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对"手"的有关隐喻在汉维两种语言中的异同进行分析.在汉维两种语言中,有不少与"手"有关的隐喻,它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差别.这不仅反映了"手"这一人类最重要的器官所表示的隐喻意义与文化的共同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它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地位,反映了文化、隐喻及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动物形象积淀着民族心理,在维汉两种语言中,同一种动物可蕴含不同的喻义。汉维两种语言中的动植物名称不仅代表动植物形象的符号,而且反映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印记。只有深刻了解文化上的差,才能理解动植物名称深层次的象征意义。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比分析动植物在汉维两种语言的象征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取向等因素的相似与相悖,导致动物词汇在各自的语言系统中的隐喻存在异同。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动物词汇的隐喻进行研究,探讨它们在中西文化中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文化意蕴,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克服语言交际障碍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4.
不同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不同文化发展的差异.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分析两种语言中有关动物的词语可以透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也可以生动地揭示出中英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同时会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汉语和英语语言中动物词汇的隐喻意义是有所不同的,且人类文化与动物是紧密联系的,根据动物的习性特点和民族文化心理,同一种动物在两种语言中出现了不同的隐喻。基于此,从源语本体有无对应隐喻及有本体的空缺体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所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而词汇是语言学中最活跃的成分。词汇和交际中的隐喻已成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对英汉熟语、植物词、动物词、人体词系列隐喻实例进行比较 ,可以从中揭示出两种隐喻语言所反映出来的不同民族文化心理及对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廖娅丽 《考试周刊》2013,(97):21-23
语言深受文化的影响,同时能体现文化的独特之处。不同的文化折射在不同的语言中会引起人们不同的联想,特别是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最敏感地反映出不同文化赋予不同语言的丰富文化内涵。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所承载的寓意反映了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共性及差异。  相似文献   

8.
汉维动物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它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差异显著.这些差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呈现出一定的模式即包括动物相同,文化内涵完全相反;动物相同,文化内涵一语独有;动物不同,文化内涵相同;动物相同,文化内涵部分相同;动物相同,文化内涵基本相同等五种类型.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对促进汉维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动物词语为例,通过比较其在汉维语言中的使用情况,从而揭示了汉维两种文化在动物词语上留下的历史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0.
英汉动物词汇的意蕴异同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茜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7):99-10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使世界上的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动物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因此,各民族语言中都有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汇,英汉两种语言也是如此。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含义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含义的三大基本特征,指出了造成这三种特征的渊源。通过比较,人们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英汉文化在动物词语上留下的历史文化差异。有助于到位的理解、恰当的运用并真正领悟英汉语言中的动物文化。并由此得出结论: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不仅要准确无误的传达语言信息,更要重视隐含在语言里的文化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1.
王玉昕 《考试周刊》2007,(39):45-47
英汉两种语言对各式各样的动物赋予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涵义,构成了富有特色的动物词汇隐喻。但由于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异同,英汉动物词汇隐喻中出现了重合、冲突与空缺等现象。因此研究英汉动物词汇隐喻及其文化内涵将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动物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因此,各民族语言中都有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汇,英汉两种语言也是如此。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在跨文化交际中应注重对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作深层分析。  相似文献   

13.
徐光琦 《文教资料》2014,(8):27-28,34
人类文化的共同性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要求学习者必须重视隐喻在外语词汇学习中的地位。然而,目前的外语词汇学习对隐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本研究从具有相同语言隐喻和具有不同语言隐喻的跨语言词汇学习两个层面,分别探讨了隐喻在外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发现隐喻的应用能帮助学习者准确理解和把握外语词汇的意思与用法,更系统、更彻底地掌握外语词汇,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词汇理解困难和应用不当,从而产出地道的外语表达。  相似文献   

14.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异同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每个词除了具有字面意义外,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受风俗、历史、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汉英两种语言赋予许多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分别反映了各自文化发展的差异.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比中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之异同会有助于语言学习.本文结合实例从同一动物词汇代表相同的意义,同一动物词汇代表不同的意义,不同的动物词汇代表相同的意义,英汉特有的动物词涵义这四个方面来讨论英汉动物词汇涵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对动物词汇文化意义的揭示和研究,不仅可以避免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而且对于不同文化的比较与导入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比较,人们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英汉文化在动物词语上留下的历史文化差异,从而帮助人们顺利、恰当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曾婧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7):103-105,122
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工具。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拥有其特有的隐喻结构,形成不同文化间的隐喻差异。现在,国际间的交流日趋频繁,正确理解语言背后的隐喻文化差异,有助于学习者掌握准确的目的语,实现沟通间的无障碍。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从隐喻形成的认知因素,隐喻与文化的关系这两个角度来阐述隐喻对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的重要性。试图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中的隐喻文化的对比,提醒学习者在词汇的学习中形成隐喻意识。  相似文献   

16.
黄敏娟 《文教资料》2006,(22):130-131
不同的民族,其文化虽不乏相通之处,却也相去甚远。各种有关动物的表述,其内涵与文化息息相关。英汉两种语言中,特别是在成语、谚语中有很多不同的有关动物的隐喻表达方式,正确理解这些隐喻的内涵意义和文化色彩,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进行课堂教学,在跨文化交际,翻译等领域都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英动物隐喻的文化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大量的关于动物的比喻语言,尤其是以动物喻人的语言,我们认为这是存在于人类思维中的概念隐喻,即:“人是动物”。但两种语言关于动物的隐喻表达和意义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分析,文化差异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其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不同文化对源域特点的民俗看法不同;二是源域在不同文化中的突显程度不同:三是不同文化民族的认知视角不同。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差异,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是准备把握翻译的关键。文章在对照和比较了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四种动物词语的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解释法和替代法。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的日常言语交际过程中,语言中的隐喻随处可见。本文着重分析了汉语口语隐喻的词汇特点,指出这些口语隐喻与人体词汇、动物词汇及网络创新词汇密切相关,并在不同的语境中拓展出各自不同的隐喻意义。口语隐喻使语言鲜明简洁、生动活泼,可以提高语言的感染力,还可以委婉地表达出说话人的用意。  相似文献   

20.
人和动物都是自然界演变的产物,语言中的动物词在人类社会长期使用过程中被打上了深深的社会文化印记.英汉动物词的理解和使用离不开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动物本身的自然属性.而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认知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以牛和马这两种动物为例,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探讨了英汉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归纳总结出动物词汇联想意义主要是动物特性映射、文化背景映射的结果,反映出人类认知是在已有经验域基础上,通过隐喻思维联想范畴化,以新的视角认识事物的过程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