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润科 《下一代》2014,(3):25-25
正现在,望子成龙成风几乎成了父母追求的全部,他们一边拼命地给孩子们挣钱攒钱,一边又要绞尽脑汁地拼命为孩子们选名校和重点班,还给孩子们四处联系各种课外辅导班,忙得像个拼命三郎。可又有哪位家长想过,等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们走出校门时,如何去生存?怎样去做人呢?在一味索求中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记事的那天起,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父母为他们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长大后,他们不是去拼学习、拼志向、拼自立、拼勤俭,而是拼爹娘、拼面子、拼阔气。那么,又有几个孩子想过,为了给  相似文献   

2.
常闻同行及家长们抱怨孩子刚刚培养起来的一点阅读兴趣禁不住现代媒体特别是电视的诱惑,我就想: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徜徉在书的海洋中呢?为此,我从二年级开始尝试"逼"孩子们去阅读。  相似文献   

3.
在一些大人们眼里,孩子们尤其 是城里的孩子们不知怎么越来越不顺 眼起来,"小太阳"、"小皇帝"、"小霸 王"等头衔不容置辩地加到孩子们的 头上,有的甚至发出"救救孩子"的呼 声,似乎再不对孩子们管束严点,我们 的孩子们真的会变成"垮"了的一代。 家家都有孩子,平心静气地想一 想,究竟有几家孩子真正享受到小皇 帝、小霸王那样饱食终日、肆无忌惮的 生活?如果有人问当今的社会谁最苦? 我要说不是挣钱养家的父母,不是日 理万机的领导,不是寂寞度日的老 人,不是搏击商海的生意人,不是流浪 街头的乞丐,最苦的可能是我们的孩 子。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探亲期间,几位朋友来看我时,谈及不少美国中小学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师生关系,听起来感到有不少可以借鉴的地方,便写下来,希望对热心教育的朋友有所启发。 美国中小学里的师生关系是相当平等的,与其说是师生,还不如说是朋友更确切。老师上课,从不是一个人站在台上讲,而常常是把要讲的课程归纳出几个问题,给孩子们自己去想、去讨论,最后让孩子自己来回答,老师们认为这样才能发挥孩子们的潜能和创造性。老师走下讲台,就在孩子们的座位间,所以不显得那么威严和盛气凌人,也使孩子消除了一种对老师的畏惧感。  相似文献   

5.
李阳波 《中学教育》2005,(7):124-124
朋友为孩子买了直排轮的溜冰鞋,为了教孩子,他特意到公园去看教练是怎么教小朋友的。几次下来,他惊讶地发现,不论年纪多小,孩子们差不多在半个钟头内都学会了。  相似文献   

6.
从事幼教工作20多年,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敬畏孩子"。孩子们在想什么?会干什么?会说什么?永远是一个未知数,因此,无论何时,只要面对孩子,都会把心静下来,去观察、思考、琢磨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在"敬畏"中,和孩子一起成长,收获教育的智慧。  相似文献   

7.
和朋友一起     
时光匆匆,又到了新的一年.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孩子又长大了一岁,不再是去年那个上幼儿园还会哭鼻子的小朋友了.他们长大了,也已经到了去交朋友、渴望拥有更多朋友的年纪了.每天放学,我们都能在孩子口中听到新的事情、新的朋友名字.因此,本月我们以"好朋友在一起"为主题,希望能和孩子们一起在日常生活里、在游戏活动中认识什么是朋友,...  相似文献   

8.
初到美国的第一个长假,朋友Angela邀请我们全家去她家玩儿,同时被邀请的还有几个带孩子的家庭。去之前,我想,就是大人在一起吃吃喝喝聊聊天,让小孩儿自己在游戏房玩一玩闹一闹吧。结果,整个晚上专门为孩子们策划的丰富的活动,真是让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件事:两个孩子出去玩耍,其中一个孩子不慎掉到河里,另一个孩子却不声不响地回到家里。等到大人追查起来,才吞吞吐吐地说,他不是在河里吗?对此事,我感慨颇多。我也想听听我们的小朋友如果碰到类似的事情,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我组织孩子们讨论:如果你是那个没有掉下河去的小朋友,你该怎么办?孩子们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回答大致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对不起,上次是我不对!”“我一直想向你道歉,对不起了!”……一天下午,在郑州市某小学,四(3)班的教室里一片致歉声。这是咋了?原来,这是学校举办的一个“道歉节”,同学们都把平时说不出口的歉意大声说了出来。学生可以通过当面道歉,或者打电话、写书信的形式,向别人道歉。道歉对象可以是同学、家人、陌生人,也可以是动物、植物等。笔者不禁为这种做法叫好!动物、植物,朋友、真情,都是支撑孩子们强大、强壮的精神食粮,可在“优越崇拜”中,环境过于优越,抑制了孩子们的精神发展和精神反思,用“想当然”作为生活、学习指导思想,用“固执己见…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8月,我送走了一批毕业班的学生,迎来了一批○○后的孩子。这些孩子在家里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有点自私任性,我心里暗暗想:不能用以前的方法去教00后的孩子们了,应该转变方法。教六年级的孩子,我与学生像朋友、像知己;00后的小不点们……我觉得应该与学生像母子、像玩伴、像朋友、像知己……也许有更多的关系。最主要的是要有爱心、有耐心。开学第一天,就有一个孩子不停地哭泣,我走到他  相似文献   

12.
<正>追求高效课堂,让我们步履匆匆:字词教学里,只能让孩子们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记忆;朗读课文时,也不能让更多的孩子去慢慢学会读美文章,经常只是优秀学生的演示;问题抛出后,更恨不得有孩子立刻能答出正确答案,没有了耐心去慢慢引导。我常常很迷惘:我到底在教什么?这是孩子们需要的课堂吗?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怎会喜欢?教育的路上"方向永远比速度重要"。我想慢  相似文献   

13.
陈思 《幼儿教育》2012,(34):10-12
姚老师为大班下学期的孩子设计了主题活动"畅想小学的生活,和幼儿园说再见"。在两周的时间里,姚老师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小学的课堂,讨论了将来要入的小学,回顾了在幼儿园的生活,还请孩子们说一说自己最舍不得幼儿园的是什么。经过充分的活动和讨论,孩子们对未来的小学生活充满期待,也舍不得幼儿园时代的好朋友。他们和老师说,以后还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姚老师启发他们思考:那我们要怎样才能和幼儿园的好朋友保持联系呢?最后孩子们和老师一致认为,给好朋友留一张"名片"是最好的办法,名片上有自己的名字和电话,能方便与好朋友联系。在几天的讨论和创作之后,每个孩子都画了和右图类似的"名片",上面有自己的名字、电话、想和好朋友说的话,有的孩子还写上了自己以后  相似文献   

14.
每一次上课,我总是希望孩子们能多拥有一种快乐的途径。我并不刻意地去想是不是要给孩子们艺术熏陶,只是很简单地想,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眼和双手,用智慧发现美,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快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还清晰地记得在《流动的颜色》一课中,有个孩子在吹色的时候跑来问我:“老师,我可以用手蘸着颜色画吗?”我说当然可以,你可以看看用手涂和用笔涂有什么不同。孩子高兴地去做了。没有多久,她欢呼着拉我去看她完成  相似文献   

15.
1."自己来做决定吧"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你可以对你的女儿和她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还是到外面去?"5分钟之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你就可以再告诉他们:"我知道了,看来你们是决定到外面去了。"  相似文献   

16.
爱要说出来     
每个周五下午是我班的评星活动。按照惯例,我都会给本周表现最好和进步最大的孩子贴小红花。可最近两周,我发现孩子们似乎对小红花产生了审美疲劳,不少孩子一到这个时候就显得不耐烦:"我知道了,今天又要贴小红花了……"于是,我决定改改以往的小红花奖励模式,清了清嗓子说:"最近我们分享了绘本《小燕子和它的朋友们》,今天王老师也想来找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话音刚落,孩子们一下子都好奇地盯着我,想知道  相似文献   

17.
去年春天,丈夫和我带着我们的3个孩子开车去美国看朋友。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拜访了6个家庭。这6个家庭都有孩子,我一次次地因这些父母使用录像来使孩子安静而受到震动。当几个家庭的大人聚在一起想说说话而孩子们太吵闹时,他们就用录像来哄孩子。只要录像机一转,孩子们的吵闹声立马就变小了。这就像把一块毯子蒙在正在欢叫着的鹦鹉呆的笼子上:只消一盖毯子,刺激鹦鹉的环境消失了,它的叫声也就停止了。与此同理,只要一按“PLAY”键,孩子们的吵闹声就戛然而止。孩子们本来正在摔跤或四处跑着玩,但只要把电视或录像打开,他们便会停下来,…  相似文献   

18.
一天晚上刚刚吃完晚饭,一个朋友来电话,因为一点琐事絮絮地说了很长时间。等我撂下电话,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孩子刚刚看完动画片。我原想今天给孩子好好洗个盆浴,就说:"我收拾一下,你自己先去放水泡着,一会儿我就去帮你洗澡。"孩子说:"不,我要等妈妈陪我。"他一边说一边  相似文献   

19.
花瓣雨     
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满树的花朵簇簇拥拥地挤在一起,为幼儿园平添了几分美丽。樱花树下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围着樱花树欣赏着,观察着,忍不住就想伸出小手去摸摸那些软软的小花,甚至个别顽皮的孩子总想跳着摘下几朵呢。尽管每次带孩子到樱花树下玩耍前,我总  相似文献   

20.
一只小泥狗     
张宁 《山东教育》2013,(10):20-20
之前,学校组织孩子们去崮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孩子都会亲手制作一只陶泥注浆小狗,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出门,想家、想妈妈是情理之中,通过体验和锻炼他们大都感悟到了父母的辛劳.于是学校答应孩子们将这最宝贵的礼物带回家送给妈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