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语用功能可将行事行为分为五类:断定式、指令式、承诺式、表情式、宣告式.方(辶月豕)翁是《围城》里主人公方鸿渐的父亲.作为严厉的长者和慈爱的父亲,在方(辶月豕)翁的语言里,断定式的句子占了绝大多数,多用确信无疑的口气,也不乏小心的推测;指令式行事行为出现频率相当高,多为强烈要求他人做某事,也有些是委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语用功能可将行事行为分为五类:断定式、指令式、承诺式、表情式、宣告式。方遯翁是《围城》里主人公方鸿渐的父亲。作为严厉的长者和慈爱的父亲,在方遯翁的语言里,断定式的句子占了绝大多数,多用确信无疑的口气,也不乏小心的推测;指令式行事行为出现频率相当高,多为强烈要求他人做某事,也有些是委婉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吴燕  吴燕兵 《英语广场》2023,(10):50-53
网络交易即席话语是典型的实施言语行为的一种话语,非常适合运用英语语言学言语行为理论进行分析。本文结合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对其中的言语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断定式和表情式言语行为贯穿整个交易过程,指令式、承诺式和宣告式言语行为与断定式言语行为共同作用,构建了网络交易事实。  相似文献   

4.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第一理论.它认为,人们说话时,同时在进行三种行为:说话行为、行事行为以及取效行为.其中,行事行为能体现说话者的意图,是最关键的行为.名词式人物换称是发话方在众多指称方式中进行选择、动态使用人物指称的过程,是一种由单个名词所体现的言语行为.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对(红楼梦》名词式人物换称进行研讨,并利用标记性、距离性等概念对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名词式人物换称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江爱莲 《文教资料》2010,(15):17-18
以塞尔的语旨行为学为框架,以《傲慢与偏见》的反讽艺术为蓝本,对其文本及人物对话进行分析,分别从断定式、指令式、承诺式、表达式及宣告式五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展现小说中的情节及对话的真实魅力。  相似文献   

6.
《战国策》的言语形式不是像《左传》那样展开情节、故事、人物的命运,而是侧重于展现各种各样的人物对话.“相互间的交流和对话性才是语言的一个显著特色.这种对话的可能性首先要把能够发现自己并和自己谈话作为前提,如不能进行反省,对话就不能成立.语言能力即对话的能力,是把握自我的能力.”各种人物都有自己的意识、独特的声音,各具完整的价值,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组成了多声部的对话关系.美国哲学家约翰·塞尔提出了言语行为的理论,并把言语行为分为:断定式、指令式、承诺式、表情式和宣告式.这对考察言语的形式是有启发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蔡锷判棋     
<正> 蔡锷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爱国将领。少年时,他聪明过人,一年夏天,父亲和母亲在庭院里下棋,见蔡锷放学回来,父亲便叫他过来,“锷儿,我们下棋,你能断定谁输谁赢吗?”  相似文献   

8.
柳薇 《少年月刊》2024,(5):24-25
<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动物园见过水豚这种动物?它们脖子短脑袋大,身材粗笨,单看体形活像一只小猪。巧了,它们的中文译名叫“水豚”,也就是水中的猪的意思。但实际上,水豚与老鼠、仓鼠等的亲缘关系更近。成年水豚的肩高约为60厘米,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啮齿动物。水豚的原产地在南美洲,现在很多动物园里都有。如果你见过它们,  相似文献   

9.
通过选取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演讲语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言语行为理论采分析语篇是可行的。每一篇中关两国领导人的演讲都有四种“以言行事”,分别是:“指令行为”、“表态行为”、“表情行为”和“判断行为”。说话人在施行“以言行事”时,都采取了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任何一篇领导人演讲都有一个宏观的言语行为——“指示行为”,说话人为了使指示成功,会先实施一些辅助的言语行为来创造条件,构筑情景,表达暗示等;通过比较,发现中英两国领导人演讲的宏观结构模式十分相似,从而证实了人类虽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但具有由客观事实决定的普遍的认知规律和普遍的逻辑推理方式,这为理解世界上不同的语言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指令类言语行为是言语行为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类别,但学术界对指令类言语行为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对指令类言语行为的研究应该从它与非指令类言语行为的区别性要素开始,指令类言语行为和非指令类言语行为具有三个区别性要素:意图要素、事件状态、和主体关系。同时,指令有各种具体形式,决定指令行为内部差异的最重要的参数是对“话语权”的强调,即指令行为发出者对“话语权”强调程度的差异在话语层面会显示为不同的指令形式:强调自身的话语权力和权势的指令形式,强调对方的话语权力和权势的指令形式和模糊双方的话语权力和权势的指令形式。在指令度上,指令类言语行为可以分为强指令、一般指令和弱指令三类,而指令度的强弱和直接指令行为与间接指令行为并无绝对关系,以威胁形式出现的间接指令的强度远远强于直接指令。  相似文献   

11.
用逻辑的方法去“问”“答”,可使论辩更富有理性。显示矛盾式、精神助产式、设置圈套式等提问,及名实相符法、类比答辩法、假言断定法、隐含断定法、二难断定法、同构悖法等回答方法是几种有效的实用的逻辑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殷周铭语文里的“(?)”字,过去释为“(来辶)”或“(?)”,没有定论。本文从字形分析切入,通过该字所在语境的探讨,结合相关字词的考释,在否定旧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该字就是后来的“(矍辶)”字,在铭文里主要有三种用法:第一,用作人名;第二,用作动词“行往” “前去”;第三,借为“護”,表“辅佐”“辅助”。  相似文献   

13.
谭可欣 《初中生》2010,(1):11-13
[名家直击] 我已记不得从几岁开始跟父亲去看戏了,却可以断定是上学以前的事。我记着一个细节,在人头攒动的戏台下,父亲把我架在他的肩上,还从这个肩头换到那个肩头,让我看那些我弄不清人物关系也听不懂唱词的古装戏。我坐在父亲的肩头,  相似文献   

14.
论父亲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进程中,父母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父亲,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特和重要的影响。文章主要从父亲的性别化的行为模式、父亲在家庭里扮演的角色与功能、父亲与孩子的交往方式和教育方式等方面,探讨父亲在儿童性别角色认同、性别身份认同、性别行为定型等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91.[豚拍] 即豚膊。《周礼·天官·醢人》:“豚拍、鱼醢。”注:“郑大夫杜子春皆以拍为膊,谓胁也。或曰: 豚拍,肩也。”按:此条与[豚肩]均以“豚膊”为释义,但,《辞源》未立“豚膊”条,而此条所引后郑(玄)注,虽两说并存,却因注文没有引全,致使读者尚不能清楚地了解郑玄的看法。这样,很容易使读者将“豚肩”与“豚膊”相混,并把“豚拍”也视同“豚肩”。今查《辞源》此条所引《周礼·天官·醢人》郑 (玄)注全文如下:“郑大夫、杜子春皆以拍为膊,谓胁也。或曰:豚拍,肩也。今河间名豚胁声如锻 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周礼注疏》上册,第139页。)贾公彦疏:“郑大夫、杜子春皆以拍  相似文献   

16.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当一个人说话时,同时完成了“说话行为”、“行事行为”、“取效行为”。根据这一理论,在进行英语听力训练时,要特别关注行事行为,即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单亲家庭即“只有父亲或母亲一方与其18周岁以下的、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我国单亲家庭的类型主要有三种:1.分居式单亲家庭。2.丧偶式单亲家庭。3.离婚式单亲家庭,即夫妻经过法定程序解除婚约,父母一方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  相似文献   

18.
否定性行事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行事语力显示项,在汉语中的典型格式是“我+不是+行事动词+你”。该结构表现两种特殊的行事语力:一种是否定某种言语行为的部分构成性规则而实施一种“不完全言语行为”;一种是在否定某种语力的同时肯定另一种语力。说话人使用否定性行事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语力表达意图、语力明辨意图和礼貌意图。否定性行事结构是一种语用否定。  相似文献   

19.
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真是个会观察的人!在这段话中,写了父亲仔细观察林子,然后断定林子里有不少鸟。请你用横线画出描写父亲观察细致的词语。  相似文献   

20.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善,初入幼儿园的儿童,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还很差,还不善于控制自己。如果教师不敢让幼儿真正地自主、自由,幼儿只能按教师的指令行事,自控能力就得不到发展。只有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因此,教师应将自由与自控合理地统一起来,使幼儿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情绪,学会按集体规则或成人要求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