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堡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说:“小孩自愿做的和给自己带来乐趣的事情实际上可能是提前发出他们有这方面天赋的信号。因此,如果父母仔细观察孩子,并发现他们有什么爱好,这是有益的。”小孩在出生头几个月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学习过程,并且形成自己优点和弱点。  相似文献   

2.
德国汉堡的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说:孩子自愿做的和给自己带来乐趣的事情实际上可能是提前发出的他们具有这方面天赋的信号。因此,如果父母仔细观察并发现了孩子有某些爱好,对其成长是非常有益的。通过仔细观察婴儿潜在天赋的信号,父母就能发现他们的天赋并进行开发,使之得以发展。根据专家的研究,婴儿主要具有以下的潜在天赋:  相似文献   

3.
“爸爸妈妈,快看!”你的孩子尖叫着,他要向你展示他刚掌握的每一项新本领———单足跳、翻筋斗、吹口哨等。刚开始时,你可能觉得他很可爱,但如果他无休止地向身边每一个人,展示他的并不怎么高明的本领———或者老爱向他的伙伴们炫耀他有世界上最大的芭比娃娃和玩具火车,你可能就会担心他会惹人厌烦。自我炫耀对三至四岁的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米勒博士说:“它表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和对自己力量的认识正在增强,它就是孩子在宣称———‘看我的!’这是他们旺盛生命力的表现,你的孩子希望你能分享他的激情和欢乐。毕竟,你们会为他在…  相似文献   

4.
0-1岁:天生的音乐家成长阶梯1婴儿对音乐的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即使刚出生,他们就具备了欣赏音乐所不可缺少的听觉能力。这一阶段,婴儿的音乐能力具体表现为:听觉迅速发展;能区别不同的声音;试图模仿声音;会用动作对熟悉的音乐作出反应;对重复的、匀称的节奏有一种天然向往,能感知节奏,体会节奏带来的心理满足;快1周岁时,能尝试制造声音和节奏。宝宝的自画像大人肯定以为我吃吃睡睡,什么都不知道。其实,我对周围的各种声音非常敏感。我喜欢妈妈的声音,喜欢优美的音乐,它们让我感到舒适而安全,而那些又大又闹的声音会吓我一跳,我甚至会猛地松开妈妈的奶头,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正常的婴儿一出生就有听觉,他们对优美的音乐情有独钟。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认为,“在个体可能具有的所有天赋当中,音乐天赋是最早出现的”。)我喜欢寻找各种声音,妈妈总是有办法制造各种声音。刚一听到声音时,我会不知所措。但过了一会儿,我就可以找到这个能发出声音的奇怪东西。我用眼睛盯着它,甚至想抓住它。(找到声源在婴儿听觉发育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如果我们每天和孩子做类似的练习,在出生半个月左右,婴儿就会具备这种能力。)一听到熟悉的音乐,我就会快乐地舞动...  相似文献   

5.
音乐初学者对于音乐的感觉好与否,事关他的音乐学习的命运前途。因此,我们所有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都尽可能的努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往往事与愿违。以致使不少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相继被淘汰,最后只剩下几个所谓的特长生。 果真有那么多的学生没有音乐天赋吗?我认为:否! 我观察了许多幼儿,他们绝大多数对音乐都有着特别的感觉。当一个婴儿在吮吸母乳时,往往是很平静的,但是你如果要放一首节奏感稍强的曲子,他就可能使小腿随着音乐节奏一翘一翘的,表现出快乐感。当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在听音乐时,大人教他打拍子,他也能够打的很准确。这  相似文献   

6.
1979年1月18日,周杰伦在台北出生。从小他对音乐有着极强的敏感,听到音乐就会随着节奏兴奋地摇晃,有时候一边看电视,一边戴上墨镜学高凌风唱歌。3岁的时候他学会了拿录音机录自己的声音。母亲见他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就毫不犹豫地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给他买了一架钢琴。这一年,周杰伦才4岁。  相似文献   

7.
您的孩子有音乐天赋吗?孩子有没有音乐方面的才华与天赋?您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此观察适用两周岁以后的孩子)音乐感受力的早期表现。如在音乐声中会手舞足蹈,面露微笑或入神倾听,哭闹时只要一听到音乐就会安静下来。听觉的敏锐与对音乐要素的特殊辨别力。对不同的音高、音色、节奏有不同的反应,并能准确地加以模仿。音乐记忆力特别好。对于喜爱的歌曲或乐曲主旋律能够在听几遍后即能记住并模仿学唱。对各种形式的音乐表演有积极的要求。表现出较强的音乐表演的欲望,即使在陌生人面前表演也不感到拘束。表演中反映出自发的乐…  相似文献   

8.
《中华家教》2012,(3):31
家长:您好!我们为人父母的有时会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很正常,但可能并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德国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认为: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挑战父母,这将大大刺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在争辩过程,孩子必须运用学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试图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欲望;  相似文献   

9.
1969年,吕思清出生在山东省青岛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在一个科研单位从事文字工作,大学时上过一段音乐师范;母亲年轻时也学过一段时间声乐,但最后报考的却是护士学校。由于没能走上专业的音乐道路,他们对自己的孩子一直寄予厚望。在3个孩子当中,吕思清对音乐的悟性最高。他从小就显示出在音乐方面的天赋(fù)。刚出生没多久,只要一  相似文献   

10.
有的父母喜欢埋怨自己的孩子,责怪声不断,总之一句话:“这孩子不行!”孩子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自信,对自己感到失望,有的孩子就会靠攻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己是一个强者,来抚平自己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因为自己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已经丧失殆尽,所以害怕面对自己的人生。这样的孩子看见他人获得成功便会乏味地说:“那种事真没有意思!”这样的孩子如果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就常常会和自卑的人混迹,一起指责他人。他们更强烈地希望拥有能同病相怜的伙伴。有的孩子则相反,不会去指责他人,但情绪更低落,内心里充…  相似文献   

11.
褒奖孩子,应注意言辞适中。言过其实的夸奖会使孩子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例如,被夸为“小机灵”的孩子,可能会产生“必须获胜,不能失败”的心理压力;或者相反,使他得意忘形,目无他人。而被誉为“小数学家”的孩子,可能会自觉地压抑自己爱好艺术的情趣,甚至有可能会钻牛角尖,深深陷入虚幻的冥思苦想之中。对孩子的天赋要有洞察力。你觉察出孩子有某方面的特长,可多多鼓励他,而不要过分抬高他,鼓励比过分抬高要有益得多。比如对孩子说“你是聪明的孩子,我知道你能够做好这件事的”就比说“你是个  相似文献   

12.
夏晴 《父母必读》2009,(5):110-110
《父母必读》:我问过一些妈妈,是否和孩子玩过音乐方面的游戏,很多妈妈都说,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玩。王甘:很多妈妈都觉得,这个事情做不了,所以要交给专家去做。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活动都和音乐有关。比如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妈妈或家里其他人会抱着他唱摇篮曲;宝宝大一点了,把他放在腿上,一边说歌谣,一边有节奏地颠动,或者玩拍手之类的游戏,这其中就有节拍,  相似文献   

13.
智慧的灵羽     
懒惰画面解读:对于一个靠奴隶穿鞋子的人,第欧根尼说:“你还没有获得完全的幸福,除非他也为你擦鼻涕;当你丧失了你那手的用处后,这一天就会到来的。”哲理赏评:懒惰是活人的坟墓。体验画面解读:第欧根尼曾经向雕像乞讨。当问及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回答说:“体验被拒绝的滋味。”哲理赏评:且在心中栽下忍耐的树,虽然其根是苦的,但结出来的果子却是甜的。反问画面解读:一次,有人带了一个孩子来见第欧根尼,并声称孩子天赋甚高且品行优异。第欧根尼就问:“那么他还需要我干什么呢?”哲理赏评:不要把自己吹得太大,小针一刺就…  相似文献   

14.
杨多多 《山东教育》2004,(33):39-39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当孩子提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时,家长与其迁就,毋宁说“不行”对他(她)更具有影响力。如今周末无人看管的孩子不知有多少,家长外出,本想把他们放到老人家中,当孩子们稍不情愿时,他们便会让步说:“那好,你就自己呆在家里吧!”孩子最初似乎得到一定的满足,但久而久之,便会有被遗弃的感觉。随便对孩子说“可以”,是冷漠与放纵,而酌情说“不行”,才是真正的关心与爱护。父母表现出的坚定绝不容商量,尽管有时会招致孩子的大哭大闹,甚至叫着说:“我恨你!”但孩子正是在反抗的同时,也意识到父母的尊严和权威。孩子需要有一个对立面,才能分出美与丑。如果任由孩子对你挥动小拳头,他们会因没有信息的反馈而永远也分不清是与非。  相似文献   

15.
刘薇 《上海教育》2008,(24):60-60
奥尔夫曾说:“音乐教师的作用不是去鉴定音乐素质的好与差,而是让学生心中的音乐种子去生根发芽。”“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孩子们的思维是千奇百怪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热情和真诚的态度关注学生,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去把握,学生就能创造一些联想的形象来表达,从而来打造一个属于他们的美好的音乐世界,此时,学生就会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了。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俄罗斯男孩的自述:我是一个普通的男孩,这一点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我的父母、祖父和祖母则是另外一种看法,他们说:“季玛是一个非常有天赋、有才能的孩子,他有远大的前程。”我爸爸是一位数学家,因为他酷爱数学,所以把我也安排在一所数学好的中学上学。我的妈妈在青年时代就想成为音乐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没关系,我有儿子。”妈妈经常这么不无骄傲地说。“我也有儿子!”这时候老爸也不甘示弱地说。现在你明白了吧,为什么我在数学好的中学求学,课后还要去音乐学校学习。但是,这还不是我的全部生活。我的祖父…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女儿今年读小学三年级。几年前当她还在幼儿园时我们就发现她有唱歌的天赋,为此还高薪聘请了专职音乐教师培养她。孩子由老师精心调教后果然长进不小,每当幼儿园有节目表演,女儿总是要么表演独唱,要么在合唱队中担任领唱。孩子进小学后,一位任课的音乐教师有一次在谈到我女儿情况时,也很兴奋地对我说:“你女儿的嗓子相当不错,只要舍得投资好好培养,将来肯定会有大出息的。”就这样,两年多来我们在孩子身上花费了几乎所有积蓄,不光请师范院校毕业的在职音乐老师教孩子唱歌,还特意为孩子买了一架钢琴。当然,一天天长大的孩子自己也越来…  相似文献   

18.
陈蕴 《教育文汇》2014,(19):46-46
一、兴趣引入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自己讲,自己做,来个老师搭台学生唱戏。如:低年级还在学习节奏的时候,我们加一些生活中的元素,  相似文献   

19.
学习教育的艺术强调共情。婴儿从一开始就有共情的表现——别的宝宝哭了,他也哭,你对他笑,他也对你笑。如何让孩子学会感受别人的感受,关键在于家长。如果孩子用玩具打了小朋友的头,一定要让他知道小朋友会很痛,同时问问他如果别的小朋友打了他,他会有什么感受。言行一致。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你就必须以身作则。如果你为了避免买全票而谎报孩子的年龄,或者在邻居背后说他们的闲话,你的孩子会和你有什么不同吗?而且,仅仅做一个榜样是不够的。Lickona博士说:“你必须用语言清楚地告诉孩子怎样做是正确的。”所以,你要明确自己…  相似文献   

20.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加德纳指出:音乐智能是人类个体可能具有的所有的天赋中最早出现的。孩子具有一种先天的节奏感,当他们还是胎儿时,就可以感受妈妈有节奏的心跳。出生以后,他们对声音更加敏感。那些来自外界的各种声音刺激开始激发孩子听力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对音乐有了积极的反应。行动起来吧!读懂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更好地开发潜藏在孩子身上的音乐潜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