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时候,记得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三国时,孙权送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很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但是象太大了,他和文武群臣都束手无策。这时曹操的小儿子曹冲说:“置象大船之上,而刻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大家照曹冲的意见办,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于是大家都夸曹冲年纪小,机智聪明。其实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道理,如果两物体放在相同的船上,若吃水度相同,则质量相同。曹冲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他也就没有称象的高明本事了。可见知识和能力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2.
这是三国时期的一个故事:一天,丞相曹操想要称出大象的重量。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没有想出好的办法。他的小儿子曹冲建议,把大象牵到一只大船上,船承重之后下沉,在船的边上刻下吃水线深浅的记号,再将  相似文献   

3.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据说,他小时候称过一只大象。有一年,外国使节送给曹操一只大象。丞相,这就是大象。送象是好事,但你为何牵着象不走大路,专走百姓的农田呢?毁坏农田,你该当何罪?冤枉啊,我是遵照中国的风俗来做的。中国人不是常说“马走日,象走田”嘛!对了,丞相能  相似文献   

4.
三国时期,有人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很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可怎样称得大象的重量呢?大臣们都想不出一个好办法,后来曹操7岁的儿子曹冲想出了一个办法:先把大象牵到一只大船上,在船舷上沿着水面划一个标记,然后再“请出”大象,在船上装上一堆石头,…….这种石头换大象的称重法,类似于数学上的“化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小语第四册《称象》是一篇讲读课文。记叙曹冲七岁时动脑筋想办法,称出一头大象的重量。这篇课文按事件发展顺序记叙。第一节交代:人家送给曹操一头象,他带着七岁的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七岁”,说明曹冲年幼,在年幼时就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想出科学的称象方法。“一同去”,说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记得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三国时,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很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但是象太大了,曹操和文武群臣都束手无策。这时,曹操的小儿子曹冲说:“置大象于大船之上,而刻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大家照曹冲的意见办,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于是大家都夸曹冲年纪小,机智聪明。其实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道理,如果两物体放在相同的船上,若吃水深度相同,则重量相等。曹冲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他也就没有称象的高明本事了。可见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就像摩天大楼离不开坚厚的地基一样,各种机敏的能力都离不开渊博的知…  相似文献   

7.
三国时期,有人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很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可怎样称得大象的重量呢?大臣们都想不出一个好办法,后来曹操7岁的儿子曹冲想出了一个办法:先把大象牵到一只大船上,在船舷上沿着水面划上一个标记,然后再“请出”大象,在船上装上一堆石头…….这种石头换大象的称重法,  相似文献   

8.
《称象》一课(六年制第四册),主要写曹冲小时候运用巧妙的方法称出一头大象重量的故事。曾冲称象的方法是: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教学中,我在指导学生理解了曹冲称象的方法1,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曹冲能想出这样巧妙的方法,是因为他注意观察,善于动脑。小朋友肩g不能也像曹冲一样,开动脑筋,想出比曹冲更好的方法呢?”此间一出,学生一下子沉默了陷入紧张的思考,我接着说:…  相似文献   

9.
知识的魅力     
小时候,记得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三国时,孙权送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很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但是大象太大了,曹操和文武群臣都束手无策。这时,曹操的小儿子曹冲说:“置象大船之上,而刻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大家照曹冲的意见办,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于是大家都夸曹冲年纪虽小,却机智聪明。其实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道理,如果两个物体放在相同的船上,若吃水度相同,则  相似文献   

10.
在&;lt;称象&;gt;一课教学中,学生知道了曹冲利用水的浮力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我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意会称象的方法。读完课文,我正在思索要不要展开讨论,让学生交流还有没其他称象的方法,忽然,一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不等我点名,“机灵鬼”徐锋就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老师,曹冲用水的浮力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我用跷跷板来称大象,  相似文献   

11.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课《称象》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官员们想知道大象到底有多重,并想出“造大秤”和“宰象”的办法。七岁的曹冲则想出了把象赶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线,再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至画线处...  相似文献   

12.
曹冲救仆人     
三国时候,那个能称出大象重量的曹冲不仅聪明,而且极有同情心,许多人有困难都会找他想办法。因此,曹冲深受别人的  相似文献   

13.
在《称象》一课教学中,学生知道了曹冲利用水的浮力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我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意会称象的方法。读完课文,我正在思索要不要展开讨论,让学生交流还有没其他称象的方法,忽然,一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不等我点名,“机灵鬼”徐锋就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老师,曹冲用水的浮力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我用跷跷板来称大象,行吗?叫人造一块很大的跷跷板,足够放得下大象,然后把大象赶到木板上,在另一边放石头,等到两边都平衡了,就把大象赶下来,称出石头的重量,大象的重量就知道了。”“呀,这办法真好!”我脱口赞道,学生也随声附和。正当我们…  相似文献   

14.
曹冲称象的故事中:聪明的曹冲知道大象的体重不能直接去称,把称象转化为称石头的重量,他先把大象赶到船上,根据船吃水的深浅,再往船上装石头,直到石头重量等于大象的重量,最后由石头的重量还原为大象的重量.  相似文献   

15.
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多重,可没那么大的秤称。曹冲说:“将象赶到船上,刻下船的‘吃水线’标记,牵出大象,向船中装石头,当船的‘吃水线’的标记与水面重合时,称船上的石头所得结果就是大象重量。”  相似文献   

16.
古时曾有一个名叫曹冲的孩子用一只船给大象称了体重。而杭州电视台有个科技栏目,叫做“不可能的任务”,每周一期。这个栏目推也了这样一个难题:谁能用最小的秤给大象秤体重?开始,没人应战,普遍认为这确实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后来,一个名叫周岷的青年教师来到电视台,声称:“我可以用弹簧秤称起大象。”果不其然,在杭州市动物园,周岷用一只小小的弹簧秤  相似文献   

17.
《称象》全文共五节。第一节讲看大象,第二节讲议大象,第三节讲要称象,第四节想称象——这是全文的重点,讲曹冲想出了称象的办法。分四步称象:(1)大象上船,人在船舷上画线;(2)大象上岸,船上装石头;(3)石头装到齐线,称石头;(4)把石头的分量加起来。第五节讲称出了象。  相似文献   

18.
向曹冲挑战     
教《称象》一课时,在深读课文阶段,我问学生:“官员提出的称象方法和曹冲称象的方法哪个好?好在什么地方?”“曹冲称象的方法好,用他的方法称象简便、省力。”“用曹冲的方法好,他不用另外造秤,造一杆大秤很麻烦,即使大秤造好了,要称大象也不方便。”“用曹冲的方法还不用宰象。”学生互相启发着,回答得头头是道。“那这个好办法,曹冲是怎么想出来的呢?”我进一步引导。“因为他很聪明。”几个同学不假思索地大声回答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于是稍加点拨:“同学们,大家都知道鲁班发明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在…  相似文献   

19.
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6年制小学语文第4册《称象》第2课时。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步骤。教具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水盆、小木船、玩具象、小石块、秤等。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的。第1自然段讲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第2自然段讲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在议论大象的重量。第3自然段讲官员们向曹操建议称象的办法。第4自然段讲曹冲提出…  相似文献   

20.
曹冲称象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年仅六岁的曹冲,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浮力这一物理原理,解决了一个连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大难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可是,在那个年代(公元200年),虽然阿基米德原理已经发现了500年,但这一原理直到1627年才传入中国,小小的曹冲不可能知道这个原理,更不用说浮沉条件了。实际上,聪明的曹冲提出的用船称大象的办法在物理测量中叫做“等量替换法”。用许多石头代替大象,借助船舷上刻划的记号,让大象与石头产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次称出石头的重量,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