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世纪之交,西方掀起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很快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心理学革命。这场革命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向和研究范式的转变产生了深刻影响。《教育文摘周报》(2007年6月13日)发表了《以积极心理学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向——孟万金教授创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全国开始推广》一文;《中国教育报》(2007年7月7日)又发表了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能带来啥》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孟万金教授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特点集中表现在一切从“积极”出发,即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 为帮助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孟万金教授创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日前,本刊专程采访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始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主任孟万金教授。[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创始人:孟万金教授,心理学博士,美国佛州大学客座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主任,《中国特殊教育》杂志社社长。主持国际国内重大课题十余项。出版专著数十部,发表中、英文论文近百篇。2007年5月创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1991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发表孟万金的“儿童学习障碍的诱因与诊治”.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从关心下一代学习为突破口开始萌芽.1992年,《教育研究》发表孟万金的“教育心理学的新使命:提高新一代国民心理素质”;《心理学探新》发表孟万金的“传统国民心理初探——兼与西方比较”.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向培养国民心理素质高度提升.1996年,《高等教育研究》发表孟万金的“继承与超越:中国德育传统的现代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发表孟万金的“论言语能力及其语言教学改革”.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向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刘计敏 《中国德育》2013,(14):62-64
《中国德育》2013年第12期发表了"落实新纲要,务求新推进—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孟万金教授"一文,作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结合自己30年的教育管理实践和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探索,我认为孟万金教授的这篇文章,堪称是基层学习  相似文献   

5.
1991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发表孟万金的"儿童学习障碍的诱因与诊治".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从关心下一代学习为突破口开始萌芽. 1992年,<教育研究>发表孟万金的"教育心理学的新使命:提高新一代国民心理素质";<心理学探新>发表孟万金的"传统国民心理初探——兼于西方比较".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向培养国民心理素质高度提升.  相似文献   

6.
1991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发表孟万金的"儿童学习障碍的诱因与诊治".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从关心下一代学习为突破口开始萌芽. 1992年,<教育研究>发表孟万金的"教育心理学的新使命:提高新一代国民心理素质";<心理学探新>发表孟万金的"传统国民心理初探--兼与西方比较".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孟万金教授创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这一思想发轫于2002年,形成发展于2006-2007年,成熟于2008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一书的出版是其成熟的标志.5.12汶川地震后心理重建中的作用发挥体现出其经受住了决策与实践的检验.2009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完成了测量量表和网络测评系统的开发,向大样本测评和大面积推广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后将逐步覆盖所有学段,继而扩展至全民积极心理素养的提升,促进全人发展和构建服务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孟万金教授创立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它是一种旨在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人们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该模式是对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批判与发展,开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成为当代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流派,可以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里程碑。本文综述近年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以了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想,把握其发展过程,并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1991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发表孟万金的“儿童学习障碍的诱因与诊治”。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从关心下一代学习为突破口开始萌芽。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纪之交我国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孟万金教授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经过几年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一面旗帜,引领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向。目前,该体系呈现出以下特点: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稳步推进;测评工具的研发与大型数据库建设日臻完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广泛运用于各级各类教育并不断丰富和发展。未来研究可望在理论效度、不同群体的发展与干预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1.
程曦 《中国德育》2013,(12):67-69
孟万金中国教科院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新世纪以来,世界积极心理学运动催生了我国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热潮。这股热潮引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从消极被动、矫治补救向积极主动、发展预防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孟万金教授在2010年11月21-22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研讨会"上宣布: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开始战略转型,未来着力点是进一步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大会推出中美英专家联合开发的系统化的测评工具,出版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刊,分享了各地持续性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这为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使命,标志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新的发展高度。在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理念及发展思路,带着这些疑惑,本刊记者再次专访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孟万金教授。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华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有发展历程、工作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共同点,又在教育对象、工作基础、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存在自身的独特之处.本文以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视角审视当前侨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学生培养的需要.本文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指导下提出了未来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世界掀起积极心理学运动,在其感召下,我们扎根我国以"正心"为代表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医养生思想精髓,借鉴国外先进思想,于2007年5月正式创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其符合中国国情,独具中国特色又兼具国际视野,很快在全国形成热潮.  相似文献   

16.
2011年5月3日,《中国教育报》大幅发表办一所幸福的学校——访中央教科所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孟万金,引起了广泛积极的反响;随后《中国教育报》又以先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成就。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竞争也日益加剧,人际矛盾冲突也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如何面向现实,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每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和责任感,孟万金教授长期致力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成就.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竞争也日益加剧,人际矛盾冲突也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如何面向现实,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每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和责任感,孟万金教授长期致力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出版了现在这本专著,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19.
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体现了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广泛影响了心理学众多领域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在积极心理学理念影响下,心理健康教育进发出了盎然生机,自觉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调整了发展取向,提升了教育目标,更新了教育内容,丰富了教育途径,改良了测量工具.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初具形态,集中体现为一切从积极出发,从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环境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第22期(第七讲),我们分享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与目标,指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是追求幸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如何沿着幸福的方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这就要进一步弄清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与功能.笔者在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与功能相对比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任务与功能上的发展、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