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作为一名新手教师,成长之路实在短暂。反思从教以来的专业成长历程,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是我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而我的专业发展又反向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短暂的教学生活中,我积极参与了两个有效促进我专业成长的教学比赛,我把它们定义为我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相似文献   

2.
《当代职校生》2009,(7):88-91
你的心事我愿意听 GOGO姐: 你好! 我很喜欢我选择的专业——文秘专业。为了学好心仪的专业,我看了很多专业课书本,也在图书馆借阅和我的专业相关的书籍。每天都很努力地学习。可是为什么就没有效果呢?花了很多时间看的内容,眨眼又会忘,  相似文献   

3.
就业热线     
我是学电子商务的,我们学校是第一年开这个专业,我也是大一的,我想问一下,我的这个专业有必要考研吗?我也不知道我们学校的这个专业是重管理还是技术,我该怎么办?我的这个专业要额外学点什么其他的吗?谢谢首先恭喜你有机会成为你们学校首期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按照我的理解,教育部根据就业率等其它因素考虑,已经开始限制对于中国大学的很多专业的招生了,但是同时,很多大学根据市场需求也新增加了很多专业,所以从这点说,你可能算是抓住了机会。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的确有很多是未知的。比如说你目前就没有机会和本校同样专业的师哥师姐进…  相似文献   

4.
丁磊 《课外阅读》2011,(20):50-51
总是碰到许多大学生问我毕业以后是怎么获得成功的,我说很遗憾,我大学选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我很喜欢电脑,高中时就在苹果电脑上写游戏,自学完了BASIC语言。1989年我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很想选计算机专业,但因父母说计算机辐射大,对健康有害,我就填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通讯专业,被分到了全校最  相似文献   

5.
青春的承诺     
董正东 《中国德育》2010,(10):58-60
意外的开端——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 还记得2007年入学的那一天,天空飘着小雨。当我把《录取通知书》递给几位迎新学姐的时候,她们都笑了。因为我学的是学前教育专业。那时我也很郁闷,因为我是个男生,体形中等,年龄不小了,又无专业特长,却偏偏被调剂到了学前教育专业。我记得在我确定自己已经被录取的时候,坐在沙发上哭了,一夜无眠。  相似文献   

6.
学科教育教师是“教师的教师”,专业自我是调控其行为的内部罗盘,澄清学科教育教师的专业自我事关师范生质量,进而关涉中小学生的培养质量,是教师教育振兴关注的根本问题之一。米德的自我理论认为客我、主我共同生成自我,这为分析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生成机理提供了视角与框架。学术话语、行政话语、同僚话语展现了当前外部环境对学科教育教师专业客我具象的塑造;“夹缝中求生存”“认可与和解”“责任与奉献”从专业困境、专业发展、专业情感三方面展示了专业主我建构。为了促进专业主我与客我的和谐互动,以赋权增能加强协商对话并提升主我统合能力,凝聚教师教育共同体的专业合力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7.
1994年的秋天 ,我的邻居从邮局帮我领来了从湖南师范大学邮来的该校录取通知书。当初我想 ,这里面给我的专业不是物理教育就是化学教育 ,因为我极度爱好这些专业 ,并且填报的也是这些专业 ,一心想在以后的人生日子圆我对自然领域的事业追求和对自然奥秘探讨的梦。当我拆开看 ,里面填写的不是我所向往的专业 ,而是一个非常陌生的电化教育技术专业 ,这下给我全家带来了一个很大的迷团。我爸对我说 :“你先去上上再说吧”,就这样 ,我带着满脑疑团 ,走进了湖南师范大学 ,开始对这个专业的学习。大概在我入校将近一个学期的时候 ,我在系阅览室翻…  相似文献   

8.
张婷 《大学生》2012,(5):47-49
我在美国丹佛大学读的本科,4年换了3不差异巨天的专业:酒店管理、天文、国际研究,还辅修了哲学。我知道,专业的问题,苦恼着中国学生,我想告诉大家,这也同样苦恼着美国学生,美国学生本科平均转专业的次数是3次,每次转专业,我都经历了苦恼、思考、请教、尝试、决定的过程,一次又一次,我发现了自己的真正兴趣,体验到了学习真爱专业的喜悦。我体会到,这个过程也是整个人生不断自我认识的一个阶段,当然,从心  相似文献   

9.
专业“情节”回想起当初那一段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情结”,我却是无怨无悔。一次偶然的选择,让我开始有了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号称“中国第一专业”,这样讲虽然有一些夸张的成份,但恰恰是这种夸张的成份却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这个专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当我跨进这道“门槛”时,我欣喜万分,这个我原本一点都不知道底细的专业竟让我深深地爱上了它。  相似文献   

10.
我爱我的专业我的专业是机加工,我爱我的专业。说起来我与我的专业还有一点家族给与的缘份。我爷爷是个铁匠,从小就听爷爷说:「要想立业,就要学门手艺,挣个饭碗,养家糊口。」那时,我就喜欢上爷爷的行业我考上机加工专业后,从老师那里得到了很多知识,知道了机加工...  相似文献   

11.
紫凝 《中学理科》2008,(12):49-50
高考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去年此时.我已经被中央财经大学录取了。但现在主修的专业并不是我想要学的,因为我当时想不管什么专业,只要认真学就可以了.兴趣可以慢慢培养。填志愿时,我对中财一无所知,只知道它是一所财经类的院校.金融、财政、会计是学校的强势专业.在全国的影响力都很强。按照往年的情况.我的分数根本进不了这几个强势专业。  相似文献   

12.
杨文婷 《大学生》2020,(2):34-35
从2011到2020,从本科到博士,公共管理专业已经陪我走过了近九年的时光。遥记2011年6月刚参加完高考时,我还对大学里各种各样的专业没有特别清晰的认识。报志愿时,我采取了"随波逐流"战略,把当时最热的财经类专业列为主要目标。最终结果并未如我所愿,我被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行政管理专业录取了。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得知结果的我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只用字面意思简单理解了这一专业的含义,哭着跟家人和老师说自己不想学一个每天“复习公务员考试内容”的专业。  相似文献   

13.
我的自述:我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现在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企划部工作。和我一起考入武大的高中同学中有很多人都选择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小琳选择了当年武大全国排名第一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勤雪选择的是排名第三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我所选择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排名第五,小优选择的是行政管理专业。大学毕业一年多了,回想起当初走过的路,心潮仍旧澎湃不已;翻开曾经记录的求学片段,往昔依然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4.
因为家庭贫困,高考时我填报了一所师范院校。这所学校设有几十个专业,填报哪个专业呢,我一时拿不定主意。很想了解各个专业的情况,填报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可是招生资料上没有这方面的介绍。后来,我看到招生计划中有一个“特殊教育”专业,这“特殊教育”是干什么的,我一无所知。于是我就想当然地认为:“特殊教育”会比一般的教育更有学问,会比一般的教育更有发展前途。于是,18岁的我便在志愿表上填写了“特殊教育”专业。进了大学后我才知道,这个“特殊教育”专业并不是特别有学问、特别有发展前途的专业,而是针对非正常智力儿童的教育,所以…  相似文献   

15.
吴强 《上海教育》2016,(7):78-79
在上海教育这片藏龙卧虎之地,让我忆昔谈今,分享经验,简直是班门弄斧。但是,我曾到5所大学求学,涉猎3个专业,职称是大学、中学双份,经历过艰辛的专业发展与转型,相信我的专业成长有"独"和"特"的成分。心系专业,心无旁骛物理,事物之道理也。这是我对物理的本质的理解。它助我谋生了34年,是我专业与事业发展的基石。我是1978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因为喜欢物理,在我报考专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读师范学物理。在大学的三午里,  相似文献   

16.
6月30日 晴 这个星期,初一级部组织学生学工,到实践中心区学专业技术,我的专业是模拟驾驶和电烙画。在电烙画专业我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并且还达到了优秀,也使我懂得了做事要有自信。周三我进入了电烙画的专业教室。首先是学习画直线。开始,我拿着滚烫的电烙铁怎么也不敢下笔烙,心里害怕这"电老虎",可是经过老师手把手地教,我渐渐地不再紧张了。当我自己去练习的时候,不知电烙笔怎么了,一点也不听使唤,老走偏,使木板上有了一个个深黑色的小坑,丑陋极了,真是失败。  相似文献   

17.
若从上大学读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算起的话 ,作为一个电教人 ,我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又到学生三个阶段 ,在这三个小小的人生阶段中 ,《电化教育研究》一直陪伴我左右 ,她为我指明前进的路、伴我走过读书与教书的日子。在短短的电教人生历程中 ,是她在默默地助我成长 ,我也早已把她看作良师益友。1 994年 9月 ,怀着一丝喜悦又带着一丝困惑 ,我跨入了大学校园 ,喜的是我被第一专业志愿教育技术学专业录取了 ,忧的是我对此专业还一无所知。在《教育技术导论》课上 ,老师介绍说教育技术学专业与电教专业指的是同一个专业 ,称谓的不同是因为时代的…  相似文献   

18.
古典 《高中生》2012,(10):7
这个故事是关于我的。我的大学和你们很多人的一样,被规划了。1996年,我的父亲帮我选择了一个我不喜欢的专业——土木工程,于是我进入湖南大学读这个专业。在那年的10月1号,也就是开学后一个月的样子,我刚刚吃完晚  相似文献   

19.
早在高三上学期,我就常在媒体上看到对外汉语教师紧缺的报道。由于我是文科生,又比较偏爱英语,便决定高考时报考对外汉语专业。经过高三一年的努力,高考估分后,我填报了辽宁大学对外汉语专业,最终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走进了这个专业.  相似文献   

20.
刘春花 《大学生》2020,(2):82-84
本科遇到人生导师依旧记得2012年的夏天,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心里的不情愿。我填报的36个志愿里没有一个是计算机专业,却唯独被调剂到这个专业。带着对数学的害怕,对计算机的陌生,对未来所要从事行业的迷茫和无知,我踏入了大学校园,想着读完大一后立刻转专业。大一结束后,我却发现自己逐渐喜欢上了这个专业,也感受到这是一个就业前景很好的专业。随着人工智能的热度不断上升,行业所需的人才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