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十九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列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激变”,他从原来的贵族的“托尔斯泰主义”转变到农民的“托尔斯泰主义”立场上来了。在“新”的世界观指导下,作者进行了更加辉煌、更加艰巨的思想探索和总结,《复活》这部作品既体现着作者的“托尔斯泰主义”的主观说教,也反映着他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的艺术光辉。《复活》是“托尔斯泰主义”在思想艺术领域里处于复杂矛盾中的忠实记录,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在俄国动荡不安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一种积极性和弱点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2.
<忏悔录>集中了托尔斯泰一生的思想探索,描绘了他晚年精神危机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托尔斯泰的忏悔既具有西方自传忏悔话语的典型特征,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它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彰显了人的价值,同时由于东正教的影响,带有深沉的罪感意识,并继承了俄罗斯知识分子向人民忏悔的传统.托尔斯泰的自传忏悔特性与托尔斯泰个人的思想、经历、俄罗斯的文化传统有关,也直接受到19世纪末俄罗斯急剧变化的现实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阅读》2007,(11):8-9
《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作家创作的总结,它集中地表现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表现了他的力量和弱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不论是巴尔扎或托尔斯泰,他们的思想都是极为庞大、复杂、甚至混乱的;他们的世界观中矛盾的地方很多,列宁很突出地列举了托尔斯泰世界观中的矛盾,并且分析了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但是这也只是其中的一大部分,并非全部。托尔斯泰写了《三死》,在这篇小说中他歌颂自然和自然法则,歌颂死,他认识人要顺乎自然法则,就应当不怕死,视死如归,但是他却是很怕死,也仇恨死,他终生在和死的幻影作着斗争,他把他和死作斗争的感受和体会的一部分寄托在列文的身上而表现了出来,但这也仅仅是他的一部分思想,并非全部。  相似文献   

5.
阿列克赛·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83——1945)是前苏联最卓越的无产阶级作家之一。 阿·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是从象征派的文学阵地上起步的。1907年初,俄国象征派文艺周刊《光芒》的创刊号上,发表了署名“阿列克赛·尼·托尔斯泰伯爵”的一首小诗《咏乳蘑》。时隔不久,他的《抒情诗集》也在它们的帮助下出版问世。从此,他便涉足于梅列日科夫斯基——吉比乌斯的文艺沙龙。他厕身于象征派的文学  相似文献   

6.
《新作文》2007,(11)
【小引】《复活》是托尔斯泰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最后一部长篇巨著,是这位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创作的顶峰,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复活》的最大成就在于完整地体现了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这对于我们今天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和如何进行社会道德建设不无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时,足足酝酿了四年,可是动笔时却怎么也写不好开头。他苦恼极了。一天,他走进大儿子的房间,看见大儿子正在读普希金的小说。托尔斯泰拿过书,随便翻翻。他的目光停留在《宾客齐集在别墅中》这个普希金没改定的文章的片断,托尔斯泰读了一遍,连连点头,赞佩地说:“普希金总是这样直截了当地接触问题。换了别人,一定会先开始描写客人,房  相似文献   

8.
德莱塞曾在一篇文章里谈到他对托尔斯泰的看法时说:“照我看来,托尔斯泰那永垂不配的伟大,并不在于他的社会学说和道德学说,而是表现于他的长篇小说.”德莱塞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它不仅仅反映了长时期以来许多人对“托尔斯泰主义”的不理解,同时也是典型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分裂论”的又一体现.这种“分裂论”在我国早已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文章还进一步指出其错误在于把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全部归纳为他的政治观点,我完全赞同这种分析.但是,当再进一步将世界观具体化为哲学观、历史观、道德观时,却又认为托尔斯泰的政治观点、宗教观点与他对生活进程社会关系的理解和揭示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并把宗教观点与政治观点一起说成是反动的.对托尔斯泰的宗教观完全否定的看法我不能不表示异议.宗教,“托尔斯泰主义”与托尔斯泰的创作究意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本文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巡回画派的杰出画家列宾(1844—1930)是托尔斯泰的亲密朋友,他敬佩这位大文学家的创作,19世纪80年代末期,列宾曾为托尔斯泰的作品,如《伊凡·伊里奇之死》、《黑暗的势力》等画过插图。 1891年6月29日—7月16日,列宾在托尔斯泰的家中作客。这一时期,他画了《托尔斯泰在工作》、《托尔斯泰在花园里》、《托尔斯泰在树林里》等油画,除了这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07,(Z5)
列夫·托尔斯泰是闻名于世的大作家。他一生呕心沥血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三颗熠熠闪光的明珠。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的创作是"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大步";鲁迅评价托尔斯泰是  相似文献   

11.
天才的艺术家列夫·托尔斯泰,不仅创作了一系列世界文学的第一流的作品,值得我们永远珍视和阅读,而且,他在整整六十年的成功的创作实践中所形成的文艺观,也是值得我们加以认真研究的一份珍贵的文艺理论遗产。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托尔斯泰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且也是一位颇有独到见解的文艺理论家。他毕生对文艺理论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探索。他的卷帙浩繁的日记和大量的书信,记录下了他的极其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对于文艺问题的精辟见解。他先后就文艺问题发表过多篇专题论文。尤其是他那部历时十五年才写成的文艺理论论著《艺术论》,更有突出的意义。这部著作早在1883年就已着手写作,直到1897年才写成发表。这个时期,正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剧变以后的创作  相似文献   

12.
列夫·托尔斯泰从小就喜欢阅读和写作。他们家有写记事簿的习惯,托尔斯泰7岁的时候就主动担起这项任务,记事簿上留下了他稚嫩却认真的字迹。他还学他哥哥的样子,自编了一本手抄的杂志,取名为《儿童娱乐》,里面有7篇关于小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列夫·托尔斯泰漫长而多彩的创作道路的最后阶段,以长篇巨著《复活》的创作而闻名于世。在这部作品里,这位伟大俄国作家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高峰。世界文学中很难找到另一部作品,能够如此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地主资产阶级社会的反人民本质。长篇小说《复活》是艺术家、思想家、政论家托尔斯泰多年活动的独特总结,是在他的世界观转变以后创作出来的一部作品。伟大作家世界观的转变发生在十九世纪七十  相似文献   

14.
秦丽 《初中生》2007,(7):27-29
列夫·托尔斯泰是闻名于世的大作家。他一生呕心沥血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三颗熠熠闪光的明珠。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的创作是“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15.
托尔斯泰为什么没能获得诺贝尔奖?●河北何清一位被世界公认的文学泰斗,他在世时,诺贝尔奖评选了十年,但他无缘获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之际,托尔斯泰已经以他的《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杰作享誉世界。一...  相似文献   

16.
避热炒,烧冷灶,不去问热门焦点,何妨作冷书闲谈。 《托尔斯泰日记》。 俄罗斯的托尔斯泰(1828—1910),在世界,在中国,都曾经是一个人热门。印度的民族运动领袖“圣雄”甘地,中国的满清遗老辫子先生辜鸿铭,都曾和他通信。甘地在南非办过“托尔斯泰农场”。列宁称他为俄罗斯农民的一面镜子。我国的小学课本中还有他。可是现在他冷落了。何以见得?有书为证。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中国文坛有一怪杰,叫辜鸿铭。有关他的传说甚多。其中有一件事为人们所乐道,即他曾跟托尔斯泰通过信,并认定他是第一个与托尔斯泰通信的中国人。 自1930年辜鸿铭戴着瓜皮小帽拖着发辫去见上帝以后,有关他的各种传说,不少是道听途说,子虚乌有,而辜与托尔斯泰通过信,却真有其事。从1934年出版的《辜鸿铭特辑》中,就能找到托尔斯泰于1906年10月写给辜的信,是托尔斯泰收到辜的赠书和信后的复信。  相似文献   

18.
托尔斯泰的美学观如其世界观一样,是极其复杂的。19世纪80年代他站在俄国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以道德作为衡量和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审视了欧洲文学艺术领域及其历来被推崇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也包括他本人的创作,进行大量的否定。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告诫艺术家要“深入到一般人的生活中去”。托尔斯泰认为真正的艺术必须创新,创新主要是用新的艺术技巧表现生活中的新东西,和颓废派艺术家只是在形式上的标新立异有本质区别。托尔斯泰强调艺术必然具有感染力,并把感染力的大小归结为艺术家的真诚程度。作家强调“以情动人”是正确的,但这里过分强调感情有损于作品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8月28日诞生在距莫斯科195公里的图拉州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镇。这里有占地338公顷的托尔斯泰庄园,他在庄园居住约60年,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由于这些  相似文献   

20.
《复活》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也是托尔斯泰主义最深刻的形象体现。作为《复活》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当然和托尔斯泰主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聂赫留朵夫少年时笃信基督,道德纯洁,正直而富有自我牺牲精神;青年时受到人欲诱惑,一度堕落;成年时良心发现,皈依心中的上帝,成为一个以主的意志为生活目的的“新人”。他的忏悔和灵魂自救是托尔斯泰主义“道德自我完善”的体现。他对一切形式的国家机器的否定则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思想。他对官办教会的否定和“上帝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