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会怎样?”是《神奇的指南针》单元中第2课《有趣的磁铁游戏》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猜想,接着让学生利用实验材料有目的地实验研究.验证猜想是否合理。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过程要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试验、  相似文献   

2.
教材理解《磁铁的力量》是小学阶段学生了解磁知识的开门课,是学生认识、探究磁现象的基础,能起到激起学生创新热情、并根据磁铁磁性进行发明创造的的作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磁铁并不陌生,但是对磁知识了解的却不多,教师要思考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实验,区分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找出这些材料性质的不同;用定量的方法设计多种实验方案,观察认识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被吸物体距离之间的关系。2.能通过反复实验和设计多种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将课上学到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要做实验——在创设的问题情景中产生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知道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来解决,这一环节实质是变“要学生做什么”为“学生自己要做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猜想或预测的环节融入,让学生知道猜想或预测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和假设”。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而在科学探究的诸多步骤中。猜想步骤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培养学生猜想和假设的能力时,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磁铁的两极》教学中,当我指导学生认识磁铁的南北极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究磁铁两极的互相作用,并归纳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后,我提出一个课外探究的问题:如果磁铁被敲断后,变为两块小磁铁.这两块小磁铁还能吸起来吗?学生兴奋极了,显然,他们被这个问题深深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6.
在开展“磁铁”活动前,教师收集了有关磁铁特性的知识,先行掌握了磁铁的关键经验,然后围绕这些关键经验设置活动内容,动手实践每一个操作活动,选出了适合幼儿探究的问题以及活动的材料和形式,活动的具体步骤则根据幼儿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调整。一、磁铁可以吸什么第一步:家里的发现在孩子回家做实验之前,教师让孩子明白“任务”,请孩子猜想:“你认为磁铁可以吸什么?”并将自己的猜想画在条形记录纸(折成四折)上表述自己猜想的理由。教师请孩子们将磁铁和记录纸带回家,并提醒他们下周一将实验记录带到幼儿园来,供大家分享。为了保证孩子…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要做实验——在创设的问题情景中产生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知道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来解决,这一环节实质是变“要学生做什么”为“学生自己要做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猜想或预测的环节融入,让学生知道猜想或预测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教学分析本课意在通过学生回顾与交流自己以前对磁铁的初步感性认识,来猜想磁铁的性质,并想方设法验证自己对磁铁性质的猜想,从而对磁铁的性质形成较全面、系统的认识。教材分为三个方面:回顾与交流、游戏活动、整理与反思。回顾与交流,让学生回顾、交流自己对磁铁已有的感性认识,为探究新知识做准备;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探究活动中,验证自己对磁铁性质的猜想;整理与反思,使学生对磁铁性质的认识全面而系统。  相似文献   

9.
《磁铁的性质》一课是实验课。它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认识磁铁的性质。由于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总结得到磁铁的性质,因此学生实验操作充分与否、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本课的教学效果,搞好实验教学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怎样才能搞好实验教学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部曲”入手。 一、抓好实验方法的指导 由于本课的实验内容多,实验桌上的实验材料也比较多,而儿童对实验的兴趣极高,他们经常利用实验材料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故容易出现一部分人拿实验材料随意玩玩的现象。教师要对实验活动进行周密安排,让每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神奇的磁力》是三年级《磁铁的奥秘》单元的第一课。全册探究能力的训练重点是做实验,让学生初步学会拟写实验计划,了解对比实验,做好实验记录,能够清楚完整地交流实验过程。本单元以磁铁为载体,编排了《神奇的磁力》、  相似文献   

11.
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非常重要。这里所说的猜想实验,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基础实验之上的猜想实验。引导学生作猜想实验,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后,引导学生作一些局部纵深探究或突破性探究,有时是包含多要素的探究,让学生在猜想实验中得到收集实验数据、处理数据、作出结论等综合性的探究技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教学分析 本教学设计是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斜坡的科学》一课的第一课时。本课是按照“问题——体验斜面——猜想——模拟实验——对比实验——结论——应用”的思路组织教学的,即引导学生猜想时为他们提供场景,在亲身感受中有根据地猜想,再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让他们在亲自动手中认识斜面的作用:斜面能够省力,而且高度一定,斜面越长越省力。  相似文献   

13.
小学自然教学中的实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为在教学中得到应有的效果,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必须明确实验的目的和任务,精心设计好实验指导。指导方法有如下三种: 一、在实验前说明实验的目的和任务。即提出一些问题以引导学生在实验时注意观察和分析。如第六册中《磁铁》一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验总结磁铁的性质。磁铁的性质有  相似文献   

14.
一、引导学生作猜想实验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非常重要。这里所说的猜想实验,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基础实验之上的猜想实验。引导学生作猜想实验,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后,引导学生作一些局部纵深探究或突破性探究,有时是包含多要素的探究,让学生在猜想实验中得到收集实验数据、处理数据、作出结论等综合性的探究技能锻炼。引导学生作猜想实验,一要营造猜想情境;二要有一定的实验组织;三是不管实验的结果如何,都要对实验方法、实验数据进行讨论,作出分析和解释,使学生的思想、方法、知识、技能有一个质的飞跃。例如,…  相似文献   

15.
《磁铁玩具》是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身边的玩具》单元的第二节课。本单元顺应儿童天性,利用学生熟悉又喜欢的玩具,让他们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玩玩具,把儿童——玩具——学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面向学生生活,有效展开科学探究活动。《磁铁玩具》一课首先是观察磁铁玩具发生的有趣现象,接着引导学生认识磁铁(各种形状的磁铁)。  相似文献   

16.
一、利用学具开展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众所周知,孩子都是喜欢活动的,更喜欢无拘无束的游戏活动。怎样在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使用好学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做了一些尝试,譬如在教学《磁铁游戏》一课时,教师先演示各种形状的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接着提问:用磁铁能吸住你们身边的物品吗?然后让学生做游戏,学生非常感兴趣,用自己学具盒里的磁铁去吸铅笔、橡皮、刀片、尺子、书包甚至自己的衣服,学生在游戏中发现,与金属有关的物体就能被磁铁吸引,与金属无关的物体则不能被磁铁吸引。这样就能把学生带入自觉探讨与思索问题中去,学习…  相似文献   

17.
实验习题能力湖北省钟祥市柴湖镇小学(431900)贺文照实验教学是小学自然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一、提供实验材料,培养定向思维能力我在教学《磁铁》一课后,为了巩固对磁铁性质的认识,让学生做这样一个练习:一根铁棒和一根磁棒外形...  相似文献   

18.
郁飞 《中学理科》2005,(2):21-2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让学生经历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的要求.所谓猜想是人们依据已知事实和知识,对未知的量及其关系所作的一种预测性推断.它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那么在解题过程中如何运用合情猜想呢?下面例谈合情猜想的解题功能.  相似文献   

19.
《磁铁》这一课的重点是要儿童通过实验,认识磁铁的性质。难点是总结实验,归纳出磁铁的性质。只有在深刻地认识了磁铁的性质后,才能较顺利地较完全地归纳出磁铁的性质。上课时,教师先应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圆形磁铁(可从坏的动圈喇叭中得到)及磁针等。让儿童观察,要他们根据形状给它们命名。同时,要他们注意磁铁上(条形,蹄形、磁针)的颜色和标的字母。可在此时,告诉他们读“N”和“S”,但这表示什么意思,则应让他们在实验中自己去发现,使儿童在好奇心的使驱下,带着这团疑云  相似文献   

20.
《有趣的磁铁游戏》一课主要通过玩磁铁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磁铁,知道磁铁能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通过实验探究磁铁的其他性质(指南北;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两端磁性大、中间磁性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