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家周大新为纪念儿子的早逝,写了一篇小说《安魂》,在去年年底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举办的"当代·长篇小说年度论坛"上,得到了2012年度最佳长篇小说奖.日前,周大新在接受《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采访时说过的一些话让我深深地震动.  相似文献   

2.
正作家周大新最新长篇《天黑得很慢》首发于《人民文学》2018年第一期,小说直面老龄化难题,人生终点前的种种情形浮现,比如社区讲座、电视购物中有关医学治疗、延年益寿的喧哗;一头连着并无亲情的老人、一头牵着生计的老年陪护工作境况……"小说人文关怀的广角,使得以前未被足够凝视过的老年护理人群有了表达的机缘。小说家机智的现实敏感和悠长的生命疼惜,平衡在文本内。"在《人民文学》主编、评论家  相似文献   

3.
周大新的小说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他的故乡南阳盆地,对南阳盆地的认知是周大新创作的源泉,其作品为中国地域文学增添了新的力量。同时,周大新的南阳叙事又表达出了他对乡村现代化道路的温情探索,表达了自己的乡村理想,对当代乡土小说的发展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4.
新闻一束     
正"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发布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现小说反映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成果,由《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国小说学会、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青岛市作家协会承办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小说论坛暨最有影响力小说发布"活动日前在青岛举行。据悉,共有40部小说作品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包括《白鹿原》《古船》《尘埃落定》《浮躁》等15部长篇小说,《棋王》《红高粱》《人到中年》等15部中篇小说,《受  相似文献   

5.
四、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文学研究会作为现代文学史上出现最早、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表现在文学创作方面.该会的发起人茅盾、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王统照、许地山等,后来加入的冰心、朱自清、庐隐、鲁彦等,分别在小说、诗歌、散文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都成为新文学发展中的著名作家.他们在创作方面形成了共同的倾向,即关心社会和人生,描写作者比较熟悉的人和事,体现着"为社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在具体创作上,各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下面重点介绍叶绍钧、冰心、朱自清三位.叶绍钧最能体现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是该会的代表性作家.1894年生于苏州,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为圣陶.中学毕业后先后当过小学、高小、中学教师、编辑、大学教授.他的创作情况,可以用一个"早"字来说明.首先是较早创作短篇小说并产生了重大影响.早在"五四"文学革命前的1914、1915年,就有十多篇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痛苦的文言小说问世.写白话小说也早,从1919年开始.二十年代短篇创作最盛.有《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稻草人》等集子出版.他的小说,一部  相似文献   

6.
作为诗人的臧克家,他早年也写过一些小说。从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他总共发表了十九篇小说,如《义务打杂》、《债权人》、《牢骚客》、《重庆人》等。小说集一共出过两本,一是《挂红》,一九四七年六月由上海读书出版社出版;一是《拥抱》,一九四七年十二月由寰星图书杂志社(寰星书店)印行。他的小说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显露了自己的创作特色。一  相似文献   

7.
阿尔封斯·都德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史上一个颇有特色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八四○年五月十三日出生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省尼姆城的一个破落丝绸商家庭。从一八五八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多情女子》,到一八九六年完成小说《冬天的故事》,在他近四十年的文学生涯中,一共创作了十三部长篇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一些戏剧和诗歌。其中有三部作品特别值得一提。一部是一八六六年问世的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这部集子中的一组短篇,取材于故乡普罗旺斯五光十色、充满诗意的日常  相似文献   

8.
说李伯勇是位作家,有时候我更愿意把他称为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在文学的这块黑土地上,默默地耕耘了二十多个年头,直到近年来系列乡土长篇小说《轮回》《寂寞欢爱》的推出,尤其是长篇小说《恍惚远行》荣登2005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他才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1911年高中毕业,因家境贫寒无力升学,在家乡任初等小学教员。后来任中学及大学教师、教授。1920年他与茅盾、周作人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后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小说月报》、《中学生》、《文学旬刊》编辑。抗日战争期间,任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全国解放后先后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叶圣陶是著名作家、教育家。他从1914年开始发表一些文言小说。真正写小说是1919年3月在《新潮》上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一生》,从此开始了真正的文学创作。主要作…  相似文献   

10.
论无名氏小说中的生命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名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作家。他以孤高的沉思、高超的技巧、充满个性的风格显示出独特的艺术光彩。在小说主题意识上,他自觉追求对"生命玄机"的探索,投身四十年代的人性批判、文化反思的主潮,忧虑着人类生存的命运,丰富了现代小说的内涵。他推出的惊世骇俗的长篇小说《无名书初稿》前三卷(《野兽·野兽·野兽》、《海艳》、《金色的蛇夜》),为四十年代文坛射出一束强光。无名氏以生命这一哲学上的重大问题为其作品主旨,用他丰富独特的生命体验拥抱生活。他写自我又能超越自我,把理想寄托在其笔下人物印蒂的身上,让印…  相似文献   

11.
课内检测一、文学常识填空1.《万卡》是_______国著名小说家__________的作品,他的另一篇以"警官奥楚蔑洛夫"为主人公的小说是《______》。2.本文是一篇______(文体)。这种文  相似文献   

12.
冯玉奇,现代通俗小说家,四十年代在上海滩红极一时,但在文学史上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历史地位。冯玉奇"剧作家"身份的解体这一重要文学事件在文中得以厘清,《舞宫春艳》和张资平《苔莉》的横向对比透视出冯玉奇创作中存在的媚俗弊端,由《礼拜六》杂志拒登冯玉奇小说探讨"媚俗"这一文学倾向对当代文学的警示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晓苏是一位善于吸收古今中外文学营养的作家。他不仅把中国民间文学的智慧挪移到《花被窝》之中,而且把西方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的优点也一并拿来,为他所用。他在谈到其小说《松油灯》时说:"我自己十分喜欢这篇小说,它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现代主义的。"诚哉斯言。我看晓苏的许多作品,都可以作如是观。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中华文学基金会2013年度"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之一,青年批评家晏杰雄的专著《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最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作者将宏观把握与作品细读相结合,为当下文学创作提供了一部史料性与前瞻性兼具的理论文本。作者指出,当下是长篇"好小说"与"好看小说"能够高度同一的时代,正因为先有了"好看小说",他才真正做到发自内心地"看好小说"。这是一份热忱,又暗含了动力寻找的过程。他细细梳理当代文学的趋  相似文献   

15.
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伟大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创作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作家在他一生的最后几年(1925—1936)一直从事这部小说的创作。《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共四卷。第四卷最后部分未能完成,高尔基就去世了。这部规模宏大的小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作家全部创作生活的总结。《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有一个副标题:《四十年》。这部具有史诗性质的小说正是用鲜明的艺术画面再现了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一九一七年这个历史时期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十月革命前的四十年是充满尖锐矛盾和斗争的年代。这四十年经历了俄国解放运动第二  相似文献   

16.
周大新是一位走出南阳盆地的平民作家,他始终以一个"地之子"的情怀对生养他的故乡做一次又一次的亲近和拥抱。他的小说《湖光山色》以独特的视角深入乡村生活内部,以真实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在现代城市文化冲击下,乡土中国的艰难蜕变和乡村伦理的执著坚守;书写了权力与欲望纠结下人性的沉沦与救赎,同时也彰显了正直人性的温暖和作者直面现实的勇气。  相似文献   

17.
《呼兰河传》是萧红四十年代初寓居于香港时写作的,这篇小说中描绘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美的后花园,然而这美丽的花园中也有其"阴暗面"的存在,作者在小说中对"人性恶"进行了揭示,将人性当中的懒惰与贪婪、冷漠与麻木、愚昧与残忍进行了大胆的抒写。  相似文献   

18.
约翰·厄普代克(1932~),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曾于1964年、1987年两次获得全国图书奖,1982年获普利策奖。他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背景大都安排在家乡宾夕法尼亚的小城镇上,写的都是中产阶级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与家庭琐事,从中反映出美国精神文明的现况与实质。作品细腻,抒情流畅,风格精致优雅,以"兔子四部曲"饮誉文坛。被誉为"美国中产阶级风尚的经典史诗性作品"的"兔子四部曲",为美国文学留下了一个难忘的人物形象:兔子哈里。作家从1960年发表的《兔子,跑吧》开始,每隔10年,就会推出一部:《兔子归来》(1970年)、《兔子富了》(1981年)、《兔子安息了》(1990年)。这四部作品描绘了中心人物哈里·安斯特罗姆从26岁到55岁的人生历程。小说折射出上世纪四十多年间美国社会的变迁:50年代的保守、60年代的动荡、70年代的平庸、80年代的价值消亡。对于约翰·厄普代克而言,创作灵感是源源不断的,尽管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始终坚持创作,发表于今年的小说《父亲的眼泪》,让我们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带给了我们情感的震撼。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总体格局,是以鲁迅和矛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作为主潮左右着整个文坛,在"左翼"文学之外,京派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学支派。京派作家里尤以沈从文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30年代,沈从文创作了以《边城》为代表的许多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的抒情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流变中,他的小说以独特的审美风格,引人注目,为京派小说乃至中国现代小说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洛城花落》是一部极具现实感和时代性的小说。周大新将长篇小说封笔之作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最深处,也是最隐秘的领域,以奇特的构思走向私密生活和私人情感,不仅使小说具有极大的可读性,同时隐含了现代人在日常生活和情感领域的危机,探讨了这一领域不可穷尽的神秘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