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德育功效,促进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方面均得到有效提升。多元评价模式是提升学科德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基于学科的德育目标,创设多元评价模式,进而明确学生德育方面发展的需求,提升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主动性,最终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道德与法治是素质教育理念下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新《课标》指出,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优质素材。新形势下,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以问题为抓手,选择多样化教学方向;以课标要求为依据,明确多样化教学思路;以学生学情为参照,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有效改善传统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科教学综合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是学生学习新时代思想的重要教材,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相互补充,共同承担着新时代培根铸魂的使命。从《读本》与思政课在教学内容的融合、教学策略的融合和教学评价的融合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探讨《读本》与思政课(道德与法治)的融合策略,以提升思政课堂的有效教学,切实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旨归。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素是数量与质量,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队伍存在专职教师比例过小、教师教学胜任力低等问题。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编制数量少、小学教育(德育方向)师范生培养薄弱以及道德与法治学科校本教研系统未形成等因素,制约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应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师资,优化专兼结构;加强小学教育(德育方向)师范生培养,主动储备优秀师资;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校本教研活动,为教师职后素养提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必须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增强教师德育意识,提升教师德育能力(深入挖掘教材中积极的德育因素,努力营造富有道德感染力的课堂生活氛围,善于捕捉课堂中动态生成的德育资源),并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包括建立科学评价机制、会员德育机制),确保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小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基础课程。在思政课教学中,存在道德教育功能不理想的问题。通过重归《道德与法治》课程价值理念,重塑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重建课堂教学形态,重设课程评价的维度结构等方式,重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态,优化其道德教育功能,以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7.
<正>思政教育在育人工作中的优势日渐凸显。思政教育应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绝对主体,将思政课堂作为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理念和行为的重要渠道,并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逐步革新原有授课模式,注重理念培育和实践运用相结合,增强道德和法治教学的实质性功用。道德与法治教育注重传授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引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理念外化为行为准则,在内容、目标等方面与思政教育有很多共同之处,向广大学生群体传递道德与法治理念是思政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并且贯彻落实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3):10-11
在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素质教育相关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相应的关于学生德育的教学也就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初中阶段实现学生有效地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能将道德与法治学科对学生的有效培养作用重视起来,并结合更有效地教学方法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整以实现对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德育在学生教育中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正是他们道德与法治素养培养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学校的重视、相关教师的正确引导,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提升就成为如今初中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初中教师应该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生活元素相结合,在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思维,恰当运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元素去促进课堂与生活的融会贯通。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更加浓厚,学习积极性也会提升,进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提升和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0.
孟圆圆 《青海教育》2023,(Z1):57-58
本文旨在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为视角,从守思政学科之正、思政课堂之正、思政教师队伍之正,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创新、活动创新、教研创新,以更好地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1.
于淑君 《天津教育》2023,(7):139-140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学生德育培养以及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与重要影响。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的落后,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学内容难以深入学生心中。基于此,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树立创新理念,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双减”背景下,落实新课标精神,切实提升小学思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议题。文章从活用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活动、精准作业训练、有效教学评价等方面探析建构小学思政课堂教与学的新模式,为课堂提质增效,从而更好达成铸魂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创新融合现代“互联网+”、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新技术,从德育智慧、生活智慧和智识智慧三个维度阐述了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智慧追求。同时,立足课堂,从工具赋能、资源赋能和双线混融教学等方面探索了智慧教育理念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创新的策略,为新时代小学思政课改革作出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4.
伴随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正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中,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创设高效合理的教学课堂已经得到了广大同仁的认同。通过整合生活素材的精华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孙凯 《天津教育》2022,(12):29-31
<正>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承担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重任,作为思政课在小学的主要教育内容,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具有时代性和技术性比较强的优势,有助于提升小学思政课的实效性。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将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一、运用网络平台,丰富教学资源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生活的学问,也来源于生活,因此生活处处是资源。网络的发展使课堂教学有了大量可利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教教材"、教学活动以显性引导为主、学生缺乏德育体验的深度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课堂: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将品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相融合;在活动设计上,注意将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感、所悟,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既要掌握传授知识的技法,也要挖掘该学科的智育和德育功能,以多元化的评价实施智育和德育策略,促进学生的总体发展和多元进步,增强他们的综合实力.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探讨了多元评价的主要特征,其次从课前评价、课中评价和课后评价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多元评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路径,将自...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素质教育受到了众多的关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培养小学生德育精神的重要阵地,需要教师以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向学生传递有效的学习信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活动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为主要论据,具体阐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9.
《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始使用,在和一线教研员及教师交流后,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其一,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的教学目标;其二,德育课程中的知识教学如何通达价值认同;其三,如何通过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其四,如何提升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性;其五,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开展对话式教学。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义务教育德育质量监测常态化的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评价素养不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成为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评价素养既要体现学科共性,更应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个性,即内化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层面的学科教师日常评价行为的一种品质。为此,从评价理解、方法选择、工具研发、结果解释、交流应用和反思改善六个维度,尝试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评价素养结构,是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师评价素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