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是比较特殊的朝代。元朝除用蒙文编修史书外,也很重视用汉文编修当代史,像实录、列传等等。元朝汉文当代史的修史机构是翰林国史院,其前身是翰林学士院与国史院。元朝官修汉文当代史的主要成果是到朝实录的编纂,按进呈时间可分类为五朝实录、世祖实录、三朝实录、仁家实录、英宗实录、四朝实录。  相似文献   

2.
实录在明代享有“国史”的尊崇地位,《明实录》丘濬传记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有记载认为,在英宗实录编修时,丘濬为于谦辩白,这通常被视作丘濬正直敢言的事例、明代史权复苏的表现。经考证分析,此事的真实性存在疑点。实录不载此事,非但不是史官刻意遮蔽史实,反而体现出他们的谨慎态度。类似的,实录记载刘文泰攻劾王恕,涉及丘濬,过去多将此视作史官塑造人物形象时厚诬丘濬。其实,实录的记载虽然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却没有断言丘濬是幕后主使。独立于实录之外的其他文献,也不约而同地采用这种编撰策略记载此事。所以,不能将之视为实录的厚诬。实录的确遮蔽了某些史实,如为维护明孝宗的光辉形象,实录将丘濬因灾异上疏故意写得含糊其词,然而这是实录编修中的惯例,并非只针对丘濬一人。同样的,实录记载言官指控丘濬“奔竞”等,不符合历史事实,乃是厚诬。  相似文献   

3.
一个从事研究清史和近代史的,实录和史稿是重要的参考资料。清实录是当清朝前一代皇帝死后,继承者指派专职,把前一代的大事,用编年的体裁,记录下来,这就叫做实录。编成之后,抄写四部,分别庋藏在北京的皇史宬、乾清宫、內阁和沈阳的崇谟阁。除清朝未入关以前的太祖、太宗两朝实录别经编纂叫做“满洲实录”外,从顺治到同治(1644—1874年)的八代实录,每部先后共抄录装钉成三千七百十四册。光绪帝的实录,共计五百九十七卷,编成后,宣统帝早已逊位,所以这一代的实录,只抄写了两部,一部存于乾清宫,现存有二百二十一本《自第三  相似文献   

4.
诗意,让课堂如此美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语文教学》2006,(3):19-28
《乡愁》实录;《赞美》实录;《将进酒》实录;李商隐《隋宫》实录;课例点评;[编按]  相似文献   

5.
教学反思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实录课教学有助于进行教学反思。本论述了实录课教学对教学反思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实录课教学的现状,并指出实录课教学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课堂教学案例,其基本素材是课堂教学实录。但是阅读一篇课堂教学案例并不是观看一盘教学录像带,由实录到案例的过程应当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将课堂教学实录转化为案例的写作过程,是对实录内容进行编辑、加工的过程,是提高案例的教育学价值的核心环节。 在实录撰写成案例过程中,实录材料的搜集、案例主题的确定、实录到案例的转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三项内容。以下是以《在全班讨论中,他站在学生的……》(刊于《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6期)这篇案例为例,阐述从课堂教学实录到课堂教学案例的转写要点。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篇由案例非当事人撰写的案例。  相似文献   

7.
现代数学设计理论可以指导教学设计或者分析解释教学实践。往后我将选择一些“中国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试对教学实践作分析。选择的老师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家成长丛书”的入选者,或者是公认的中小学著名教师;选择的教学实录,是他们在国内有影响的“名课”,是真正的实录而不是有的刊物发表的那种编写的“实录”。只是限于篇幅,不得不对实录加以缩略。但因为是名课,大家不难查到课的原始记录。为什么要选“实录”而不是设计文本作分析?因为实录是教学设计的最终产品,教学设计其实是一种“台后”工作,是为教师自己完善教学服务的,大多数设计工…  相似文献   

8.
《实录》是记录一朝帝王军国大事的编年体史书.《则天实录》就是记录武则天当政和履行武周皇帝权利时期的编年体史书.唐代诸帝《实录》流传至今的唯有韩愈撰《顺宗实录》5卷,收录于《韩昌黎集》之中,其他《实录》无存,只有在正史中的著录信息.据两《唐书》及《宋史》等史书记载,《则天实录》有多种,编撰者不同、刊刻年代不同、版本不同,歧义颇多.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偶然的,必然有其内在的原因,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文章拟从《则天实录》的修撰、版本、内容等方面复原早已佚失的《则天实录》的概貌,以就教于方家和学者.  相似文献   

9.
清代官方修纂实录,最早的就是《清太祖实录》,有关《清太祖实录》的文章很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在其它学者论述的基础上,对《清太祖实录》的编纂版本及史料价值作一简要论述,以便我们更好利用。  相似文献   

10.
萧梁时代虽开实录体先河,只有《唐实录》代代相修,蔚然成风,完善并定型了实录体这种新的史书体裁。《唐实录》在保持编年体的时间顺序的同时,又在适当的时机插入重要人物的传记,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最终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实录体也成为仅次于纪传、编年之后的第三大史书体裁。  相似文献   

11.
文章考辨了《顺宗实录》的真伪、被修改的真实原因,修改后的《顺宗实录》与今天我们所见之《顺宗实录》的关系,以及它的史料价值和韩愈的史识等。  相似文献   

12.
教学实录,就是教师将自己或他人执教的优质课过程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加上教学后记或听课评价,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教学实录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记录。因此,教学实录一定要以真实的课堂为基础,绝不能  相似文献   

13.
《史记》是我国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作为一部信史,在其身上,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史学优良的“实录”传统。然纵观《史记》全书,却发现《史记》中存在大量“非实录”的史料,这便与“实录”传统产生了矛盾。本文以时代生死观的角度,探讨《史记》中存在大量“非实录”史料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满文蒙古文和汉文《清太祖实录》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乾隆本《太祖实录》的满、蒙,汉三种字的本齐全,对其进行 条件已经具备。采用本对照加注释讨论的方法观察《旧满洲档》记载与乾隆本《太祖实录》满,蒙,汉字本记录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清朝乾隆本《太祖实录》的编纂过程是先将满蒙原件根据实录编写的需要撰写为满实录体字,在此基础上译成汉,最后从汉译成蒙古。  相似文献   

15.
略论“实录”理论对古代小说创作和小说批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史传理论中的“实录”理论主张对古代小说创作及小说批评的巨大影响.“实录”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发愤著书”说与“春秋笔法”“说作为”“实录”理论的主要内容,对明清小说创作与小说批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实录”理论并不完全排斥虚构与想象,这对小说创作和小说批评中的写实思潮及人物形象塑造理论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但“实录”理论中的“劝戒说”的影响则主要是消极的.研究“实录”理论及其对古代小说创作和批评的影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实录混合型VCD光盘是一种集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和课堂教学文档资料于一体的光盘媒体,它具有自动播放、使用方便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课堂教学实录混合型VCD光盘的特点和应用及制作方法,并用典型的制作实例阐述了整个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17.
教师每天都要上课,并且经常听课,每堂课都可以写出教学实录。从这点看,撰写教学实录的题材是取之不尽的,每个教师都可以写。然而,常有一些初学写作的青年教师在我面前抱怨道:“我认为教学实录最好写,课怎样上就怎样录,因此就多次试笔,然而屡投不中,令我心灰意冷。”应当说,教学实录的题材多,容易写,但并不是每堂课都可以成为撰写教学实录的题材,要写出质量较高、深受读者欢迎的教学实录,就必须从所接触的大量课例中,筛选出具有深刻蕴意、生动而典型的课例作为写作题材,这样才能显示文章的价值。最近我拜读了《小学青年教师》2005年第9期上刊…  相似文献   

18.
实录美是《左传》最基本的审美原则。它是对前代史官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为:不循古法,善恶必书;博采史籍,考信慎取;网罗旧闻,择善而从。其实录是对历史现象的批判性实录。  相似文献   

19.
一、案例实录与分析 【案例1】(王咏梅老师教学片段实录) 为了保证语篇的完整性,笔者采取了整体教学法。  相似文献   

20.
《史记》的实录精神不仅是良史之德,也是难能可贵的诗学传统。《史记》的实录精神呈现出有别于《诗经》和汉乐府的三个特点:批判政治生活的倾斜性,反映时代民生的宏观性,揭露社会问题的自觉性。《史记》的实录精神深刻影响了汉魏六朝的诗歌创作,汉魏六朝诸多反映时事民生的直笔之诗,慨叹历史现实的曲笔之作,揭露社会问题的诗史之笔,都是对《史记》实录精神的继承与取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