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仁平 《军事记者》2002,(12):61-61
在基层搞新闻报道,时常听到不少报道员埋怨:“现在在军报上登一篇稿子真难啊!没有关系你就甭想,即使投的稿件再多也是白搭。”因此,不少报道员对在军报上稿信心不足。军报上稿果真这么难吗?非得有关系才成吗?我的经历对这一问题作了彻底的否定回答。今年“五一”前夕一天,我们部队政治部陈主任不经意地对我说:“小贺,今天报纸上有你一张照片。”于是,像往常一样,我立即找来当天的《人民军队》报,翻了个底朝天,竟看不到半点照片的影子。心想:难道是主任看错了?不会是《解放军报》?我随手打开《解放军报》,二版中间熟悉的训…  相似文献   

2.
2001年7月13日军报第三版“战士视点”栏目,发表了我在军报的处女作《班长,请注意批评方式》。这篇近两千字稿件的发表,不仅圆了我的军报见稿梦,而且打破了所谓的“没有关系就别想在军报上稿”的传言。作为一名基层连队的新闻爱好,从没见到过军报记长啥模样的一个普通战士,能在军报发表这么长的稿件,这向战友们证明了一个真理:只要稿子写得好,就一定瞎不了。“多琢磨稿子,少琢磨编辑。”也成了我新闻路上和战友共勉的一句座右铭。  相似文献   

3.
2005年11月3 日,这个让我永生难忘的日子,上午10时31 分,我像往常一样打开军报浏览一下再仔细阅读时,猛然发现自己的稿件在军报上变成了铅字。一阵狂喜冲来,我举着报纸爱不释手, 并手舞足蹈:“我上军报了,我上军报了。”战友们见我有反常举动,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纷纷围拢了过来,看了我手中的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去年一年,我先后在军报见稿10余篇,虽然数量不算多,但作为一名身在基层的战士报道员,一年能在全军性的大报上发表这么多的稿件,也算是不小的“丰收”。许多战友和同行都问我是不是认识军报编辑,是不是去军报送过稿?说实话,迄今为止,我从未与一位军报编辑谋过面,更谈不上去军报送稿了。说起我给军报写稿的经过,有一番比较曲折的经历。当兵第一年,我凭着一手好字走进了团报道组。当时,一位机关老同志告诉我,搞报道不容易,尤其在军报上稿子,没有关系根本不行。一席话使原本壮志在胸的我顿时没了信心。以后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通联部编辑老师:你好!我万分感激贵部编辑老师的原因是:我先后在你们主办的《通联情况》上两次见稿。第一次是一封致军报编辑的感谢信配编者按全文发在1997年第3期上。第二次是写对邹延龄、鹿建宁等英模事迹的感触,发在1997年第8期上。而且我还及时收到了两张30元稿费的通知单!你们不知道,这对于一个初涉军旅新闻道路,还未起步上路,急需扶持的青年来说,是何等鼓舞人心!军报认稿不认人,我算服了。以前曾听人讲:在军报上稿,不找关系,不送礼,白搭。自己也先后数百次寄稿军报,要么寄给编辑部,要么寄给编辑本人。如今正式…  相似文献   

6.
能在军报上稿,是所有部队报道员的最高目标,我也不例外。去年初,我给军报邮寄了50多篇稿子,但全都泥牛人海,不见踪影。当时,有的战友说,要想在军报上稿,必须报社有熟人,否则稿子再好也上不去;有的战友劝我不要气馁,而是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军报上的章,坚持给军报投稿,一定会如愿以偿的。  相似文献   

7.
四十元稿费     
去年10月12日,我收到了解放军报社寄来的40元稿费汇款单。这使我异常激动,因为我在军报上登的这篇稿子(9月24日七版),打破了我团近两年来在军报上稿为零的记录,而且也是我这名新闻写作路上的新兵第一次收到中央级报刊的稿费。消息不胫而走,战友们都来为我祝贺,既有羡慕的目光,又有鼓励的话语,忽地不知谁冒出一句:“军报上稿值得庆祝,你请客才对呀!稿费不够我们凑一点!”听着战友的提议,我很爽快地答道:“好!这次我一定请客!”第二天,我拿着汇款单来到邮局,只见邮局的董师傅正忙着给几个官兵办理各种业务手续,我凑上前…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编辑老师:你们好!我是沈阳军区联勤第二分部新闻干事。从入伍那一天起,我就一直对新闻报道工作有一种特别的兴趣,先从“萝卜条”、“豆腐块”写起,后来到政治处当了报道员,上军校时是学员队报道组组长,毕业后不到半年就被抽到机关专门从事报道工作,在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关心和指导下,特别是在军报编辑老师的教导下,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去年,我被军报选为特约通讯员,深感“特约”二字之重要。一年来,我更加努力地学习,通过《通联情况》这一学习阵地,了解了军报宣传动态,学到了不少新知识。一年来,我在军报上稿8篇,其中反映大连第2…  相似文献   

9.
刚休假回来的连长,一见到我就竖起了大拇指:“小孟,不错嘛!在《解放军报》上了三篇稿。”听到连长的夸奖,我还真有点受宠若惊。平时连长总是一副很严肃的样子,能得到他的表扬,不容易啊!连长之所以对我在军报上稿这么关注,也是事出有因。两年前,连长参加了地方的新闻学本科自考,眼看着一门门课程陆续通过,可毕业时却遇到了“拦路虎”:必须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两篇以上文章才可办理毕业证。这下可难为了连长,由于平时工作较忙,他就利用节假日及晚上写稿投稿,可稿件写了不少也寄出去不少,投出去都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尤其是能上军报,成了连长…  相似文献   

10.
我是西藏军区某旅一名士官报道员。以前与其他报道员聊天时,总听到他们一些埋怨,说自己在军报上不了稿主要是在报社没熟人、没有关系。每听到这些话,我总会为军报编辑感到愤愤不平和冤枉,因为我今年在军报发表的每一篇稿件,几乎都是自然稿,没有找任何关系,也没到北京送稿。  相似文献   

11.
我是15期函授学员,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一年就让我尝到了甜头,且收获颇丰:在中央级报刊上稿14篇,其中在2005年11月3日《解放军报》三版刊登了一篇《为老兵制作“军旅光碟”》的稿子,在省市级报刊电台上稿70余篇。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把我从一个“门外汉”拉进新闻的“殿堂”的。于是,在15期函授学习还未结束时,我又迫不及待义无反顾在10月份报名参加了16期的函授学习。取得一些成绩后,支队政委李安成对我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我在感谢身边战友帮助的同时,又在全支队战友当中宣传参加军报新闻函授中心学习的种种好处,并把…  相似文献   

12.
入伍第一年,团政治处根据我在地方党政机关搞过新闻报道工作的经历,把我调到了报道组。刚到报道组那阵子,感觉自己写部队的稿件很不容易,不知从哪儿下手。后来,我逐渐改变了写作“战法”,重新理清了工作思路,写部队稿件时就顺手多了,近年来我在军内外报刊上稿近四百多篇,其中有好几篇受到了军报编辑的好评。一些同行羡慕地问我有啥好“诀窍” ?说实话,“诀窍”咱没有,体会倒有一些。其中,最重要的体会是:让“丑媳妇”多见“公婆”。   我常把初稿比作“丑媳妇”,第一读者比作“公婆”。将初稿先交给第一读者——连队官兵…  相似文献   

13.
我是军报第十五期优秀新闻函授学员。回想学习1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函授学习帮我提高了中稿率。函授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在参加函授学习前,我也有“小豆腐块”和“萝卜条”见诸于部分小报,但没有用过超过300字的稿件,也没有在全国性报刊上露过面。我曾下决心要采写篇有分量的稿件来,并要在全国性报刊上见稿,可发出去的上百篇稿件都石沉大海。我把自己的这一苦恼告诉了军报函授中心的老师,老师帮我分析稿子存在的问题,说我写的稿件反映的是我们本单位小范围的现象,但在全军或军区范围内就不一定…  相似文献   

14.
军报实习的日子,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这些天来,亲眼看见一篇篇粗糙的稿子经过编辑之手,被打磨成能上版面的文章,心中对那些默默作“嫁衣”的编辑老师充满了敬意。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我想换个视角看上稿,通讯员至少应该做到“三多”和“三少”。多写“好稿”,少争“头条”部队搞新闻的同志都希望自己的稿件能上“头条”。不少单位总结新闻报道工作,也无不是以“头条”论英雄。这无疑给“头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头条”是可求的吗?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军报实习,我感到:“头条”可求,但不可强求。“可求”在只要对新闻写作执着…  相似文献   

15.
志荣编辑:你好!想与你谈谈心。主要想围绕军报的《焦点报道》专栏说一说。虽然我在此栏中仅发过一篇稿件。但我对该栏以及深度报道的思考已有较长时间,说得不妥的地方,请你指正。我给这个专栏写稿基于三条理由。一是该栏用稿程序不复杂。说它不复杂至少包括这么几层意思:稿件要闯的关少,编辑用关系稿少,编辑在用稿时的主观因素少。闯关多与稿件质量的提高没有直接关系,相反人为的障碍使稿件变得复杂化,它与中国公文要盖一串图章没什么本质区别,而地方改革正在铲除这种产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温床。至于关系稿,我首先持理解态度…  相似文献   

16.
想想自己从事新闻报道作的经历,令我难以忘记的事确实很多,然而,最令我难以忘记的是参加军报新闻函授的经历。 一九九一年,我被调入师机关任战士报道员。由于没有老师,我就经常查看各种报纸杂志和资料,不停地写稿,不断地寄稿,可始终是泥牛入海!杳无消息。老科长开导我,搞新闻是要笔耕不辍,但要注意方式方法,还是参加军报的新闻函授中心吧,就这样,我自费报  相似文献   

17.
“学好用好军报,当个将军没问题;会给军报投稿写稿,当个记没问题。”这句话是我1984年秋当新兵时听一位干部说的。从听到这句话起,《解放军报》就成了我的梦想120多年过去了,我从一个边防战士成长为一名军报记、编辑,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军报的养育就没有我今天的自信和强壮。因此,每当有人问我你是哪个大学毕业时,我总会自豪地说:“解放军报大学!”  相似文献   

18.
当得知你的志向时,你已经把豪言壮语化作了行动——你踩着进行曲的鼓点,披一身霞光,走在方块加长条的军营里。 当看到你发表在军报上的文章时,仿佛看见你伏案疾书的剪影如诗如画。 听说,你走时一直在笑。是在笑自己心想事成,还是想到那鲜红的军功章?你走得干脆利落,没带走任何触发往事的东西,我猜想,你将所有的爱与恨丢下,是为了轻装上阵。 送别的人群里没有我,但有我遥远的祝福。 你我之间的故事,让我阅尽了你的温情你的细心你的旷达你的宽容。虽然“东风无力百花残”,致使我们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只上演了一年,可我,永远…  相似文献   

19.
每次回到老连队,在学习室一隅看到贴着“军报之家”标签的学习柜和里面存放的一摞摞整齐的军报,我便会感慨万千。因为这个不起眼的“军报之家”的建立,有一个令我永远难忘的故事。5年前,我在连队当文书。由于喜欢写写画画,我对连队订的各种报刊很珍爱;尤其是军报,每一期我都要认真阅读,而且经常把看过的报纸用一个小柜子保存下来,以备日后查阅资料。那时连队的军报比较少,每次我到各班发报纸时都要亲自交到班长手里,还要特意喊上一声“军报,这是今天的军报”,生怕大家不重视。但由于缺乏管理,一些战友看完报纸后随手乱扔的现象时有发生。一…  相似文献   

20.
1月17日,军报在一版头条刊登了我编发的《肖龙旭免试成为清华大学博士生》一稿,值夜班的总编室吴主任看了稿后,连夜写了一篇评报:《轻武器也能打胜仗》,对此稿选择的角度给予了肯定。此前,此稿在评委拟评头条时,以满票通过。稿件刊发后,在清华大学引起反响。清华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杨家庆说,清华为能培养肖龙旭这样的高素质人才感到高兴,要让更多的国防人才进入清华园。一篇不足800字的新闻,何以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我认为可以套用一句军事术语来说明,就叫:攻其一点,兼顾其余。攻其一点,首先要选准主攻方向,要从最有新闻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