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平台,对6061铝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研究了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50~500℃和应变速率为0.01~10s-1条件下的高温流变行为并建立了6061铝合金的Arrhenius本构方程,应用于Deform软件进行热压缩实验模拟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和Murty准则,建立了6061铝合金在不同应变下的加工图,结合显微组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合金材料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增加而增大,随变形温度降低而增大建立的本构方程能较好描述该合金的高温流变行为变形温度为460~500℃,应变速率为0.1~0.5s-1的区域是该合金最佳工艺参数范围。  相似文献   

2.
利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实验机,研究TC4-DT钛合金在温度930℃~1020℃,应变速率0.001~10s~(-1),变形程度为40%~7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分析TC4-DT钛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并通过对其流变应力的分析绘制TC4-DT钛合金热加工图.  相似文献   

3.
采用Gleeble热模拟机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7150铝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00~450℃、应变速率为0.01~10s-1条件下的变形行为,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法构建合金高温塑性变形本构方程,并对变形后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7150铝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增大,随变形温度增大而降低。该合金热压缩变形的流变应力行为可用双曲正弦形式的本构方程描述,其参数A为4.161×1014s-1,α为0.01956 MPa-1,n为5.14336,热变形激活能Q为229.7531k J/mol。随着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降低,动态再结晶逐渐取代动态回复成为合金的主要软化机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Al-1Mn-1Mg合金不同变形下的流变应力曲线和微观结构特征,探讨了该铝材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软化行为.结果表明,应变速率为0.1 s-1时,若变形温度较低,则发生了动态回复;若变形温度高于723 K,产生明显的动态再结晶;变形温度为673 K时,在低应变速率条件下,产生动态再结晶,应变速率高于0.1s-1,软化过程具有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的混合特征.当应变速率高于5.0s-1时,产生几何动态再结晶.  相似文献   

5.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采用单道次压缩变形,研究了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对贝氏体非调质钢奥氏体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根据所得不同条件下的真应力 真应变曲线可知,动态再结晶发生在较高的变形温度和较低的应变速率下.  相似文献   

6.
经高效熔体处理的易拉罐用铝材的高温流变应力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动态热模拟试验技术探讨了经高效熔体综合处理和均匀化退火后的易拉罐用铝材在高温压缩变形过程中,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其稳态流变应力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材料在高温变形时的稳态流变应力与应变速率、变形温度均满足Arrhenius方程,其中更满足双曲正弦函数关系;该材料的热变形是受热激活控制的塑性变形过程。  相似文献   

7.
运用G1eeb1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柱状硼铜(USIBOR1500P)进行热拉伸试验,研究高温下热成形硼钢的变形抗力。首先将试件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再以40℃/s冷却速率降到950~550℃,分别以应变速率为0.01、0.1、1/s进行热拉伸试验,获得应力一应变曲线。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成形温度、变形程度和应变速率对高温成形件的影响,并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高温下的本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成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变形抗力的影响较为敏感,变形抗力随着成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变形抗力随着变形程度、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Cu-Zn合金动态应变时效的现象,发现在4.76×10-4s-1的应变速率下,H68黄铜和H58黄铜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均会出现锯齿屈服现象;随着Zn含量的增加,锯齿屈服的温区向低温方向移动。在出现动态应变时效的温区形变时,两种合金的屈服强度与温度的关系表现为应力平台。对于H68黄铜,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出现锯齿屈服的临界应变量增大,锯齿波的最大应力振幅减小。  相似文献   

9.
在对12%Cr转子钢在室温、566℃和600℃时进行应力-应变试验时,当滞后环曲线基本稳定后,分别选择不同循环周次卸载下未断的试样,然后重新安装一个试样在同一应力-应变曲线下进行再次试验,直到有试样失效为止.采用应变控制,应变幅分别为0.7%和1.4%,应变速率为0.004/s.用透射电镜对不同循环周次的试样进行观察,在600℃以及室温下都可观察到循环硬化现象,透射电镜研究表明,在室温和高温条件下都有位错胞出现,随着温度的增加动态回复的影响变得非常明显,高温下位错的密度明显降低,其中的位错胞经过600℃1 h回火仍然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水泥基材料的拉伸性能会随着荷载速率的变化而变化。本文旨在探讨加载速率为4×10~(-6)~1×10~(-1) s~(-1)时,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直接拉伸初裂抗拉强度、初裂抗拉应变、弹性模量、极限抗拉应变、极限抗拉强度、多缝开裂特性和耗能能力的变化规律,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抗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和参考。创新点:1.通过直接拉伸试验较为全面地测定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4×10~(-6)~1×10~(-1) s~(-1)应变速率范围内的直接拉伸性能;2.建立适宜的拟合方程,可直观反映多种直接拉伸性能指标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方法:1.通过直接拉伸试验,确定加载速率对超高韧性直接拉伸特性的影响(图2和4);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拟合,简单直观地反映应变率对拉伸弹性模量、初裂抗拉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图3、5和7)。结论:基于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薄板直接拉伸试验,当应变速率在4×10~(-6)~1×10~(-1) s~(-1)的范围内变化时:1.材料的初裂抗拉强度、初裂抗拉应变、拉伸弹性模量、极限抗拉强度和耗能能力都具有应变速率敏感性,其中除初裂抗拉应变随应变率升高而减小外,其它几项性能指标都显示出明显的动态强化效应;2.多缝开裂模式和极限抗拉应变对应变率不敏感,极限裂缝宽度始终在100μm以内,极限抗拉应变保持在3.7%左右;3.应变率对初裂抗拉强度、拉伸弹性模量、极限抗拉强度和耗能能力的动态增强效应都存在一个阈值(皆在1×10~(-3) s~(-1)附近),在应变率达到阈值之后,动态效应才更加显著;4.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明显优于混凝土的耗能能力,在地震荷载(对应应变率在1×10-4~1×10-2 s~(-1))作用下其耗能能力可达C20混凝土的1000倍。  相似文献   

11.
用动态热模拟试验技术,对经高效熔体综合处理的高成形性易拉罐用铝材进行高温等温压缩变形试验,并用OM、TEM观察分析了该材料在热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该铝材微观组织特征均有显著影响。变形温度低时,仅发生动态曰复,而当变形温度高于400℃时,发生了完全动态再结晶,可获得等轴均匀的晶粒;在较低和高的应变速率条件下。均发生了完全动态再结晶,但这两种条件下存在不同的再结晶机理,而应变速率为1.0s^-1和5.0s^-1时,仅发生动态回复;变形量较小时,显微组织变化不明显,变形量增大后,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若继续增大变形量,则晶粒组织将被拉长。  相似文献   

12.
环氧树脂在高应变率下的热粘弹性本构方程和时温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100℃的温度范围内用SHPB实验技术研究了环氧树脂在高应变率(10~2~10~3s~(-1))和直到7.5%大应变下的粘弹性力学行为。提出了一个简单实用的非线性热粘弹性本构方程,并发现存在一种时温等效性。在加卸载全过程中,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当符合。  相似文献   

13.
以Gleeble-3500热模拟机得到的实验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添加混合稀土和锑的AZ31镁合金流变应力与应变,应变速率与温度对应关系的预测模型.仿真分析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在应变速率为10-3~10-1S-1、温度为150℃~400℃的条件下,在万能试验机上对AZ91D镁合金板材进行了在线加热拉伸试验,获得了各成形条件下0°、45°、90°三个方向的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当拉伸温度增加或拉伸速率降低时,板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降低,而其塑性变形能力提高;板材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45°方向塑性变形能力最高,90°方向时最低。  相似文献   

15.
冲击碰撞试验台在中应变率压缩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以脉冲加速度作为激励的垂直冲击碰撞试验台进行中应变率压缩试验。针对缓冲材料在中应变率1~500 s-1的应力-应变曲线,介绍了垂直冲击碰撞试验台的工作原理,推导了缓冲材料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输入脉冲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常见的蜂窝纸板的动态压缩试验作为例子。试验表明,蜂窝纸板在动态压缩时的应力-应变曲线明显不同于在准静态压缩时的结果,同时证实了利用垂直冲击碰撞测试缓冲材料的中应变率压缩试验时,具有操作简单与易控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热粘弹性材料在变温和恒温下的松弛的差别 .为考虑材料在较高温度下 ,不同的应力增量沿不同的应力松弛曲线松弛的非线性现象 ,建立了一种变温非线性粘弹性理论 (该理论基于作者已建立的变温线性粘弹性理论中的一些概念 ,如材料在恒温下的松弛曲面 ,变温松弛曲线以及终态温度等效松弛曲线等 ) .该变温非线性粘弹性理论已用于模拟显像管玻壳模具的变形 ,结果表明它比基于线性理论的分析有更高精度  相似文献   

17.
45钢绝热剪切变形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nsys/Lsdyna对SHPB加载条件下不同热处理状态的45钢进行了2D数值模拟,数值重现了帽型试样高应变条件下的绝热剪切变形历程。计算中采用二维轴对称应变条件下的两种网格模型,材料本构方程采用热粘塑性Johnson-Cook本构关系,基于应力塌陷绝热剪切形成判据和等效应力-时间曲线分析了绝热剪切变形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绝热剪切敏感性与加载速率和材料的组织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技术己经成为汽车车身制造技术中的焦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众多汽车生产公司和科研人员都对热冲压钢板的基本力学、热学性能以及热冲压成形工艺优化和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Akerstrom P和Oldenburg 通过实验研究了热冲压钢板的高温膨胀效应,并且通过有限元仿真研宄了高温钢板的冷却过程。得到了22MnB5钢板热力学和力学性能等基础数据,考察了该材料的硬度分布、厚度分布,获得了板料在热冲压过程中受到的成形力。结果表明,高强度钢板在热冲压成形的过程中,板料的流变应力受到应变速率的影响,而且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随着成形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用NaClO_2/尿素复合溶液在自制的喷淋塔中进行SO_2和NO脱除实验,考察了温度以及烟气初始浓度对SO_2和NO气体吸收速率的影响,从而对其进行宏观反应动力学研究,确定了SO_2和NO反应分级数、速率常数与表观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NaClO_2/尿素复合吸收剂对于SO_2和NO的脱除过程存在快速、慢速两个反应区。在快速反应区,SO_2的反应级数为1,20℃和50℃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128 s~(-1)和0.315 s~(-1),活化能为23.62 k J/mol;NO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4,20℃和50℃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4.78和7.21(mol·L~(-1))-0.4·s~(-1),活化能为10.87 k J/mol;在慢反应区,SO_2、NO的反应级数均为0,SO_2在20℃和50℃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422和0.677μmol·L~(-1)·s~(-1),活化能为12.4 k J/mol,NO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6.7和18.7 nmol·L~(-1)·s~(-1),活化能分别为2.96k J/mol。  相似文献   

20.
对GH4169镍基高温合金制成的薄壁圆管试样的多轴循环相关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在MTS809-250 kN/2000 Nm电液伺服拉-扭低周疲劳试验机上进行,采用恒幅总应变控制,对称加载,轴向应变与扭转应变的加载采用三种不同相位(0°、45°和90°),其加载频率分别为0.1 Hz和0.2 Hz,试验温度为650℃.通过对薄壁圆管高温多轴比例和非比例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该材料在多轴循环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响应和循环相关特性。试验结果表明,GH4169合金在试验温度下不通加载路径下均呈现为循环软化现象,其循环软化程度与等效应变和轴向与剪切方向之间的相位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