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诞生于南京大学校园内的电影教育思想,不仅仅在中国的电影教育历史中、中国的电影历史中发挥过重大的积极影响,而且对世界第一农业国——中国的农业发展发挥过积极的影响,对中国经济以至中国革命的历史同样发挥过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后来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产生着一定的作用——电影作为一种“软实力”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的作用,在国外早已被学界广泛关注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正《流浪地球》看似____,实则____,这部电影"恰巧"产生于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与令人___-的情节和特效同样吸引外国观众的,是《流浪地球》中体现的中国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很多国外影评人都注意到这部电影的"与众不同"——尤其是"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  相似文献   

3.
小电影迷     
称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为"电影奇才"一点也不为过,这位以史诗片《辛德勒名单》而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大导演,他的知名度却以《大白鲨》、《E.T》、《侏罗纪公园》等著名的商业娱乐片为更多的电影迷们所知,当人们带着这种印象涌向电影院去欣赏那部黑白电影《辛德勒名单》时,却发现了斯皮尔伯格的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智慧和理性的世界,一个真正的电影艺术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影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是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标志性建筑,是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博览电影科技、传播电影文化和进行学术交流研究的艺术殿堂。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建筑外观不仅气势宏伟,而且充满了独特的艺术特色。中国电影博物馆设有20个展厅,介绍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以及电影科技博览。另有临时展厅、报告厅和多功能厅。馆内还设有巨幕电影厅、数字电影厅、三个35毫米电影放映厅。  相似文献   

5.
早期中国电影在掌握西方电影技艺的同时,亦融汇传统文化形式和伦理精神,构成了一个混杂民族意识与现代技艺、道德理想与商业诉求的电影文化潮流。萌芽之初的中国电影以传统剧目、文明戏等为主要题材来源,在强烈商业化追求中蕴含了无意识的本土化趋向,而社会伦理片的成功,则初步实现了中国电影在题材风格和价值伦理层面的民族化。由古装稗史片演化而来的武侠神怪片,形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个类型片风潮,并为世界电影贡献了一个完全"中国化"的电影类型。早期中国电影通过商业竞争与艺术创新,基本完成了电影的本土化与类型化,使之成为世界电影格局中的一股新兴力量,奠定了中国电影进一步发展、繁荣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对于国外电影在中国的传播来说意义重大,但目前中国电影片名的翻译现状问题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国外电影在中国的发展。本文拟从电影片名的翻译现状、具体策略及应注意问题等角度来探讨电影片名的翻译,以期对电影片名的翻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民国电影在1930年代革故鼎新,形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高峰时刻"。其间"左翼电影"与"软性电影"的论争,立体表征了民国电影悖反式的现代性结构:资本主义启蒙与社会主义革命、市民精神与阶级政治的二位一体。1930年代的民国电影尚未形成一种真正主体性的现代性意识。抗日战争后民国电影融会古典美学与启蒙思想,确立了兼具现代性与传统性、民族性与普世性的本土电影传统,并创造出《小城之春》等世界经典。民国电影缔造的现代性美学范式,一直影响着新中国的电影创作,并成为一种挑战新中国革命主流电影文化的潜话语,作为一个本土化的现代性电影传统,是当代中国电影重构核心价值观及文化主体性的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8.
侯孝贤运用诸多陌生化的电影元素使影片有种异乎寻常的美感,其简到极致的语言对白,隐而不明的故事情节和充满了感伤意绪的意象隐喻是在向古老的诗性世界靠拢。影片故作一种"疏离感",这是让观众在"留白"的意境中按照美的规律主动建构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9.
《家长》2008,(4):4-4
随着看电影、体育运动、旅游等传统娱乐方式消费的成本日益增高,价格相对"低廉"的网吧、充满神奇魔幻色彩的虚拟网络世界,正日益成为部分城市中  相似文献   

10.
论电影片名的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下中国引进许多国外电影,同时也将中国电影介绍到国外,在此过程中电影片名的翻译就变得至关重要了。但很多片名的翻译却不尽人意。本文就片名的翻译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0,(1):156-160
克拉考尔在《电影的本性》中阐释了自己的电影美学思想,论述了电影与"生活流"的关系。"生活流"理论从深层显露出了审美活动的特质,体现出一种从有限到无限的意境,显示出与中国审美理论结合的可能性。克拉考尔的电影理论打造出一种心与物、电影与生活流交融的意象世界,激发了观众对于电影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12.
其实,贺岁片并不是中国专属,在国外也有许多相同类型的影片。但对西方人而言,新年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圣诞节"。因此,每年都有许多圣诞电影应运而生。圣诞电影有着和中国贺岁电影一样的特质——温馨、欢乐、感人。在寒冷的冬天,窗外是皑皑白雪,窗内则是一家人欢聚一堂,烤着火炉,一起在电影带来的笑声中迎接新年。  相似文献   

13.
动作导演是动作片的创作灵魂,是动作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动作导演"这一名词是中国电影自己创造出来的,是中国电影对世界影坛的重要贡献,动作导演能够给影片带来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加强电影的艺术性、提高动作电影的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于过去倾向于"政治史观"、"艺术史观"或者"文化史观"的史学范式,本文主要从传播史观出发,对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阐释,以媒介生态整体理论之视维来观照中国电影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性与规律,强调将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资源、外部环境之间的相辅相成、共进共演的互动关系,力图全景式地描绘中国电影120年来的传播生态图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电影4.0"这一概念,指出华莱坞电影新时代正在到来,并结合华莱坞电影的发展现状,提出"文化中国"的全球战略,在全球化语境中进一步构建华莱坞电影的主体意识,在日益多样化、多元化、多极化的世界电影格局中进一步勾勒华莱坞电影的未来版图。  相似文献   

15.
"游观"是中国文化中独特的观照自然的态度,也是对世界时空一体的动态的美学观照方式。这种观照态度影响生成了中国电影多移动摄影的美学特征,以及独特的空间美学。在早期中国电影创作中,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校招生》2015,(1):31-35
2014年岁末,美国导演诺兰带着新作《星际穿越》来到中国,这部被称为"烧脑大片"的电影,在中国公映短短一周内就收获了3.2亿票房.电影情节讲述的是一个濒临毁灭的地球,绝望中的人类派出最后一批宇航员,试图通过穿越时空中的隧道(虫洞),找到一个适合生命生存的新家园.但在观看过程中,一系列专业名词却让很多现影者直呼"不好好学习以后连电影都看不懂了".这些"傻傻分不清"的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在本文中,小编就与大家跟随电影来一次富有诗意的"科幻"之旅,一同破解那些充满科学意味的神秘专业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界定“国家形象”概念与梳理国外对中国国家形象的种种误读的基础上,提出当今世界各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争,很大程度上在于世界各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与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国家形象之争;塑造国家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我国今后包括影视艺术在内的一切文学艺术不可回避的、首要的、长期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已经有些年了,中国电影也渐渐被世界其他国家所关注和认同,但要想让中国电影人真正“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不啃下英语这块硬骨头,到了国外实在吃亏。为此,小编专门列出中国电影人英语水平排行榜,以鼓励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正《动态》:近日,光线传媒(300251)出了一个公告:公司与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将在上海闵行区浦江镇合作开发"中国电影世界"项目。您认为这一项目的意义何在?孔铭:据我所了解,公司与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在上海闵行区浦江镇合作开发"中国电影世界"项目,区域占地面积约1200亩,总投资预计人民币100亿元,是集影视剧拍摄、旅游体验、文化休闲、影  相似文献   

20.
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是由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拍摄的一部关于"人性文明"的充满欧洲文艺气息的影片。安德森以其一贯的大胆和高辨识度的风格完成了这部华丽而又令人黯然神伤的作品,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已然远去的战前欧洲文明世界,用他那万花筒似的镜头,向逝去的秩序和优雅顶礼膜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