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晚报是我们国家新闻宣传战线上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近些年来,全国晚报的新闻工作者适应形势发展和读者的需要,在工作中勤奋努力,锐意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使晚报的事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有的同志讲晚报近些年来有三个“猛增”,就是数量猛增、订户猛增、效益猛增。八十年代初,全国复刊和新创办的晚报一共才13家,到1990年发展到44家,1995年,有144家晚报。据统计,这144家晚报的发行量已经超过2000万份。如此迅速的发展,在世界新闻史上都是少见的。从总体上看,晚报发展的形势是很好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新闻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晚报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条件下,晚报如何把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与适应读者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晚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服务?再比如,曾  相似文献   

2.
回到吸引记者赴大连采访的原点——在当前报业竞争的环境下,以大连为样本,回顾"晚报早出"这一似乎已远去的重大话题,重审其在报业发展上的经验、教训以及意义。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是中国晚报发展的黄金期,此后,由于都市报的兴起,晚报的生存空间被侵蚀,一些晚报求存图变,改为早出。根据统计,到2002年,全国147家晚报,已有108家改为早出。由此,近十年来,有关晚报早出的讨论一直持续。从实践中看,晚报早出并非晚报"复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报业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晚报现象”,使我国的晚报由1992年的66家猛增到现在的136家,成为新闻界一大景观.然而,发展速度过快也使得一些晚报理论准备不充分,导致内容结构不尽合理,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读者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需求,因而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探讨新形势下晚报的内容结构,找准晚报新闻报道和专刊专栏安排的方位,对于提高晚报的质量,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西安晚报>是一张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都市报纸,在改革开放前的二十年时间里,在全国晚报类报纸中,一直默默无闻.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给晚报注入了无尽的活力,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安晚报>异军突起,在多次全国晚报评比中名列第五位(前四名依次是<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北京晚报>、<今晚报>.  相似文献   

5.
吴刚 《传媒》2004,(6):40-42
地市晚报的成功因素 地市晚报发展的三个阶段 地市晚报的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创办初期.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晚报以其区别于党委机关报的鲜明风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90年代中期,地级城市逐渐打破一城一报的格局,创办了地市晚报.这个时期,地市晚报定位于日报的补充,供市民茶余饭后休闲之需.由于在经济上没有完全独立,很多地市晚报躺在日报的怀抱里吃大锅饭.  相似文献   

6.
长春:《城市晚报》,24版,于80年代初由吉林日报社创办。《长春晚报》,32版,于90年代初由长春日报社创办。由西安华商集团主办的《新文化报》90年代末创办以后,由于贴近生活,时效性强等原因,如黑马杀出,给长春报业市场以极大冲击,发行量已达25万份,远远超过另外两家晚报。日前从发展势头看,也远比另外两家晚报要猛。沈阳:《辽沈晚报》(省级)24版,《沈阳晚报》24版,《时代商报》16版。两年前华商集团接管《现代老百姓》创办《时代商报》之前,沈阳  相似文献   

7.
我与商子雍     
彭庆杰 《今传媒》2009,(12):86-86
原《西安晚报》总编辑助理商子雍,是我在传媒界的良师益友之一。我与子雍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他时任《西安晚报》副刊部杂文言论编辑。  相似文献   

8.
机关报晚报是承担机关报任务的晚报,始于60年代初。1961年羊城晚报承担了广州市委机关报的任务。以后又陆续出现过西安晚报、成都晚报、南昌晚报等同类型的报纸。但在当时,这种报纸应该怎样办,它和新民晚报、北京晚报有何不同,还不很明确。到1965年,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对当时承担了中南局机关报任务的羊城晚报指出,“它应该办成基本上是晚报的样子”,才开始有了办报的基调。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晚报社会属性和社会用途探讨王晓晶探讨清楚晚报在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属性和用途,将有助于我们在实际运作中有效地防止晚报的用途可能受到的各种歪曲,确保我们办出来的晚报在市场经济中得以“物尽其用”、奉献出应有的贡献。晚报在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属性作...  相似文献   

10.
机关报晚报是承担机关报任务的晚报,始于60年代初。1961年羊城晚报承担了广州市委机关报的任务。以后又陆续出现过西安晚报、成都晚报、南昌晚报等同类型的报纸。但在当时,这种报纸应该怎样办,它和新民晚报、北京晚报有何不同,还不很明确。到1965年,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对当时承担了中南局机关报任务的羊城晚报指出,“它应该办成基本上是晚报的样子”,才开始有了办报的基调。但是,次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把全国所有的晚报都扼杀了。  相似文献   

11.
李林容  陈翔 《新闻界》2002,(5):19-20
市场报的趋同化历程发端于都市报的诞生。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在机关报、晚报二元交织的夹缝中,以开创性的“市民生活”定位和市场化运作理念,实现了报业与市场的对接,变计划经济办报为市场经济办报,构建了中国报业新格局,同时也点燃了中国报业大战的烽火。都市报以全新的理念和市场化的办报行为,优化了计划配置新闻资源的机关报结构和对日报填补式的晚报结构的同时,催生了一大批同质同构的市场报。市场报趋同竞争的几个成因市场报趋同的生成背景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报业的市场竞争逐步取代传统机关报、晚报的行政配置,报纸…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与写作》2008,(4):8-9
新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方汉奇:在19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份晚报出现在香港,是英文的,后又逐渐出现了中文晚报。20世纪初,即1910年,中国内地第一份晚报——《中信晚报》在上海发行。北京出现晚报是1918年,是份商业报纸。从那时起到1949年,北京前后大概出现过47家晚报,其中叫《北京晚报》的有6家,分别在1921年到1939年间创刊发行,存在的时间都很短,  相似文献   

13.
杨岗 《新闻知识》2002,(10):42-44
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是中国晚报的兴盛时期,据统计,全国报纸总发行量和广告总额,晚报占去一半。  相似文献   

14.
《宁波晚报》是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一张综合类的都市报。2003年开始,集团对晚报实行“成本核算,预算管理,基数承包,超额分成”的“新政策”。晚报凭借集团赋予的经营权、分配权、人事权和经费审批权,两年来,在加快内部机制改革的同时,努力把报业经济做大做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2002年全年利润为2700万元,2003年猛增到5200万元,同比上升91%;2004年为6321万元,继续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从集团范围内比较,2003年与2004年,晚报每年上缴利润都占整个集团利润的二分之一;从晚报自身比较,  相似文献   

15.
适应市场经济建立竞争机制武汉晚报编委会新闻媒介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中国晚报近年的大发展,跟它们着力培养优秀人才是分不开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进行新闻改革,优化青年编辑、记者“冒尖”的环境,无疑要遵循市场经济“平等竞争原则”。而“平...  相似文献   

16.
从《燕赵晚报》头版上,突然见到“顾行同志去世”的黑框消息。心中一惊,许多往事在叹息中浮现眼前。“你知道吗?你是我当记者后,第一个采访对象。”这是顾行同志1957年末,闲谈中对我说的,那时,我从《北京青年报》刚调入《北京日报》文艺部。老顾是50年代初,从前门区委宣传部调入《北京日报》的。他刚当记者,就主持报上一个“小红入队为什么难?”的讨论栏目。50年代初,我因《北京儿童》报停刊,留在北京团市委少儿部工作,正抓少先队组织发展中关门主义的倾向。所以,老顾采访了我。1958年3月15日,《北京晚报》创刊。在筹备晚报…  相似文献   

17.
历史进入90年代,晚报,作为一种受欢迎的新闻传播媒体,从1989年的43家,猛增到了1993年末的114家。它不可回避地面临着诸多挑战。 各种传播媒体在竞争中生存,在竞争中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规律。认识分析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正视所面临的竞争和挑战,研究和解决自身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各类矛盾,结合实际作出抉择,对晚报来说无疑是必要也是有益的! 面对来自广播电视和日益增加的各类报纸的挑战,晚报将如何博采众长加强特色开拓进取迎接挑战呢?  相似文献   

18.
一、都市报崛起激活了报业市场 中国的报业长时期内曾经是以党报为主体的一统天下。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事业的向前推进,出现了“晚报热”,全国各地晚报风起云涌,红红火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陡然增长。晚报的兴旺发达,打破了旧的平衡,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各省级的党委机关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步履艰难。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之后,报业也逐步地走向市场。各地省报虽然依靠行政手段保持了一定的发行量,但绝大多数受众分布在广大农村和小城镇,在大城市发行量很少。而当今报纸的运行,越来越有赖于广告收入。广告客户基本上都在大城市里,广告也盯住人口集中的大城市投放,以便于产生宣传效应,促使人们购买。这样一来,各地的省报虽然级别高,具有人才等等优势,但相对地却比较“穷”。因为广告少,远远不及晚报与市报。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以它强大的推动力,使我国新闻事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得到空前迅猛发展。但是,市场经济又以它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无情法则,也在各媒体之间引发了一场空前的激烈竞争。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的激烈竞争中,内陆大多数地市党报不幸渐渐成为了“不适者”,远远被其他媒体抛在了后边。 80年代末,地市党报在地方上“一统天下”的局面便被打破。90年代初,随着电视、广播的普及,晚报、早报的兴起。更从根本上动摇了地市党报的地方主角媒体的地位。接下来没多久,跨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的报业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晚报现象”,晚报由1992年的66家猛增到现在的136家。然而,发展速度过快也使得一些晚报理论准备不充分,导致内容结构不尽合理,不能满足读者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需求,因而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探讨新形势下晚报的内容结构,找准晚报新闻报道和专刊专栏安排的方位,对于提高晚报的质量,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关于晚报的内容结构,我国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