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画教子     
寇准自幼丧父,家境清贫,全靠母亲织布度日。寇母常常在深夜一边纺纱一边教寇准读书,督导他苦学成才。后来寇准进京应试,得中进士。喜讯传来,寇母正身患重病,临终时她将亲手画的一幅画交给仆人刘妈,嘱咐道:“寇准日后必定做官,如果他有错处,你就把这幅画给他!”  相似文献   

2.
画教宋朝寇准自幼丧父,家境贫寒,靠母亲织布度日。寇母常在深夜一边纺纱,一边教子读书,督导寇准苦学成才。后来寇准进京赶考得中进士。喜讯传到家时,寇母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临终前她将亲手画好的一幅画交给老仆刘妈说“:日后寇准做官,如果有错处,你就把这幅画给他看。”后来寇准做了宰相,为庆贺生日大摆宴席。刘妈认为时机到了,便把画交给寇准。寇准展开一看,见是一幅“孤灯课读苦含辛,望你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寇准拜读再三,泪如泉涌,当即撤去寿宴,退回所有寿礼。这就是“寇准罢宴”的故事。从此,寇准专心料理政…  相似文献   

3.
玻璃心     
<正>在一个儿童教育的会议上,一位70多岁的老者讲述了他童年时的一段往事。他说:"我曾经是一个画家,其实哪个孩子又不是呢?有一天,老师教我们画一幅画。当时很多孩子合用一份水彩颜料,我等不及了,就用自己的蜡笔给画上颜色。当我喜滋滋地把画交给老师时,他一边接过来,一边转过身向其他的孩子展示说:‘你们看,当你们不愿等待时,会画出多么糟糕的一幅画,就像这一幅。’"那老者说:"我当时听到‘呯’的一声响,一道门向我永远地关上了,从此以后,我不再是一个画家了。"  相似文献   

4.
记得很多年前,听过一位语文教师上的《桂林山水》一课。具体情节忘记了,但是有两个环节至今记忆犹新。一个是老师给课文画的黑板画,另一个是老师带学生哼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她一边上课,一边板画。课快上完了,一幅简单的山水画也画好了。接着她带领学生,随着优美的旋律,  相似文献   

5.
溜须与拍马     
正"溜须"一词源于宋朝名相寇准。寇准有一门生叫丁谓,一次二人共同进餐,寇准的胡须上不小心沾上一个饭粒。丁谓瞧见,忙上前将其从寇准的胡须上小心顺下,并将老师的胡须梳理整齐,极尽奴媚之相,旁人看了大打喷嚏,后来称丁谓这种行为是"溜须"。"拍马"起源于元朝。元人崇尚骑马,官员多骑高头大马,不像其他朝代官员坐轿子、骑驴、骑骡子。官越大,马越好。马成了权力、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夸他的马就等于是夸他。下级见到了上司,往往要对上司的马夸赞几句,一边拍着上司的马背,一边用尽天下最美的词夸赞这匹马,什么"膘肥体壮""鬃长毛亮""追风赶月""踏雪无痕"……总之是要把上司的马夸成是宝马良  相似文献   

6.
约翰·詹姆士·麦克劳德是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上小学的时候,他很淘气。有一天,他忽然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于是和几个同学偷偷地套住一条狗,宰杀后,把内脏一件件地分割观察。谁知,这条狗竟是校长家的爱犬。当班主任征求校长对麦克劳德的处罚意见时,校长作出决定: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麦克劳德诚恳地接受了处罚,认真地画了两幅图交给老师,校长和老师看后觉得他画得不错,对错误的认识也比较诚恳,“杀狗事件”就这么了结了。校长这种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又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创新意识、探索精…  相似文献   

7.
<正>【课前谈话】师:认识他吗?相传他七步成诗。生:曹植。他是曹操的儿子。师: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你们看,他的代表作《洛神赋》,被称为浪漫主义千古名篇。(出示《洛神赋》)师: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洛神赋》的魅力,有人将《洛神赋》运用艺术化的手法进行了演绎,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视频)师:你发现视频中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生:它把《洛神赋》画成了一幅画,写成了一幅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8.
弄巧成拙     
北宋时,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叫孙知微。有一次,他为寺庙画一幅《九曜图》。他把图的轮廓画好后,因为有急事要出去,就把剩下的着色工作交给他的徒弟来做,并且交代一定要认真做好。  相似文献   

9.
听过于永正课的人都说,于永正有一股子灵气,“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举手投足都有戏。他教《燕子》,一边引导着学生读书,一边在黑板上画画,学生把课读懂了,他的“燕子展翅图”也画完了。学生们瞪大了眼,听课的老师啧啧称赞;他教《壁虎》,临近结束时,他突发一问:“课就上到这儿了,最后,我还想了解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把一幅卡片呈现给一个人,卡片的一边画有一只猫,另一边画着一只狗。让卡片一边对着他,另一边对着别人。要求他回答他和别人各自看到什么。看起来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可是如果幼儿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在其成长的道路上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这种能够意识到别人与自己的观点有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1.
祖传名画     
从前,有个富家子,整日游手好闲。他父亲临终时留给他一幅画说:“这幅《寻斧图》是祖传的,千万不能卖!”再富的家底也会被吃穷。终于,他已经没有钱了,他突然想起父亲临终交给他的那幅祖传的名画。他想了想,决定把那幅画在家门口卖掉。可是一连几天,这画却无人问津。有一天,来了一个古董商,  相似文献   

12.
一幅画引起的深思张雪芳一日课上,我教小班的孩子画萝卜,有位小女孩除画了只萝卜外,还在旁边画了一个小朋友,并指着画对我说:小孩不吃萝卜,她撅着嘴。我笑道:不吃就不吃呗,干吗还要撅着嘴。只见这位小女孩伤心地说,因为她妈妈不要她了!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孩子父...  相似文献   

13.
多一分宽容     
在一节语文课上,我发现一个学生低着头,正专心致志地画着什么。我一边读着课文,一边靠近他,看到他在画一幅卡通画。他有所察觉,忙乱地将语文课本遮盖在未画完的画上,脸上泛起红晕,眼睛不时地斜视着我,一副不知所措的神情。我走到他的桌边,用手指在他的桌面上轻轻地敲了两下,又读着课文回到了讲台前。课后,我真想找他来,劈头盖脸地训斥他一顿,但我冷静一想,以往当众批评学生时,他们或低头不语,或充耳不闻,往往是口服心不服,教育的效果又如何呢?放学后,我找到他,让他把那幅没完成的画画好后交给我。我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只见他神色紧张地拿…  相似文献   

14.
王伯伯送画     
王伯伯在街上挂出一幅画,上面画着一只黑狗。他对围观的众人说:“这是一幅字谜画,谁猜对了,我就把这幅画送给他。”众人议论纷纷。过了一会儿,人群中走出一个小孩。他说:“我猜中了!”说完,他就一声不响地把画取走了。王伯伯望着小孩的背影哈哈大笑,说:“多聪明的小朋友啊!”  相似文献   

15.
楚国有个人,祭过了祖宗,把一壶酒赏给管家们喝。酒 少人多,怎么吗法呢?大家商量决定:每人在地上画一条蛇, 谁画得快、画得像,谁就喝这壶酒。其中有个人画得很快,又 很像,他想这壶酒无疑是他的啦!可是他见别人还都没画 完,心想:“我给蛇再添上几只脚还来得及啊!”于是他一边 抓过酒壶,一边给蛇添上了几只脚。正在这时,另一个人把 蛇画成了,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是没有脚的,你画的不是 蛇。第一个画成蛇的是我不是你!”画蛇添足的人反而没喝 上美酒。这个故事记载在古书《战国策·齐策二》,成语就出自这里。讽刺做事节外生…  相似文献   

16.
钟静 《早期教育》2005,(8):40-40
又是一次绘画活动。幼儿都在认真地画,宏字画得比较慢,画几笔就停下想一想。我走过去,看到他刚用线条分割好画纸,其中的一个块面里只画了一个月亮型的花纹。我拿起笔,一边说:“这个块面里你是用月亮型的花纹装饰的啊?可以多画几个呀,再用黑白两种颜色涂好。”一边很快地帮他画上几个月亮型花纹,然后把笔交还给他,示意他接着往下画。  相似文献   

17.
文静 《教师》2011,(30):5-7
“如果你不把它吃了,我们就把你交给蔡美儿领养。”2011年伊始,香港《南华早报》英文版刊载的一幅漫画格外引人注目:画中的一家人——父亲、母亲和眉头紧锁的小男孩——围坐在厨房里。在小男孩面前的餐桌上摆着的是一份还没有动过的早餐。一旁的父亲眼见儿子迟迟没有任何动作,便声色俱厉地发出了以上的警告。而就在父亲的“最后通牒”发出...  相似文献   

18.
一、抓住题眼,导入新课 课前板书课题,并播放背景音乐《母亲》。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慈母情深》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师:读到慈母,老师想起一幅画,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由此你们想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9.
(课前多媒体映现各种梅花的国画,同时民乐伴奏。学生一边观看漂亮的国画,一边欣赏优美的音乐。) [评析:课前创设情境,通过看国画、听音乐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为引入新课作铺垫。] 师:同学们,刚才屏幕上展现的一幅幅国画里画的什  相似文献   

20.
我的老师     
小时候,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幼儿园、学前班什么的。在我不到六周岁的时候,母亲便送我入学,直接读一年级了。老师是个女的,姓吴,那时不过三十岁,齐耳的短发,圆而白皙的面庞。那一双眼睛透出的光是那么慈爱,那么让小孩子愿意接近。所以母亲没费多大劲,便轻轻松松地把我交给了吴老师。从那时起,我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学生生涯。每天晨鸡报晓的时候,母亲为我梳洗打扮停妥,我便蹦着跳着去听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去学画那一幅幅美妙的画,去学一加一等于二。从没有因为学习上的事遭过老师的一个白眼,挨过一次哪怕是极轻的打,也从没有见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