帝王将相改朝换代的历史,鲜有社会大众的记录。若要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细致掌握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复原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民间社会生活,势必要掌握和利用百姓日常活动所产生的买卖契约、账本、家谱、书信、收据、分家文书等等各种民间历史文书。这些民间文书是普通民众在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与交往过程中为各自切身利益形成的原始凭证、字据、记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民众生产、劳动、社会交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状况的最真实、具体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千百年来,教化一直是历朝历代特别推崇的重要教育方法。古代教化方法多样,礼乐教化是其中很重要的方法之一。戏曲作为礼乐教化的基本载体.被称作”高台教化”,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戏曲具有寓教于乐、雅俗共赏、劝善惩恶的特点,起到劝人为善、化民成俗酌作用。戏曲中的伦理道德成了古代民众生活的价值准绳'这是任何一种艺术都难以企及的。  相似文献   

17.
界定社会新闻,应视其是否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它的出现填补了以普通公众为主角的新闻报道的缺失。由于社会新闻是站在民众的生存、生活角度,从民生视角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因此它的实质,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理念在新闻领域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8.
公民社会理论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正逐渐被传播学研究领域所重视和运用,这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有着密切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媒介技术的普及,普通的民众和民间组织在话语表达上有了更大的空间,这使大众传播与公民社会研究在学术上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在此背景下,大众传播与公民社会研究的理论路径、研究视点及其重要意义也就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共和国的领袖们在对外政策方面,决定打扫干净房间再请客。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矛盾纠结,中国人民不得不面对一扇逐渐关闭的国门。等到中国社会对外完全封闭的“文革十年”,中国当时的极端观念视主流国际社会如仇寇,畏“海外关系”如虎。国家、社会和普通民众,和国际社会的交往长期处于低谷。  相似文献   

20.
牛利利 《档案》2023,(12):25-33
清代陇南秦州和文县的城隍信仰在地方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象征着国家政权统治的城隍在文县文武官的权力争衡中发挥着权力隐喻的作用,他们通过维护城隍庙来争衡地方管理权。其次,秦州地方官出于城隍儒道共祀的性质,将秦州道正司由纯粹的道教活动场所玉泉观改设于城隍庙,城隍庙成为地方官将道教纳入官方教化体系的重要媒介。最后,秦州民众利用地方官对城隍的崇奉,将其与官府之间的约定及官府的批示刻立于城隍庙内,威慑地方官,实现自身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