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棋迷失《兰亭》东晋王羲之的书法,“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他被称为书圣。王羲之杰出的代表作是《兰亭序》。《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书法家王羲之与围棋名手谢安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修禊”时所作的诗序,共有三百二十四字。王  相似文献   

2.
陈根远 《收藏》2001,(8):63-63
东晋永和九年(353),岁在癸丑暮春之初,王羲之和江左名士谢安等41人,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举行“禊礼”。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名士们畅叙幽怀,饮酒赋诗,好不惬意。王羲之乘酒兴,欣然为大家所写的诗写了一篇序,这就是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又称《兰亭叙》、《禊帖》。  相似文献   

3.
张萍  马干 《收藏》2008,(2):126-126
现存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兰亭集序砚”为明代端砚。砚体上刻有人物、山水、诗文,长27.5厘米。其石质细腻坚致,造型古朴典雅,保存较为完好。砚底内凹,阴刻王羲之《兰亭集序》全文(图1),凡11行,刀法娴熟洗练。砚棱上有划痕和磨损的痕迹。砚的四侧及砚面采用浅浮雕手法刻兰亭故事,有人物40余人,神态各异。并刻亭阁台榭、小桥流水等,毕现古时兰亭自然环境和景物,意境清丽淡雅。  相似文献   

4.
正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等41位文人雅士聚于山阴兰亭,曲水流觞,饮酒作诗,当日所作37首诗被汇编成集,王羲之酒意正浓提笔作序,写就冠绝千古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历史上《兰亭序》原墨迹已失,墨迹摹本以唐朝冯承素摹写《神龙本兰亭序》(见图1)最能体现原貌;石刻本以唐  相似文献   

5.
曹淦源 《收藏界》2010,(10):97-100
元至大三年(1310年)秋,赵孟頫蒙诏北上大部,从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在运河上舟行32天,展读独孤长老赠送的《定武兰亭》本,题跋十三段,并临书《兰亭》一通,世称《兰亭十三跋》。  相似文献   

6.
2010年5月15日发行的《中国古代书法一行书》中的“兰亭序”,其上的“兰亭序”为唐代摹本,因卷上有唐中宗“神龙”年号小印,故又称之为“神龙兰亭”。后有人认为是唐代冯承素所摹,也称为“冯摹兰亭”。图1,用2002年兰亭景区管理处发行的《兰亭序》明信片制作。加盖“浙江绍兴,兰亭2”首日邮政日戳。  相似文献   

7.
张春明  张真 《收藏》2006,(4):96-97
山东省海阳市博物馆有一幅《兰亭序》墨拓长卷,非常引人注目。它全长18米,宽0.37米。内容包括:明初周宪王东书堂刻兰亭五种(定武本三,褚遂良本一、唐模赐本一),仿李伯时(李公麟)兰亭修禊盛状图,孙绰后序,柳公权、米芾、宋高宗等有关禊帖流传的诸家传说,赵孟頫十八跋及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益王潢南道人刻石成拓的记述等。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2,(6):136-137
古人学书法,讲究笔法,讲究师承。东晋王日广,与卫氏世为中表(跟祖父、父亲的姐妹的子女的亲戚关系,或跟祖母、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的亲戚关系),故得蔡邕笔法传于卫夫人,亦教授儿子王羲之学书法。王羲之早年曾从卫夫人学书法,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又博采众长,遂成“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的大家。王羲之有7个儿子,其中...  相似文献   

9.
吴本新 《收藏》2007,(2):78-81
基本特征 经过民间画师的不断创造和努力探索,梁平年画的技艺日臻成熟。梁平年画在用色上强调强烈的对比,追求红火、热烈的喜庆效果。它用色不多,以佛青、煮红、品绿、槐黄等为主,大都属于单色和间色,在画面上较多大面积地使用原色,因而醒目但不刺眼。如在传统梁平年画里,大门两边的文门神、武门神的官司袍和甲胄上,一边是大块煮红,一边是大块佛青,两大冷暖色块的对比十分配上上,花边也辅以粉红和品绿。  相似文献   

10.
当三位年逾而立的自衣男子在虎年春晚的舞台上一边打着手语,一边用那熟悉的旋律唱起“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的时候。曾经青涩的记忆画面,伴随着台上照搬20年前的舞蹈和手势。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弦。让人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相似文献   

11.
武原 《收藏》2001,(8):36-36
唐代,在书法艺术大繁荣的社会环境中,书法收藏事业也很兴盛。不论是国家收藏还是民问收藏,都把重点放在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上,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作更是重中之重。为了弄清楚得到的书迹是否确实出自某位书法家之手,收藏者一般都比较注意对其真伪进行鉴别。如太宗李世民特别崇尚王羲之书法,在全国悬赏搜求王书。受权力的强制和厚利的诱惑,各地所献甚多。那么,  相似文献   

12.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代著名书法家,后人尊他为书圣。王羲之在书法造诣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这和他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王乃栋 《收藏》2007,(3):78-81
书圣王羲之传世书法在形式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代的临摹复制品,白绝黑字,一类是历代翻刻的碑帖拓本,黑底白字。前者如传世极有名的《丧乱帖》《神龙兰亭》等传世墨迹,  相似文献   

14.
藏品三件     
藏者持一刻铜墨盒求鉴。此物四方形,边长9.6厘米,高3.2厘米,白铜质地,上刻“王羲之爱鹅图”。王羲之(321-379年),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历来有“书圣”之称,为历代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2008,(4):4-5
一边是社会体育资源匮乏,一边是学校运动场馆大量闲置,一边是群众日益高涨的健身需求,一边却面临管理、安全和物耗的困惑。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卡在哪儿?这是2008年2月29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的“2008年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会议”上议论的热点。本期热点话题收录的两位领导人的讲话,为开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3个试点城市的经验总结,可以提供可参考的实践材料;本栏编辑还选取了日本学校场馆向社会开放的调查结果分析以及美国大众活动的状况,作为它山之石的材料让此专题锦上添花。我们相信,本期专题的推出将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陈根远 《收藏》2007,(4):111-111
《千字文》是中国旧时极为流行的一种蒙学课本。其由来缘于南朝梁武帝对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法的推崇。当时他命人撷取王羲之遗世法书中不同的1000个字,供臣下学习。因1000个字杂乱无序,不便记忆,乃命侍郎周兴嗣将此编成四言韵语,叙述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常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李深尧 《桥牌》2012,(6):21-21
2012年4月14日至15日,绍兴市桥牌协会举办的第28届“羲之杯”暨“绍搬杯”桥牌邀请赛,在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举行。应邀参赛的有上海市、台北市、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嘉兴市、湖州市、舟山市等12个单位的运动员共162名。  相似文献   

18.
王照宇 《收藏》2007,(4):76-77
中国的书画作伪历史悠久,据文献考证,早在两晋(265-420年)以及南朝的刘宋(420-479年)期间就已经出现。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举世所重,时人多有苦心搜求者,“雅所爱重,悬金招买,不计贵贱”。  相似文献   

19.
刘超 《收藏》2006,(5):118-118
由上海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书法至宝一日本与中国”大展3月13日在沪举行,其中,堪称“中国书法中的瑰宝”的王羲之《丧乱帖》在海外漂泊了1300多年后,首度回国“省亲”,一同展出的还有王羲之的《孔伺中帖》和《妹至帖》。  相似文献   

20.
杜林 《新体育》2007,(1):22-24
2006年那个火热的夏天,当流光溢彩的环法大赛上演得如火如茶的时候,李富玉恰好在欧洲,得以亲眼目睹了这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自行车赛事。在欧洲,自行车运动的拥趸很多,早在“环法”开始之前,便有很多人提前在沿途安营扎寨,届时一边欣赏旖旎的风光,一边欣赏运动员骑行的风采。作为一名职业车手,李富玉选择在终点驻扎,他说,他喜欢看运动员冲刺时的样子,那一瞬间,他分享了他们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