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与道德——兼从生命的角度谈道德教育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生命与道德是息息相关的。生命哲学家认为道德的源头是自爱,道德的原则是生殖的原则,而生命的热望是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动力。学校德育的失效,正是道德教育忽视了生命的结果。道德教育应从个体的生命出发,引导生命获得意义。  相似文献   

2.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一种流变的“生命显现学”。“生命冲动—绵延”是理解“生命显现学”的最核心概念。绵延是一种生命冲动、生命之流。生命之流总会受到阻碍,每一层阻碍产生一种生命实体,在其最高处的阻碍形成人类。从万物产生的意义上来说,它得益于这种阻碍,阻碍本身是一种积极的建构力量。“生命冲动—绵延”在宇宙创生层面、社会建构层面、自我存在层面分别显现为“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表层自我和深层自我”,以此看来,从宇宙、社会到自我都是一种绵延,一种显现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是促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关键环节。当教师终于克服心理上的担忧,冲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尝试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①之后,一个新的问题会紧接着  相似文献   

4.
两次世界大战,给西方世界投下了一层难以抹掉的阴影,特别是对西方知识分子造成了一种精神上的恐怖。战后西方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的高度发展,又使他们深深感受到西方社会的危机意识和人性的“异化”。再加上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海德格尔和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的泛滥。凡此种种,造成了非理性的神秘主义、不可知论的现代派创作思想的盛行。现代派作家认为文学所要表现的“真实”不是外在  相似文献   

5.
一道德,从其最初的意义来讲,是一种规范,一种准则,一种契约。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规范与准则,用来维护社会正常的物质生产与生活,实现群体内个体成员的资源共享和物质利益的均衡,以维护个体的生命存在。正是由于道德的规范意义,使个体与他人、群体、社会的各种关系得以协调发展,为合理的社会秩序提供必要的保证,以达到人类的共存,否则人类将在无序、纷争、冲突的状态中走向灭亡。然而,人类既有共存的问题,又有永存的问题。虽然道德规范可以由物质利益的共享达到人类群体的共存,但是仍然不足以解决人…  相似文献   

6.
叶飞 《江苏高教》2012,(2):123-126
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从自我的封闭状态中解放出来,形成关心他者、关怀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但是,这种以关怀他者为基本价值取向的道德视角,往往容易被误解,从而导致道德教育的观念误区。道德教育的"他者"意识和"他性"思维应尽力避免利他主义、为我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特殊主义的理解误区,以普遍正义、人我共存的道德理念为基础,践履协商共识、宽容开放、关怀尊重等价值原则,促进学生的"他者"意识和关怀意识的提升,从而真正实现对"他者"的人格尊严以及生命存在的关怀和尊重。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然经济是封闭经济,开放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并以此作为衡量经济活动方式是非的标准。我认为,开放具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这对于正确总结我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正确对待我国经济形式的二元化,走向未来,是有益的。一、开放的普遍性 (1)开放的涵义。开放是单位与单位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国家同国家之间及相互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等的交流。开放的普遍性,是指开放为一切社会制度和经济活动方式、一切民族和国家所共有,是以发展不平衡为最初的经济条件,以满足需要为原动力的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多元异质的开放社会,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宗教传统和道德至善论,这种现象是现代社会一种正常状态和持久特征。以某一至善论为所有人规定一客观正确的道德至善和美好生活方式,既不再被现代心灵所接受,也会败坏人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性。道德底线通过用最为基本的道德义务来对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行为进行限制,从而为人类的生存构建了一个最为基本的防卫体系,也为人们能够自由而安全地追求自己所欲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至善提供了保障。道德教育要做的是引导青少年在多元异质的社会里与他人进行平等开放的道德对话,在坚守道德底线的前提下寻求更加广阔的道德共识,自由地追求至善。  相似文献   

9.
一、生命道德的提出及其价值 1.生帝道德的提出 道德存在于关系之中,而人与生命之间也是一种关系,故人与生命之间有道德可言.以往谈到人的关系世界时,只是指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群体、集体)、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将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纳入. 对人类道德发展历程稍加回顾.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伴随着人类自身的解放,人类的道德范畴已由"中观"的社会道德(人际道德)向宏观的自然道德(生态道德)和微观的自身道德(个人美好生活)两个维度拓展.  相似文献   

10.
一、艺术与道德的关系艺术 ,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的审美需求 ,构建人类栖息的精神家园 ,以多样化的物质传达手段和情感为中介 ,表现社会生活和艺术家思想情感的审美形态。艺术活动是社会审美意识和精神文化的凝结 ,是人类通过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全面掌握世界的特殊形式。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具体表现为以调整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准则 ,诸如善与恶、是与非、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又与其他精神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艺术与道德的联系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早在先秦时…  相似文献   

1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寻找社会实在的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思考的最初目标。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只希望自己劳动者的身份能被社会所承认,同时社会其他成员能够来效仿他们,这样社会就会有平等的状态。这种虚拟的劳动者存在状态给予他们一种崭新的、勇往直前的气概。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资本主义最基本的劳动方式中去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面对着无可选择的劳动状态,劳动者选择自己和别人一样地走入劳动过程的深层次活动中去,人在无可选择的前提下所做出的仅有的选择行为使人自己变成了物质。  相似文献   

12.
依据人与所处外部环境的关系,汪曾祺在其小说中描述了生命的三种基本形态:其一是生命的自然形态。人的自然生命形态代表着生命最原初的现实形态,是生命的本真;其二是生命的社会形态。汪曾祺注重生命的社会性,重点挖掘了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人性美,以此作为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其三是生命的精神形态。汪曾祺着重表现了民间社会生活中困苦和卑微的生命常态,他正视人类的生存困境,从生命的荒凉出发去追求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在他看来,比物质生活更重要的东西,是保持人的精神生命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界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最流行的有三种见解:第一种见解认为社会经济形态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第二种见解认为它是指人类历史上以一定的生产关系总和为基础的社会,包括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基础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总体;第三种见解认为它是指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物质资料谋得方式,即生产方式。然而,细心读读马克思的书,便会发现这三种见解与马克思的见解有差异。社会经济形态这个概念是马克思创立的。它的定义是什么,我们尚未见到马克思所作的直接说明,因此,只能从他和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去寻求。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德育向何处去?笔者认为最突出特征就是关怀人、关怀人的德性发展,亦即以道德主体的德性发展为本,走向主体———发展性的德育。具体走向为:从德性化走向人性化、从功利化走向人性化、从器物化走向人性化、从封闭德育走向开放德育、从阶段性德育走向终身德育。  相似文献   

15.
马修·阿诺德的文化研究理论指出,文明指的是人类的物质生活;而文化指的是人类的精神层面。现代文明虽然一直在进步,但是,国际社会里的野蛮和暴力行为仍然时不时发生。当今令世界头疼不已的ISIS组织便是有力例证。美国穆斯林属于美国国内少数群体之一,但该群体相对封闭,从整体上并未真正融入美国社会,如何有效引导其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6.
对话教学面临的困境及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教学被认为是师生之间一种有效的交往形式,但是,对话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这些困境主要表现为:教学主题是固定的“法定知识”;教学场域中的社会权力限定;社会“惯习”的制约作用。突破困境的对策是:对话主题应该从书本走向生活;对话方式应该从控制走向引导;师生关系应该从封闭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17.
突破课程的“专制”,突破课程的指令性、规定性,课程与教学就有可能不再对立;当课程由“专制”变为民主,由封闭变为开放,教学即可进入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就能成为一种完整文化。这是从课程层面上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内容便能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方式就会形成交往、互动;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的探究式自我学习活动就会得到支撑。总之,“开放”不只是形式,而是一种思想,但这种思想又应该有相适应的形式来展现,所以,围绕“开放”创造一些教学模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突破课程的“专制”,突破课程的指令性、规定性,课程与教学就有可能不再对立;当课程由“专制”变为民主,由封闭变为开放,教学即可进入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就能成为一种完整文化。这是从课程层面上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内容便能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方式就会形成交往、互动;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的探究式自我学习活动就会得到支撑。总之,“开放”不只是形式,而是一种思想,但这种思想又应该有相适应的形式来展现,所以,围绕“开放”创造一些教学模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突破课程的“专制”,突破课程的指令性、规定性,课程与教学就有可能不再对立;当课程由“专制”变为民主,由封闭变为开放,教学即可进入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就能成为一种完整文化。这是从课程层面上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内容便能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方式就会形成交往、互动;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的探究式自我学习活动就会得到支撑。总之,“开放”不只是形式,而是一种思想,但这种思想又应该有相适应的形式来展现,所以,围绕“开放”创造一些教学模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群体本位的传统社会中,个体生命处于依赖与压制的关系样态,群体生命凌驾于个体生命之上,形成了一种群体性道德范式,道德以及道德教育更关注群体生命层面,压抑个体生命的整体主义成为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个体在社会中的价值得以尊重,个体从造反走向彰显,道德及道德教育开始关注生命的个体层面。从群体本位中走出,超越个人本位,走向类本位,以实现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共融。道德教育从培养“依附性”道德人格转向共生性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