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相对常规课来说的一种微小的课程,授课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用以讲授单一知识点或突破某个教学问题。它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在2008年首先提出的,后经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建立的“可汗学院”学习网站的推广,微课迅速风靡全球。在我国,微课的概念是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在2010年率先提出来的。在胡铁生看来,“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相似文献   

2.
"微课"是指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微课"所讲授的内容针对疑惑点,呈点状、分割状或碎片状。它区别于传统大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微课"教学的关键是"微课程"的制作:制作"微课程"要确定教学主题,增强针对性;设计"学习任务单"要突出目的性;制作微视频要追求精致化。实施"微课程"教学分三步:课前学生自学,掌握基础;课中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后复习巩固,扫除盲点。  相似文献   

3.
"微课"是指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微课"所讲授的内容针对疑惑点,呈点状、分割状或碎片状。它区别于传统的大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微课"教学的关键是"微课程"的制作,制作"微课程"要确定教学主题,增强针对性;设计"学习任务单"要突出目的性;制作微视频要追求精致化。实施"微课程"教学分三步:课前学生自学,掌握基础;课中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后复习巩固,扫除盲点。  相似文献   

4.
“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载体,以网页形式将知识点或教学主题相关资源做结构化的组合,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其核心是课堂教学视频,“微课”视频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相似文献   

5.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在语文学科的运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PPT式微课,二是讲课式微课。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微课",要选好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这样用"微课"教学起来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不同学科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的全过程。本文所指的微课是以微视频("泰微课")为核心,以微学案、微练习、微评价、微反思四种辅助资源构成,针对高中技术课程中的某一专题的知识点或技能点而设计开发的、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微课"即微型课堂,是指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分割状或碎片状,讲授也只是针对大课堂教学上的某些疑惑所进行的教学,它区别于传统大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微课教学的关键是"微课程"的制作,笔者以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课中的《理解新三民主义"质"的飞跃》内容为例,试就相关问题作粗浅探讨。一、什么是"微课程"  相似文献   

8.
正微课——Microlecture,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的简称,它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了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练习题的特色内容等)教学过程的情境化、网络化课程资源包。微课在数学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着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微课"的特点是"精"、"美"。精"是指内容精简,浓缩了老师要教内容需要突破的重难点(或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点)或考点或练习题的解题思路等;"美"是指视频图文并茂,用立体的、动感的手段,让学生在愉悦的感观视觉中轻松地  相似文献   

9.
李海军 《西藏教育》2014,(12):58-60
<正>"微课"即微型课堂,是指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分割状或碎片状,讲授也只是针对大课堂教学上的某些疑惑所进行的教学,它区别于传统大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微课教学的关键是"微课程"的制作,本文以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课中的《理解新三民主义"质"的飞跃》内容为例,试就相关问题作粗浅探讨。一、什么是"微课程"在国际上,最早的微课程当属美国学者Mcg Grew所提出的60秒课程,现今热议的微课程(MicrolectureDavid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微课程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活力,较好地促进了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微课程与数字化技术的完美结合,能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语文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微课发展背景及移动学习前景微课起源于佛山,是微型视频课程的简称,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这与青春期初中生最佳注意力集中时间相一致,较好  相似文献   

11.
王丹丹 《考试周刊》2016,(7):153-154
微课是指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时间短、内容少,讲解具有针对性,一次只讲一个知识点,内容少但不乏充实。文章阐述了微课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微课受到很多教师的青睐。微课具有很多优点,教学时间短,精致、实用,重点突出。它可以弥补日常教学的缺憾,并对学生阅读进行良性引导。笔者借微课来点亮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微课程是以微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由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可视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微课具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微课”即微型课堂,是指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分割状或碎片状,讲授也只是针对大课堂教学上的某些疑惑所进行的教学,可见它与传统大课堂教学是完全不一样的。要录制好一节优秀的“微课”,教师的教学是关键一环。一、处理好两种关系  相似文献   

14.
“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本文通过分析数控加工工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微课教学引入该课程,并对微课教学在本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微课教学在数控加工工艺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该教学方法为数控加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微课是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的视频,特点是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可随时随地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根据教学需求设计教学设计,将微课融入教学或学生的学习中以提高学习效果。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做到"三个精心"以提高微课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微课"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热点。那么,什么是"微课"呢?目前,国内对"微课"的概念界定还未达成共识。国内首创"微课"概念的胡铁生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实施活动。"由此可见,"微课"应该是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微课”即微型课堂,是指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分割状或碎片状,讲授也只是针对大课堂教学上的某些疑惑所进行的教学,可见它与传统的大课堂教学是完全不一样的。要录制好一节优秀的“微课”,教师的教学是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8.
“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课”在教学应用、社会交互、技术设计等方面存在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课”应加大在教学应用、师生互动、内容更新等方面改革的力度,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正>微课又名"微课程",即"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依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用于承载老师在课堂中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教学步骤而展开的精简凝练的教与学活动,它需要把各种教学资源组成一个有机系统。微课包含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等一系列相关学习资源,共同达到微课能够达到的教学效果。1.信息技术技能课的微课设计。微课的特点具有指向性,针对某个学科技能点,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学内容精简,教  相似文献   

20.
正微课来了,而且来势凶猛。对于微课,目前国内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解:一是指微型课程,一般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二是指教学资源,即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及相关教学资源。在我看来,微课首先是一种特殊的课程,既然是课程,就应该在相应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